學院歷史
1978年經中央批准恢復對德交流,實現“兩個轉變”,即由土木為主的理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由國內普通高校向作為中外文化交流“視窗”之一的國際性大學轉變,從而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學。1986年,學校成立社會科學系,此後又逐步分出法律、文化藝術、經貿等系。1993年1月,正式恢復文法學院建制,下轄社會科學、法律、文化藝術、外語、德語等系以及德國問題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理論教學工作,由社會科學系具體負責。此後,隨著文科系所的逐漸增多,商學院、外國語學院相繼獨立出去。1998年夏,文法學院正式以院為實體辦學。
2003年4月,文法學院結構進行了較大規模調整,通過整合學校相關機構,撤銷社會科學系,改組建立哲學與社會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法律學、中文和理論經濟學等5個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分解到不同系承擔。2005年,文法學院獲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外國哲學3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完成了文科發展的一個戰略性飛躍。2006年6月,文法學院分立重組為人文學院和法政學院。
學院成立
為適應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碩士點建設,以及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需要,法政學院於2006年9月組建馬克思主義理論部,承擔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理論課教學工作,負責學科建設的具體工作。在此基礎上,2008年11月,同濟大學在法政學院內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2009年4月法政學院正式分立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式獨立為二級學院。當年5月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式揭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以後,根據學科引領、突出重點、教研一體的原則,對機構進行了整合,設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部、中國馬克思主義教研部、國外馬克思主義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近現代中國國情教研部、勞動經濟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中心和1個綜合辦公室。
1、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部:承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學科建設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
2、中國馬克思主義教研部:承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下)學科建設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
3、國外馬克思主義教研部:承擔國外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4、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課教學;
5、近現代中國國情教研部:承擔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科建設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
6、勞動經濟研究院:承擔政治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兩個學科的建設;
7、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中心:著重於學科建設、課題組織、專題講座、對外交流,有協調功能。
教學情況
學院現有法學門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下設6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另外設有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兩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學院承擔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其中:按照教育部新教學方案,本科生(每年招收新生4000多人)思想政治理論課開設4門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碩士研究生(每年招收新生4000多人)思想政治理論課開設3門課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自然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文科);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新生800餘人)思想政治理論課開設2門課程: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理工科)、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西方社會思潮(文科)。
學院還承擔全校部分人文素質課程(公共選修課)教學工作,承擔學校繼續教育與網路教育學院的各類成人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及工商管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工作。還參與同濟大學黨校教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和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指導等工作。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有教職工5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講師23人,館員1人,助理研究員1人,行政人員1人,有博士學位的15人;另有兼職教授2人。
領導簡介
黨總支書記:毛惠彬副院長:李占才
副院長:張勁
常務副院長:丁曉強
領導簡介:
毛惠彬,男,1961年生。博士,副教授。現任中共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總支委員會書記。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等碩士研究生課程。主要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