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地國家公園

弗德台地公園是北美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197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台地國家公園台地國家公園

弗德台地國家公園是北美印第安人史前居住地遺蹟保留地,又譯為梅薩維德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部蒙特蘇馬山谷和曼科斯山谷之間。
美國,弗德台地國家公園,文化遺產,197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弗德台地國家公園是北美印第安人史前居住地遺蹟保留地,又譯為梅薩維德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部蒙特蘇馬山谷和曼科斯山谷之間,占地面積達21074公頃。1888年12月發現,1906年美國政府闢為國家公園,設專門管理保護機構。迄今已有3800個史前遺蹟點與世人見面,其中600多處屬於聖胡安盆地的阿納薩扎伊文化。
科羅拉多州弗德台地海拔2600米,有建於6世紀到12世紀的阿拉薩斯印第安人居址,有3800多處遺蹟地點,其中包括平原村莊和懸崖上房屋,懸崖房屋是用石頭在懸崖凹進的地方壘砌起來的,共有房屋200多座,其中的懸崖宮殿最為壯觀。
"梅薩維德"為西班牙文"綠色台地"之意,由18世紀西班牙探險家定名。約在2000年前,印第安人的阿納薩扎伊部落在此建立小王國,成為最早聚居並以務農為生的印第安人,即普韋布洛印第安人。普韋布洛社會大概是一種母系社會。婦女擁有自己的居室和工具,財產由母親傳給女兒。該社會可能是一種民主的社會形式。該地的文化發展過程可分為兩種文化時期和4個階段,兩種文化是編籃者文化和普韋布洛文化。公元1-400年為籃筐編織時期,沒有陶器,只有一種投擲物被用作防護武器;400-700年,進入編籃高級階段,開始使用灰色陶器,製造弓和箭,並搭建一家一戶的簡陋坑房。700~1000年進入普韋布洛時期,開始了村莊發展階段,一家一戶的矮坑房改成了成群集中的長方形有牆房屋,村莊逐漸形成,制陶工藝更加完善,紡棉與其他手工業也逐步發展;1000~1300年,發展到了高峰,為了抵禦其他部落的侵襲,從台地遷到峽谷兩側的懸崖峭壁之間,開山鑿石,堆砌牆壁,修建峭壁石屋,因此在歷史上有"峭壁居民"之稱,是現在公園內的主要遺蹟。其中最大的"峭壁宮殿"約建於11世紀,有200多個房間,分兩層、3層或4層等幾種規格,至今仍舊可以看出當年的建築規模與工藝技巧。在"峭壁宮殿"的外緣,還蓋有許多供部族內部進行社交活動和敬神用的圓形地穴和一些供炊事與家務用的露天庭院。"雲杉之屋"是第二大建築遺址,約建於12世紀,有100多個房間。此外,還有專用於敬神的太陽廟以及陽台屋、雪松塔、落日屋、方塔屋、回音室、長屋等500餘所。在峽谷兩側坡地辟有梯田,在谷底建有水池,在一些廢墟上還發現了壁畫。公園總部的博物館內收藏了這個部族的手工藝品,如動物造型、幾何花紋的灰陶、各種造型精巧的黑白花紋陶器,還有一些寶石、綠松石等工藝製品。13世紀時,該地的印第安人,不知是由於同相鄰部族連年作戰,還是持續很久的特大旱災,農作物歉收,還是什麼其他原因,或兼而有之,整個部族集體棄家外遷,逃到了南方。
歷史的滄桑掩不住弗德台地固有的神秘和韻味。它逶迤150多公里,地跨4個州,在道格拉斯森林、蓬德羅薩松林、甘貝拉橡樹林和絢麗多彩的仙人掌花叢中,黑尾鹿、獾和野火雞等許多動物出沒其間,使古老的遺址生機盎然。隨著環境保護新技術的發現和新材料的採用,保護公園的措施日趨完善,台地公園也會愈加真實地述說歲月的變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