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世界理論

可能世界理論

《可能世界理論》是2003年7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弓肇祥。該書比較全面地陳述當代邏輯語義重要領域。

內容簡介

可能世界語義理論的諸方面:它的基本思想、形式模型、各種複本(包括境況語義學)和相關的命題態度語義學;考察了對可能世界的種種哲學理解;嘗試地把該理論運用於人類精神活動幾個主要方面:認知、首先評價和審美領域。作為預備知識,本書陳述了廣義模態邏輯和經典邏輯語義理論。本書適合於邏輯、哲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語言學和法學工作者和學生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模態邏輯

1.1 模態和模態命題形式

1.2 模態命題邏輯系統

1.3 模態謂詞演算

1.4 時態邏輯

1.5 道義邏輯

1.6 認知邏輯

第二章 經典邏輯語義學

2.1 邏輯語義學

2.2 模型論語義學初步

2.3 標準語義學的選擇

第三章 可能世界語義學基本理論

3.1 可能世界語義理論直觀思想

3.2 可能世界語義模型

3.3 關於框架和模型的進一步討論

3.4 模態語義圖

第四章 可能世界語義理論諸複本

4.1 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語義學

4.2 欣迪卡的模型集和分配範式

4.3 蒙塔古的模型關係語義學

4.4 基於時間結構的可能世界語義學

4.5 條件句的可能世界語義學

4.6 道義可能世界語義學

第五章 命題態度語義學

5.1 命題態度及其分類

5.2 命題態度語義分析中的問題

5.3 解決問題的方案

5.4 涉及方案I的一些理論問題

5.5 結構的意義

5.6 欣迪卡關於命題態度的理論

5.7 與方案II有關的理論

5.8 與方案III有關的理論

第六章 對可能世界語義學的一種選擇??境況語義學

6.1 境況語義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

6.2 境況理論

6.3 境況語義學

6.4 態度

第七章 對可能世界的哲學理解

7.1 模態實在主義

7.2 可能主義

7.3 代用主義

7.4 模態工具主義和模態存在主義

7.5 可能世界的定義問題

7.6 選擇和可能性

7.7 跨界識別問題

7.8 個體、事態和可能世界

7.9 事物模態和本質主義

第八章 可能世界和思維空間

8.1 可能世界集合是思維空間的模型

8.2 可能世界與邏輯空間

8.3 可能世界與藝術境界

8.4 價值場是人生理想的可能世界

附錄1:經典邏輯公理和常用定理

附錄2:參考文獻

附錄3:人名和學術用語中英文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