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鹽

台鹽,是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創辦於1952年,是專營台灣的鹽業。

企業簡介

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鹽”,創辦於1952年,屬於公營事業,專營台灣的鹽業。2003年,台鹽股票上市,完成民營化,除了深耕鹽業主業後,開始多元化經營。

企業發展歷程

1952年,“台灣製鹽總廠”成立,隸屬台“經濟部”。
1953年,台灣製鹽總廠改隸財政部鹽務總局。
1977年,台灣鹼業公司(台鹼)安順廠鹽灘併入台灣製鹽總廠台南鹽場經營。
1981年,台灣製鹽總廠再改隸經濟部。
1995年,台灣製鹽總廠改制為“台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台鹽成立南科分公司。
2001年,台鹽成立生技廠及嘉義廠。
2002年5月,台灣最後一個曬鹽場七股鹽場停止曬鹽業務,台灣自產曬鹽走入歷史。原台鹽生技廠分為生技一廠、生技二廠;台鹽推出美容保養品品牌“綠迷雅”(Lu-miel)。
2003年,台鹽嘉義廠更名為生技三廠。
2006年,台鹽開始在七股舉辦白色海洋音樂祭,推出美容保養品新品牌“NANA”系列。
2007年,台鹽興建台中港鹽倉。
台鹽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台灣製鹽總廠,隸屬於台“經濟部”,在經過40多年的公營體制後,於1995年正式改制成民營化企業,並發展至今。
台灣製鹽產業歷經三個世紀發展,曾有非常龐大的規模,對民生經濟極具貢獻。台灣早期以傳統日曬法產鹽,後由於曬鹽成本過高,台鹽於2002年關閉所有曬鹽場,傳統曬鹽就此走入歷史。現在,台鹽所產食用鹽均採用“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從原料採取到成品,全部不經過人手,自動化操作。
台鹽曬鹽產業歇止之前,台鹽公司即實施逐步縮減曬鹽規模、赴海外投資鹽場、鹽產品多樣化、企業多角化等經營策略。為朝向文化與觀光轉型,更投資新台幣二億元興建台灣鹽博物館,但在營運成本考量下,隨著減資作業把該館繳回“公有財產局”,交由台南縣政府代管,再由縣府委託民間經營。鹽博館是台灣唯一有關鹽產業的主題博物館,兩座鹽山外觀,就像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間,而且展出內容充實,能讓參觀者體會鹽的重要與鹽民的艱辛,極富參觀價值。
可惜內涵豐富的博物館,多年來一直經營得很辛苦,主要原因可能是地點較偏遠,且因鹽博館與七股鹽山相距僅一百公尺,卻分屬兩個單位,入場參觀必須分別付費,很多民眾大老遠來一趟,大多選擇門票較便宜的鹽山參觀,鹽博館便過門而不入,少了遊客捧場,營運當然難有起色。
台鹽民營化後,台灣鹽業龍頭的地位未變,對鹽業文化傳承不容推卸。當初因成本考量將鹽博館交出,如今台鹽已是個賺錢的公司,如能取回經營權企業化經營,對發揚鹽業文化絕對有加分作用。若台鹽沒有興趣,鹽博館由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接手,搭配當地漁鹽、舄湖、賞鳥等觀光資源,對帶動濱海觀光也是不錯的選擇。

企業業務範圍

目前,台鹽主營六大方面:鹽、水、清潔用品、化妝品、保健品和鹽雕。台鹽利用產銷鹽製品的核心技術,拓展其業務範圍內附加價值較高的海水化學事業、海洋生物事業及資訊科技事業,帶領台鹽走向轉型之路。
此外,台鹽還將膠原蛋白用於醫療救助圖行天下,大概在台中的一家醫院,一年能搶救回18條原本因糖尿病要切除的腿。
台鹽對文化創意產業也非常重視。通過電透析生產的精細食用精鹽,製作出獨步全球的文化創意藝術品。先前推出了鹽雕翠玉白菜,大幅提升了鹽的附加價值。又取鹽代表吉祥的寓意,仿國寶12生肖獸首,雕製成“鹽燈”,併到大陸巡展。
台鹽結合廈門的博餅風俗,在中秋節推出特別的饋贈親友的禮品——小號的翠玉白菜加上一小袋米goodfeel,取鹽和米的吉祥如意之意。這些舉措正是台鹽結合大陸市場的需要、進行本土化行銷的體現。

企業經營方針

安全第一 功效第二
作為原是台灣公營事業的台鹽,在台灣有很好的品牌形象和民眾支持,但也正因為如此,台鹽絲毫不敢懈怠對產品安全的把關。“安全是第一位的,功效是第二位的,然後再考慮與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力。產品不安全,其他都是空談。”
除了台鹽自身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安全,大賣場等銷售機構也嚴把質量關,不管是大賣場還是電視銷售頻道,都會查看廠商的產品檢驗報告。
台鹽相信,只要台灣的企業堅持既有的核心價值、堅守品質,以誠信原則做生意,在大陸市場的發展,一定可以日久見人心。

企業創意行銷

台鹽雖然關閉了所有傳統的曬鹽場,但成為歷史的傳統曬鹽場並未就此擱置,2007年,台鹽將台南縣七股鹽場堆積成山的鹽堆改成一處觀光景點,旅遊區內的“不沉之海”,每年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過去游泳———不僅沉不下去,還可以減肥呢。台灣不下雪,在鹽山前照相,好比在雪景前照相,生意很好。
七股鹽山常常會結合節慶或民間風俗舉行一些在地化活動,比如祈福、開運,引起廣大民眾的共鳴,所帶來的觀光商機更是受到台灣中南部地區民眾的熱烈認同。

企業大陸發展戰略

2008年11月,台鹽與廈門象嶼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首次與廈門通過“鹽”結緣,2010年,台鹽在廈門設立子公司——台鹽(廈門)進出口有限公司,這個子公司是台鹽在大中華區的總部。
台鹽董事長洪璽耀表示,2011年,台鹽準備將更多的優質產品打入廈門市場,與廈門企業進行合作,希望台鹽在大陸的第一家旗艦店能在廈門開設,成為台鹽在大陸的視窗,隨著業務的拓展,能夠在大陸設廠生產,使台鹽能夠立足台灣,放眼大陸,行銷世界。

鹽產業在台灣的發展史

在遠古時代,鹽是非常稀罕貴重的東西,古希臘人用鹽當貨幣來交換奴隸,古羅馬人稱之為“有益健康的結晶體”,羅馬士兵薪餉的一部分是鹽,英文 Salary(薪水)的字根,就是鹽的意思。《聖經.馬太福音》說:“你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以鹽和光做比喻,來勉勵基督徒要有好的行為表現。
中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開始用海水製鹽,漢武帝時設“鹽務官使”,專司鹽政,禁止食鹽私營,唐代則設“鹽鐵使”,此後各朝代大多將鹽視為民生重要物資,實施專賣制度。台灣四面環海,明鄭時期參軍陳永華引進“淋鹵曬鹽法”,在萬年州海邊“瀨口”地區辟鹽灘曬鹽,開啟台灣鹽業的先河。

台鹽的企業文化

台鹽公司門口放有一副對聯:“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體現了台鹽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感。

鹽的用途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自古以來就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它是組成人體細胞的重要物質,能調節人體水份含量與酸鹼平衡,是製造美味的調味料,也是天然的防腐劑,更具有消毒、殺菌等功能。根據研究,鹽的用途多達一萬四千多種,食品、化工、冶煉、陶瓷、醫藥等工業,樣樣離開不了它,可謂妙用無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