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牡蠣礁
"蠣岈山是由有“神賜摩食
蠣岈山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牡蠣灘
七裏海的牡蠣灘形成於距今7000-2000年,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分布最廣、序列最清晰的古海岸遺蹟。分布在寶坻縣南部和寧河縣中部、東部地區。它是...
分布 特徵 形態 形成過程 旅遊季節 -
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
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濱海地區,總面積27730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貝殼堤、...
詳細介紹 自然地理 生物資源 保護資源 相關詞條 -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自然保護區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惟一、世界少有的淺海域大面積海底古森林遺址保護區,其保護對象為海底古森林、牡蠣礁和海蝕變質岩...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區域範圍 保護目標 管理措施 -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
深滬灣自然保護區所發現的海底古森林遺蹟主要分布於距海岸100m~200m外,通常水深約2~3m的潮間帶,呈三片分布,已發現有60餘棵以上。原始直立狀態保...
景區概況 景區景點 研究價值 相關榮譽 旅遊攻略 -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天津濱海平原上的貝殼堤和牡蠣灘都是7千年來特定環境條件下形成的古海洋遺蹟。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是我...
保護區簡介 保護區範圍 保護區建立 濕地的形成 七裏海濕地 -
古雷半島
古雷半島,在福建省南部海岸。向南伸入東山灣與浮頭灣間,東望菜嶼列島,是台灣海峽,西與東山島對峙,北以林倉、新厝一線與杜潯相連,南面是太平洋。屬漳浦縣古雷...
地理概況 社會經濟 行政管理 旅遊資源 歷史事件 -
天津濕地與古海岸遺蹟
《天津濕地與古海岸遺蹟》是張光玉,汪蘇燕 主編 ,由中國林業出版社 於2008年11月1 日出版。 天津的濕地及貝殼堤、牡蠣礁地處經濟發達的京津塘地區,...
內容簡介 目錄前言 -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
深滬灣古森林遺蹟,位於深滬灣距海岸150米的海灣中。2004年1月 29日,正式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基本資料 簡介 地理位置 沿革 傳承意義 -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保護區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保護區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晉江市東南端。由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深滬灣海底古森林縣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
簡介 保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