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製作法(精)

古琴製作法(精)

《古琴製作法(精)》的作者是陶運成。該書於2014-7-22出版,定價為268元。共有240頁260千字。

內容簡介:

古琴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據記載春秋時期就已在貴族和士大夫中盛行,歷代都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琴家、琴派和琴曲,古琴的製作工藝也隨之發展完善,制琴名家輩出,傳世名琴流傳有緒。本書記述了古琴製作的歷史、種類及製作方法,並配以實物圖片,讀者從中可以全面了解古琴的材質和形制,是一部古琴製作者研習古琴製作技藝的必備教材,同時也是一部供古琴愛好者學習古琴知識的有益讀物。

名家點評

此書在繼承傳統斫琴法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論點,明確提出了古琴製作的系統思路,做到了“雖不泥於古方,而又盡出於古方”。內容從巨觀到微觀,包羅了傳統斫琴理論,乃至具體到附屬檔案的安裝、使用工具等,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從傳統美學的視角總結了古琴的審美特徵,並以此為立足點,提出了古琴音色審美和具體製作之間的相對關係,使讀者對斫琴藝術形成全面系統的認識,並通過閱讀本書使實踐製作成為可能。

——許健,琴史專家、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音樂研究室主任

關於古琴製作的資料歷來很少,這是由於製作者大多不具備相關的理論修養和寫作的能力,而理論家又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實踐,這種情況本不限於古琴,其他樂器也存在這種狀況。小陶這部書在古琴製作方面填補了一個空白,並且他能夠把古代的斫琴傳統和當今的斫琴實踐結合起來,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這本書和他所斫的琴一樣具有價值。

——畢可煒,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常務副會長

運成1998年開始跟我學琴,不管是《秋鴻》《廣陵散》等傳統大操,還是《春風》《山水情》,乃至於《三峽船歌》等新曲,沒過幾年,便已有小成,其鑽研和勤奮,令人讚賞,常自念若干年後,必成大器。

此後運成在學琴的過程中,收集了歷代關於斫琴的文章和隻言片語,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基礎,經常和我探討關於古琴製作的問題,並有開始動手製作的準備,這是一個大膽而又挑戰性的想法,彼時,我深知他的理論積累已經不成問題了,但又怕他吃不了斫琴的苦,且對於琴人來說,斫琴傷手是不爭的事實,對以後的演奏影響會很大。我將我的想法告訴運成,然而他只是憨然一笑,我以為他或會半途而廢,不想他從此竟拋開一切,真的全身心投入到斫琴里了。

這本書收集了歷代關於斫琴的論述,經過甄別、整理,結合運成的斫制心得,以傳統斫制理論和傳統斫制方法為基礎,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系統的斫制思路,以及斫制的順序和各工序的穿插關係,這十分之了不起,實為難得。歷代知名斫琴師,都有自己關於斫制的心得,但大多斫琴師對於此都是秘而不宣的,運成總結了前人對斫制的思考,加上自己製作中的體會,並把這些公之於眾,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我為他無私的執著和取得的成績喝彩。

——張子盛,中國古琴學會秘書長、天津琴院院長

陶運成,字修遠。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家。祖籍山西洪洞,現居鄭州。1998 年起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張子盛先生學習古琴至今。主攻九嶷,兼學虞山。現任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古琴學會辦公室副主任、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張子盛古琴藝術中心鄭州分館館長。曾擔任《中國古琴民間典藏》編委會副主任。

榮獲首屆香港古琴國際邀請賽(古琴演奏組)一等獎。

作品“落霞式”古琴,榮獲2012中國民族樂器製作大獎賽古琴製作組金獎。

作品“混沌式”古琴,被評選為第四屆“幽蘭?陽春”古琴大獎賽金獎獎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