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成名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 中國唐史學會會員。 ”吳格言博士指出:該書“不僅徹底改變了中國崇龍習俗研究的落後面貌,而且為中國民俗史研究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吉成名,男,生於1963年11月,湖南瀏陽人。南京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點負責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
長期從事中國民俗史和中國鹽業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崇龍習俗》(獨著)、《中國歷史地理》(參編)等。其中,民俗史專著《中國崇龍習俗》影響較大,轉引率很高,備受推崇,深受讀者喜愛。《中國史研究動態》、《民俗研究》、《華夏文化》、《文史雜誌》等刊物發表書評,給予較高評價。著名民俗學家高國藩教授非常欣賞該書所取得的理論突破,說:“理論研究歷來是我國學術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民俗學領域更是如此。該書能夠取得這些理論突破確實非常難得,這是我國民俗學界近年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這些理論突破出自一位青年學者,尤其難得。這些理論成果不僅對於我們研究民間信仰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而且對於豐富和發展民俗學的有關理論具有重要意義。”他還說:“該書是20世紀以來研究中國崇龍習俗的總結之作。它對於崇龍習俗所進行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極大地改變了長期以來崇龍習俗研究的落後面貌,將我們對崇龍習俗的認識向前大大地推進了一步,不愧為當代龍學研究的里程碑。”吳格言博士指出:該書“不僅徹底改變了中國崇龍習俗研究的落後面貌,而且為中國民俗史研究打開了一片新天地。”該書獲湖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吉成名教授還在《世界民族》、《中國經濟史研究》、《光明日報》(理論周刊)、《民俗研究》、《鹽業史研究》等刊物發表了60餘篇論文,多次出席全國性和國際性重要學術會議,在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自1997年以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級課題3項、院級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2003年9月,被評為湘潭大學科研工作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