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近年來,散見於各大報刊的飲食文字不勝枚舉,把見解整理成書的為數亦不少,有的強調追溯掌故,有的著重食物味道。這些書本,猶如城市人的飲食聖經;食肆一旦被點評過,隨即生意興旺,大排長龍。而飲食書籍的作者,多半是跨媒體人士,吃盡大江南北佳肴,既寫作,又在幕前大談飲食之道,做其多棲食家。
本書作者便是其中的一位。香港是公認的美食天堂,薛興國先生引經據典,對各種名菜的製作和特色作了有趣的探討,介紹了港台著名食肆是如何繼承傳統飲食文化,進而推陳出新的。在品讀美文的同時,大家仿佛也能聞到陣陣美食之香。他展現了極濃的文化味道,不僅論吃,還掌握了飲食及菜系的歷史與根源,一揮筆即盡顯中國風雅,縱使你不愛吃,單讀其書已感到趣味無窮。作者與食為伍,視享受為人生一大快事,但字裡行間流露的,卻是對吃的一份專業與講究。
本書既是食經,也是小品。作者與讀者既分享了他近年走遍大江南北品嘗美食的心得,也記錄了他在偏僻旮旯尋找地方小吃的經驗,更有席間與金庸、古龍、高陽、倪匡、夏志清、唐魯孫、逮耀東等名流雅士的談笑風生。
編輯推薦
食經,還是小品?抑或兼而有之?作者在與讀者分享他走遍大江南北品嘗美食的心得呢……最是那一碗的風情喲……
薛興國先生的《吃一碗文化》貌似平常,支持的卻是人們追求世俗幸福的欲望和權利,構築的是日常生活秩序的“太平天國”。——劉再復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薛興國不僅“識飲識食”,大概也愛讀有關吃喝的書,愛說有關吃喝的故事,長時間鑽研飲食之道,目染耳濡,滿肚子吃喝掌故,用心了解食物的性格,於是對食物別有口腹以外的一番懷抱。當然也不僅僅為了饞嘴,可吃的文化總是由饞嘴開始的,吃遍大街小巷,吃遍大江南北,像薛興國這樣的“饞客”對美食朝思暮想,對食物日久生情,大概就沾上“文化”的邊了。——方川介 文化工作者
他每到一個地方,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買當地與吃有關的書。“對於飲食應該多研究它的文化,這樣吃起來才更有味,更能吃遍天下。”薛先生的飲食觀也很獨特,他認為飲食應該學著吃,而不能挑著吃。每一樣不同的菜式都有它受歡迎的道理,如江浙菜的甜、川菜的辣等,只有學著吃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味道。——陳任 香港美食家
作者簡介
薛興國先生是一位資深的報人、作家、美食家。1949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工系。曾任聯經出版公司副總編輯、《民生報》總編輯、香港《聯合報》副社長,當年曾為古龍代筆寫武俠小說。在港台文化圈裡,大家都公認薛先生是一位才子。他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甫踏入社會,就做傳媒,讓他可以到處去,廣泛的閱歷,厚積薄發,他成為一個才情並茂的美食家。著有《通宵達旦讀金庸》、《靜物隨想》、《酸雨集》、《臥虎藏龍重出江湖版》,譯作有《女性主義顛覆書寫——醜女與野獸》、《少年阿默的秘密日記》、《人生智慧小語》、《達爾驚奇小說系列》等。
目錄
序
1吃飯時你該坐在哪裡?
2食家最寵愛的魚
3粽子包出心情的形狀
4一顆肉丸見真功夫
5過橋米線與雲南美食
6譚家菜調和南北美味
7面,讓武則天燙傷舌頭
8到虎門拚死吃河豚
9什麼米飯最好吃?
10蟹秋話蟹
11東坡肉千年余香猶存
12王羲之的書法與水餃
13百味川菜不是唯辣而已
14揚州·蛋·炒飯
15你吃的是哪一種素食?
16吃一個團圓的月餅
17蔡家食譜吃出兩岸交流味道
18粥是一種藥膳
19鄉野的美食傳奇
20不變的路邊攤美食
21從神仙粥到一塌糊塗
22乳鴿的歷史誘惑
23火燒赤壁與猴王鬧龍宮
24豬肘子令杞人不憂天
25悼香港食神,追溯潮州菜
26令人午夜夢回的竹筍
27袁枚美食秘方與“鏞記”
28霜降重陽禾花雀誘惑
……
51鮮香帶辣牛肝菌
52芋頭好吃又有益
最是那一碗的風情(代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