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司馬道,又稱神道,是陵前修建的道路,與墓道不同,謂神行之道。主要是秦漢以後,墓主建造陵園

相關記載
《漢書·霍光傳》:“太夫人 顯 改 光 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闕,築神道。”《後漢書·中山簡

墓道是指修建墓葬時便於行人上下和隨葬品出入而修的道路,多為斜坡狀或台階狀。在墓葬封土以後,墓道也隨之掩埋。故墓道只能存在於封土之下,無法看見,只能通過發掘揭示。這是與司馬道極大的不同。
墓道為通入墓穴的路,上不蓋土。《儀禮·既夕禮》“主人西面北上,婦人東面,皆不哭”。賈公彥 疏:“羨道謂入壙道,上無負土為羨道。”《周禮·春官·冢人》“及竁以度為丘隧” 唐 賈公彥 疏:“天子有隧,諸侯已下有羨道……羨道上無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