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莉安·韋爾林

吉莉安·韋爾林

社會觀察行為韋爾林對社會中的個體始終很關注,這一點體現在她的作品《能說出你真實想法的標語,而不是讓你言不由衷的標語》(1992-1993年)。 通過這樣的作品,韋爾林在為社會中的個體提供一個表達自己觀點的平台,也體現了她個人對社會歸屬問題的關注。 屢屢成功韋爾林的首次個展是1993年在倫敦競賽城畫廊舉辦的。

人物簡介

吉莉安·韋爾林吉莉安·韋爾林
吉莉安·韋爾林於1963年出生於英國伯明罕。1985年至1987年,在倫敦切爾西藝術學校學習,1987年至1990年,就讀於哥德史密斯學院。

藝術成就

1993年,韋爾林獲英國電信青年當代藝術獎;1997年,獲特納獎;2005年,獲阿爾勒國際藝術節的發展獎。如今在倫敦生活和創作。

藝術歷程

韋爾林早期的攝影作品〈能說出你真實想法的標語,而不是讓你言不由衷的標語〉(1992—1993年)隨機選擇過往的行人,讓他們在紙上寫下腦中首先浮現的想法並舉起這張紙讓韋爾林拍下來——這個作品迅速成為一個經典。通過一系列反映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情緒和想法的視頻/影片裝置和攝影作品,她迅速使自己成為同時代中最主要的藝術家之一,並於1997年獲得特納獎。她的第一部長片〈自製〉將紀錄片和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2010年首映便反響不俗。

記錄性技術

韋爾林的作品展示的是對日常生活中那些互動更迭著的悲喜經歷的多元理解。她利用記錄性攝影、電影和電視技術,通過對情景的微妙處理,來使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憂慮、言語和行為呈畫面感。這種使觀眾置身於經過微妙處理後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觀眾感覺到不安:面對韋爾林的作品,我們不得不對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見提出質疑。

人物概述

社會觀察行為

韋爾林對社會中的個體始終很關注,這一點體現在她的作品《能說出你真實想法的標語,而不是讓你言不由衷的標語》(1992-1993年)。創作這一系列作品時,韋爾林隨機選擇過往的行人,問他們是否願意在紙上寫下他們的想法並舉起這張紙讓她拍下來。與記錄性的新聞攝影工作相反,她這么做是試圖讓這些人們積極地參與進來,向社會陳規和臆斷提出挑戰。在《英國會度過這個蕭條期嗎》這個作品中,一個人表達了他對這個國家的經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的關心。通過這樣的作品,韋爾林在為社會中的個體提供一個表達自己觀點的平台,也體現了她個人對社會歸屬問題的關注。在錄像作品《男孩時光》(1996)中,四個男孩擺好姿勢,構成一幅畫面,試圖一直維持下去。然而,自我意識和煩躁情緒慢慢滋生,同時行人會不斷的看他們,做些惱人的手勢或者悄聲抱怨或謾罵。牢固的姿勢開始瓦解。雖然很安靜,但四周會傳來公園或操場的微弱的聲音。當我們開始就這四個男孩對情景的反應形成印象的時候,剛剛發生的城市畫面轉變成了社會觀察行為。

屢屢成功

韋爾林的首次個展是1993年在倫敦競賽城畫廊舉辦的。其他精選個展有:蘇黎世美術館,1997年;蛇形畫廊,倫敦,2000年;凱夏基金會,馬德里,2001年;慕尼黑藝術協會,2001年;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2001年;弗蘭斯·哈爾斯博物館,荷蘭哈勒姆,2004年;克雅斯瑪當代藝術博物館,芬蘭赫爾辛基,2004年;布魯姆伯格空間,倫敦,2005年;澳大利亞當代藝術中心,2006年;“懺悔:肖像和錄像”,羅丹美術館,巴黎,2009年。2010年韋爾林製作了首個故事長片《自己製造》,在曼徹斯特Cornerhouse和第54屆倫敦電影節上舉行首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