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報歷史
同人報的主辦者常以“同人”(或“同仁”)自稱。報刊的出版(發行)人和編輯人均由其成員擔任。對報刊的活動方向和重大材料的刊登,須經過全體成員或主要成員討論決定。但同人報的同人只是一個鬆散的結合體,當同人之間發生意見分歧時,任何成員都可以宣告退出。因此,同人報和機關報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報刊。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中國留日學生紛紛興辦刊物,倡言革命,其中不少帶有同人報刊的性質。五四運動中同人報刊更風行一時。著名的《新青年》雜誌,自1918年1月第4卷第1號起,由陳獨秀個人主編,曾一度改組為同人刊物。
發展
組織發展
同人報公開宣布自己的辦報宗旨,表明不依賴於政府或政黨,言責自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同人辦報成為無黨派人士特別是進步知識分子擺脫政府和資本的控制,爭取新聞自由的一種鬥爭手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報刊的出版和管理體制,採取了由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等主辦的形式。
語義發展
最開始的語義現象是從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的《新青年》開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倡導白話運動的一個最初現象。出現過很多傑出的學者作者,包括被稱為白話聖人的胡適。
而今“同人辦報”已被嚴重活用,具體含意需聯繫所在文或境理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辦報社,往往只為了一種社會現象而出版。許多時候也被戲謔為幾個信念相符的朋友的一時意氣等。
現代漢語中的“同人”一詞最早似出現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周作人等曾使用“同人刊物”一詞來稱呼他們所創辦的《語絲》周刊,其意為非商業性“自編自寫”的刊物,即編輯同時也是撰稿人。更有人上追至《易經》的同人卦,指出這是“同人”一詞的最早起源。然而,現在“同人”文化的興起,以動漫文化為主。
同人的內涵
“同人”者何?乃情趣相投、志同道合之友也,實也就是同志。《後漢書·劉陶傳》雲,“陶為人居簡,不修小節。所與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貴不求合,情趣苟同,貧賤不易意。”彼“同志”雖非今日“同志”之意,但“好尚”、“情趣”足以表明,同人為“同性相吸”,決不是無緣無故的愛。用“私人以自願的形式結合起來所辦的報刊”指代同人報,基本還是外在著眼,倒把內在的“好尚”、“情趣”略過了,沒有了後者,“自願形式”的“結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