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敘事學研究

《史記》敘事時間研究 一 《史記》敘事接受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裝: 28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0473220
條形碼: 9787500473220
尺寸: 20.6 x 14.4 x 1.6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劉寧,女,陝西西安人,1971年1月出生,2006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十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內容簡介

《史記敘事學研究》運用西方敘事學的理論來研究《史記》的文學成就,具有學術上的開拓意義。此前,人們對敘事學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小說和先秦散文研究,作者的這項研究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作者對敘事學理論有全面而透徹的把握,能夠將其得心應手地加以運用,從而對《史記》的敘事特徵和成就,做出深入準確地分析,毫無囫圇吞棗,牽強生硬之感。作者寫作態度認真、引用材料翔實豐富,學風嚴謹,寫作合乎規範,在很多方面表達了自己的創見,例如第三章提出,《史記》敘事存在浪漫情節、諷刺情節與悲劇情節三種情節類型,它們分別隱喻著敘事者的理想、敘事者的批判和敘事者的同情,這三種情節的存在,形成了《史記》的反諷意味;第四章通過對《史記》敘事時間的研究,指出《史記》敘事中司馬遷所關心的不是巨觀歷史的經驗與教訓,而是人的情感生活和命運,因而體現在他的敘事中的時間過程,也就不是體現普通道德意義的客觀事件邏輯,而是體現特定個人性格和命運的生命歷程;第六章論集《史記》的敘事話語,揭示了“復調”在敘事中的運用效果。這些地方都能發前人之未發,有助於從新的角度認識《史記》藝術成就。

媒體評論

近年來,以敘事學理論研究中國古代敘事作品已成為一個熱門方法。《史記》作為一部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史學、文學巨著,用敘事學的理論來研究它的文學形式是一個有意義的探索,也是一項很有新意的嘗試。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郭丹
此前,人們對敘事學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小說和先秦散文研究,作者的這項研究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作者對敘事學理論有全面而透徹的把握,能夠將其得心應手地加以運用,從而對《史記》的敘事特徵和成就,做出深入準確的分析。作者寫作態度認真、引用材料翔實豐富,學風嚴謹,寫作合乎規範,在很多方面表達了自己的創見……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尚學鋒
作者對《史記》的刨作動因作了深入的解析,指出司馬遷作《史記》是上附六經,以當代孔子自居,頗及前賢之心。在《史記》敘事話語的分析中,通過敘事話語的外語境、敘事話語的內語境、敘事話語的復調這些特點分析《史記》敘事構成的多聲部歷史詠嘆,在求真求實的同時達到理想的藝術境界。
——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 黃珅

目錄

序言
緒論
一 歷代《史記》敘事研究回顧
二 本書研究的方法及意義
第一章 中國敘事傳統溯源與早期歷史敘事的發展
一 中國敘事傳統溯源
二 中國早期歷史敘事的發展
第二章 《史記》敘事視點研究
一 敘事者及敘事動機
二 敘事立場
三 敘事視角
四 聚焦
五 盲點
第三章 《史記》敘事情節研究
一 情節類型及其隱喻性
二 情節組合的意義:反諷意味的生成
第四章 《史記》敘事時間研究
一 時間觀念的產生
二 時間觀念與歷史敘事在哲理上的融通
三 歷史敘事時間
四 敘事的時間順序
五 敘事的時間速度
六 敘事中的時間意識分析
第五章 《史記》敘事結構研究
一 整體結構的深層意義
二 編排順序的密碼破譯
三 內部結構的關鍵:命意
四 具體篇章的組織:謀篇
第六章 《史記》敘事話語分析
一 敘事話語的外語境
二 敘事話語的內語境
三 敘事話語模式及意識形態
四 敘事話語的特點:復調
第七章 《史記》敘事接受研究
一 傳播與接受的途徑
二 接受者分析
三 接受與經典化
餘論:實錄與虛構——關於歷史敘事本質的思考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