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簡要介紹
吉爾吉特,南亞克什米爾西北部城市。位於吉爾吉特河南岸,海拔1,454米。人口5,000。曾為佛教中心,現為克什米爾北部經濟、交通中心。東北沿罕薩河谷經中、巴邊境的明鐵蓋山口可進入中國新疆。西南沿印度河谷,經齊拉斯可至塔科特。附近產小麥、玉米、大麥。
吉爾吉特(GILGIT)其實並不在喀喇崑崙公路上,而是在喀喇崑崙山和興都庫什山脈(HINDUKUSH)的分界河--吉爾吉特河邊上,離公路十多公里。很久以前,絲綢之路就已蜿蜒山間。那連綿了十幾個世紀的商隊,載著不僅僅是絲綢香料瓷器,還載著思想哲學宗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就是從這裡先後傳向中亞和中國的。不需要太多證據,其實從吉爾吉特的宗教史上,就能看出些端倪,世界上有多少地方的人,能在兩千年里,先佛教,再印度教,最後伊斯蘭教,變換著信仰?只有位於絲路要道上的吉爾吉特做得到。
佛像
做為古印度貴霜帝國(KUSHAN)的一部分,佛教曾在吉爾吉特興盛一時,行腳僧們來往印度中國間,傳播著教義,法顯和玄奘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就是今天,在城外的絲路故道喀爾噶(KARGAH),還能看見石刻的佛像。到達喀爾噶峽谷正是早上,雖然背光,還是一下子就看見了那巨大的立佛,刻在懸崖的當中,有突出的岩石當雨檐。7世紀刻下的佛眼依然慈悲,而絲路卻早已堙沒在荒草和歷史中了。
相關河流
不同於罕薩河裡銀灰渾濁的冰川融水,吉爾吉特河,水色如綠松石,兩座鐵索橋橫跨河面,不同方向的車各行其橋,過了河再開二十分鐘,就到了俯瞰罕薩河的岱雍(DAINYOR)村,村子本身乏善可陳,但一里地外的中國陵園,卻是每個走在喀喇崑崙公路上的中國人要去祭拜的。跟著熱心的村民來到陵園,守門人忙不迭地拉開大門,接待元首一般。陵園不大,數叢灌木拱衛著正中的白色紀念碑,樹枝上累累紅果,在十月的陽光下燦爛奪目。陵園裡種滿了松樹,每棵都長成臉盆粗,88座紅字墓碑下安息著為喀喇崑崙公路捐軀的88位中國人。
陵園
築路兵團的犧牲
中巴公路凝結著中國築路工人的鮮血和生命。在距新疆喀什市5公里的“烈士陵園”和疏勒縣共安葬了66名,此外、在施工地點還安葬了137名。其中兵團施工人員共犧牲91人、致殘119人。
中國烈士墓
在巴基斯坦北部城鎮吉爾吉特,有一座中國烈士陵園,這是為修築公路而犧牲的88位中國建設者的墓地,也是每一個走在喀喇崑崙公路上的中國人都會去祭拜的地方。陵園按中國的方式修建,面積不大,處在一片開闊地帶之中,四周用圍牆圈了起來。陵園種滿了蒼松翠柏,使陵園顯得寧靜肅穆。陵園的中間,矗立著白色紀念碑,紅色的碑文寫著:“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建設公路光榮犧牲同志之墓”,建碑日期為1978年6月。
紀念碑的後面,是88位犧牲在他鄉的中國建設者的墓地,每一個墓碑上都寫著他們的名字。其中靠左第一位是武治業同志,他是在一次塌方中為保護巴方人員而犧牲的,也是犧牲人員中級別最高的中國人。此外這裡還有20座未立墓碑的空墓,是為20位尚未找到遺骨的烈士留下的。烈士雖然已經犧牲,可他們的英靈卻隨時注視著他們曾經傾灑過熱血的土地。據說,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當地的巴基斯坦人把中國犧牲者墓碑的照片掛在家中,以紀念那些長眠在他們國土上的中國朋友。進入21世紀的85歲的阿里·馬達德和52歲的阿里·艾哈邁德,始終義務看守著陵園。
槍殺案
巴基斯坦警方2013年6月23日說,至少9名外國遊客和1名巴基斯坦嚮導在北部吉爾吉特地區遭武裝人員襲擊身亡。兩名中國公民遇難,1名中國公民獲救。遇難的兩名中國人為登山愛好者楊春風和饒劍鋒,兩人均是中國民間第一次成功登頂喬戈里峰的攀登者。巴基斯坦塔利班宣稱發動這次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