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衽

右衽

右衽(yòu rèn)是漢族服裝始終保留的特點,是漢族的象徵符號。古代中原漢族服裝衣襟向右,以“右衽”謂華夏風習。與之相反,中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於中原一帶的右衽。因此左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統治。所以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就得淪為異族的奴隸,穿著左衽的衣服,披散著頭髮。另外,左衽也被用來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畫和繪畫先人的畫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陰陽有別。

基本信息

出處

《漢書·終軍傳》:“大將軍秉鉞,單于犇幕;票騎抗旌,昆邪右衽。”

右衽右衽

《後漢書·西羌傳·滇良》:“羌胡被發左袵,而與漢人雜處。”

唐顏師古註:“右衽,從中國化也。”

唐《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

清劉寶楠正義:“中夏禮服皆右衽。”

典卷八十四 禮四十四:“凡衣死者,左衽。”

典卷八十四 禮四十四:“凡斂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時。”

《說文解字》

:按,凡斂死者,左衽,不紐。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孔穎達疏曰:皆左衽,大斂小斂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向左,示不復解也。生時帶並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束畢結之不為紐也。)

相關軼事

國民黨元老、著名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1904年春,因所作譏諷清王朝的《半哭半笑樓詩鈔》被人告發,清廷諭令捉拿,亡命上海,就讀于震旦學院。1905年為報刊撰文署名“右任”。“右任”是“右衽”諧音。古代周邊少數民族服裝為左衽,前襟向左掩,孔子稱為“被髮左衽”;而中原漢族為右衽。他取此名,體現了立志反清救國的決心。

相關事件

2012年10月17日,網友“lishuman”質疑人教版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中屈原所穿服裝出現“左衽”失誤,該書為2006年6月第2版,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經專家網友證實插圖確實將右衽誤為左衽。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關人士坦承插圖印製有誤。經主編齊吉祥調查,原因在於製版工人覺得位於該頁接縫處的屈原插圖,“調個”面朝左更好看;加之後面的江水不具有正反辨識度,致使屈原插圖出現“左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