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伽美什與阿伽

蘇美爾文學作品,用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據考證,泥板的創作年代屬於公元前2000年前期,而詩中反映的社會現實是蘇美爾城邦聯盟的社會。詩篇形象地描繪了吉爾伽美什和基什王阿伽為爭奪烏魯克的一場鏖戰。

概述

蘇美爾文學作品,許多亞述學家從眾多泥版殘片中逐漸修補起來。全首詩的原文,用蘇美爾楔形文字刻在11 塊泥板上,共115行。據考證,泥板的創作年代屬於公元前2000 年前期,而詩中反映的社會現實是公元前2800左右的蘇美爾城邦聯盟的社會。詩篇形象地描繪了吉爾伽美什和基什王阿伽為爭奪烏魯克的一場鏖戰。主人公阿伽、阿伽的父親恩美巴拉格西和吉爾伽美什都是歷史人物。阿伽自恃是基什大邦之主,有權有勢,為了自己興修水利工程卻不想出人出力出物,反而強迫弱小的烏魯克。作為烏魯克這個小邦之主的吉爾伽美什,沉著應對,不畏強勢,通過有理有節的鬥爭,終於大獲全勝。詩歌將他作為一位受人民愛戴的小城邦的首領與英雄來刻畫和頌揚。

現實意義

社會意義

首先表現了他作為民族首領的兩個方面特徵。⒈他有民主作風,重要政事與民眾商量後才決定執行。⒉表現吉爾伽美什的有勇有謀的特徵。他以民眾力量為後盾,用和平方式解決異邦之間的社會矛盾。作為一個小邦的首領,他知道與強敵抗爭即使能獲勝,也會使自己的一方帶來很多的傷亡和很大的財物損失。所以,他儘量想爭取能用和平的方式去化解矛盾。
美國學者克萊默不僅從中看到了民主,更看到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兩院制”,長老會議就猶如現代某些國家實行的民主體制中的“上議院”,而由達到服兵役年齡的年輕人參加的會議就相當於“下議院”。

美學意義

蘇美爾民族敘事詩《吉爾伽美什與阿伽》在美學上也具有重要價值。第一,質樸的現實主義特徵。作者採用較為冷靜的態度,把雙方的社會矛盾的主要觀點、事件經過的主要細節記述下來。甚少作者的主觀渲染,沒有把事件誇大和把人物神化。第二,它開始擺脫神話的百科全書的敘事傳說,有明顯的追求真、善、美的文學創作特徵。在這兒,神話的經典和權威性已經淡薄。而轉為著重於記敘社會現實——真,講究表達的倫理道德傾向——善,追求藝術感染力——美的文學創作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