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瓦古哈

吉瓦古哈

瓦古哈,男,彝族,出生在昭覺縣央摩租鄉吉瓦格則彝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吉瓦古哈吉瓦古哈說:“我的祖父和父親解放前是奴隸,那時吹馬布主要是講述奴隸受過的苦,解放後自由了,就用來表達喜怒哀樂。”

人物經歷

從吉瓦古哈吹奏的曲子裡,深切的感受到了這種兼有嗩吶與雙簧管的特殊風味的恆久魅力。音色清悠而圓潤柔和,如蟬鳴,時而嘹亮、粗獷,時而深情動人、如泣如訴。
馬布,是彝族獨有的一種單簧氣鳴樂器。彝語“馬”為竹子,“布”為簧管,意即插上簧管的竹製氣鳴樂器。又稱“布惹”。流行於我州昭覺、甘洛、越西、喜德、鹽源,等縣。
馬布的結構和外觀均與小嗩吶相似,但管身不用木製而用竹管制成,哨子也不是雙簧而是單簧。管身多用一節上下通透的竹管制成,管長15厘米~22厘米、內徑0.6厘米~0.9 厘米,管身上開有五至八個圓形按音孔,管的上端裝有一截竹製簧管,管的下端套有一個用牛角製成的喇叭口。簧管用一節長4厘米、外徑0.6厘米的細竹管制作,上端留有竹節,下端敞口,在節下管壁一側鏤刻出一枚竹製簧片,簧片長2.5厘米,舌尖朝上、緊靠竹節,敞口的下端插在管身的上口內。
演奏時,管身豎置,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上三孔,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下三孔。口含上端簧片,用循環換氣法吹奏。在涼山彝族民眾中,許多馬布愛好者都能自制各種不同音高的馬布,每個村寨還有製作馬布的能工巧匠。馬布是利用簧片振動並激發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音的,每個按音孔只能奏出一個音來,不能超吹。聰穎的彝族人民想出了極巧妙而又很有意義的方法,他們在按孔的排列上不用自然音階,而是採用五聲音階的排列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馬布的音域局限性。如今,民間一些比較熟練的演奏者,還通過用牙齒緊壓簧片以縮短它的有效振動部分,使它再增高几個音,把音域進一步擴大到十二度或十四度,從而滿足了一般演奏的需要。
馬布的音色清脆悠揚,富有田野風味。雖然外形與小嗩吶相像,但音色要比小嗩吶圓潤柔和,非常接近西洋樂器雙簧管高音區的音色,並較之明亮。這種音色是兼有嗩吶與雙簧管的特殊風味,彝家人把它比作蟬鳴,確實有一種秋聲秋色惹人醉的感覺。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是富有特色和表現力豐富的樂器。用它來演奏歡快、活潑的旋律時,嘹亮而粗獷;用它吹奏憂傷、緩慢的曲調時,深情而略帶鼻音;特別在演奏到拖長的尾音時,樂聲如泣如訴,極為動人。馬布的吹奏技術較難,一些快速和複雜的樂曲更需要有純熟的演奏技巧。
每逢節日、喜慶或勞動之餘,彝家的小伙子們就要吹起馬布,並有一套自編的獨奏曲目,內容大多是反映日常勞動情景和生活感受的。馬布曲常由基本曲調發展而成,演奏者能夠觸景生情、隨感即發,創作出豐富多彩的曲調。在樂曲中廣泛運用強弱變化的長音、快速同音反覆、快速打指以及頻繁的倚音、下滑音和裝飾音等,還常在樂曲中用馬布來模擬各種鳥獸的鳴叫。傳統的馬布獨奏曲有《布穀來了》、《晨風搖竹》、《萬馬奔灘》、《放羊調》、《放狗攆山》、《豐收調》和《快樂調》等。在昭覺,馬布也用於喪事,民間流行著這樣的習俗:父母去世時,出嫁的女兒都邀請村里最好的樂手到娘家來吹奏馬布,以表達深切的緬懷之情。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專門吹奏馬布的人雖然目前尚未出現中斷與消亡,但傳至今日,馬布仍然受到現代樂器的衝擊,面臨著人亡藝絕的狀況,處於瀕危狀態,作為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更是到了被拯救保護的邊緣。

人物榮譽

2004年9月和2008年3月,昭覺縣人民政府組織人力和物力對全縣民間藝人進行普查,開展民間藝人比賽活動等。這對於吉瓦古哈來說,無疑是難得的機遇。近幾年,吉瓦古哈憑著自己出色的表演征服了昭覺廣大觀眾,他吹奏的馬布之音傳遍了彝鄉昭覺的每個角落,更成了昭覺彝族馬布音樂的傳承人。
2006年,州政府和縣政府把彝族馬布列入了州、縣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公布;2008年6月,州申報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昭覺縣“彝族馬布音樂”擬申報省級項目名錄進行了公示;
“吹起我的馬布,傾訴我的苦難,吹起我的馬布,一天咒罵他幾千遍,弟兄們快來聽啊!誰願意整天為他把活乾,奴隸主是這樣的兇殘,奴隸何日見青天?……”這是一首用馬布演奏的《奴隸苦》的詞意,它控訴了萬惡的舊社會,彝族人民在封建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下,受盡欺凌和奴役,終日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當他們在高山上放牧牛羊時,就常用馬布來訴說奴隸的苦難和憤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