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古樓鎮位於南充市西充縣東北山區,距縣城23公里,與南部縣大堰鄉、西充縣紫岩鄉、關文鎮、太平鎮、大全鎮、李橋鄉、金源鄉接壤,幅員面積37平方公里,屬於中丘中谷帶壩地區,平均海拔388米,四季分明,是市級小集鎮建設重點鎮,場鎮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165個社,5843戶,總人口19586人,總耕地面積15774畝,其中水田面積6975畝,早地面積.8824畝。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屬於中丘中谷帶壩地區,平均海拔388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適合發展各種經濟作物和畜牧業。2008年,年國民生產總值達6849萬元,年均增長10.8%,其中農業總產值4561萬元。財政運行平穩,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3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保持了與經濟的同步增長。
該鎮幅員面積大,森林植被好,土地多,氣候溫和,適合發展各種經濟作物和畜牧業。水果業以柑桔、核桃為主,其中桃園面積約500畝,其中成片栽植面積達350畝左右,品種以皮球桃、水蜜桃為主,分布在一村、二村、三村、六村、七村、八村、十六村,年產桃子890噸,實現年產值180萬元。其中年產值在萬元以上的大戶有今年面對發展經濟需求和市場行情的變化,鎮黨委、政府下決心在水果業上大做文章,以皮球桃為主要品種,利用退耕還林在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十六村、十七村成片栽植桃樹2000畝,逐步建設成為西充縣的優質桃園地,集生態環保、休閒娛樂、觀光旅遊等為一體的萬畝桃花園農家樂,對產品進行商標註冊、品牌包裝,將其打入國內、國際市場,成為享譽中外的“充國香桃”。
下屬轄區代碼
511325104古樓鎮
511325104201古樓村
511325104202書房坪村
511325104203趙家廟村
511325104204寶珠宮村
511325104205鄭家廟村
511325104206劉家坪村
511325104207毛關山村
511325104208珍珠山村
511325104209何氏祠村
511325104210蒲家咀村
511325104211馮二埡村
511325104212杜宇寺村
511325104213唇牙山村
511325104214鮮家壩村
511325104215高家溝村
511325104216過江樓村
511325104217花廟子村
農業結構
根據實際,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確保農民增加收入。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農業產業發展中逐步培育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水果----充國香桃,以其香、甜、脆的獨特口感,在川東北水果市場有較高的美譽度,桃業經濟已成為興鎮富民的支柱產業。截止2008年底,古樓鎮已成片規模栽植充國香桃6000多畝,28萬株。其中:母本園200畝,掛果壯樹3000畝,幼樹2400畝,新栽1200畝,涉及15個村102個社、2080戶果農,年產量愈100萬公斤,收入上萬元的果農近100戶,僅此一項果農人均收入增收2000多元,且建立充國香桃專業合作社為廣大果農提供技術、生產資料、銷售等服務,對產品進行品牌宣傳、包裝,逐步占領大中城市市場,力爭把充國香桃做成為南充市的名牌水果。積極發展養殖業,種植業與養殖業收入比為48:52,以生豬、奶牛為重點的養殖保持了良好勢頭,占養殖業收入的60%。2008年,糧食總產量8257噸,生豬出欄20797頭,飼養小家禽畜72634隻。
在縣委、政府“東桃西橙”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古樓鎮在農業產業發展中逐步培育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水果----充國香桃,2008年獲準註冊商標。以其香、甜、脆的獨特口感,遠銷成都、重慶等地,在川東北水果市場有較高的美譽度,桃業經濟已成為興鎮富民的支柱產業。截止2008年底,已成片規模栽植充國香桃6000多畝,其中:母本園200畝,掛果壯樹3000畝,幼樹2400畝,新栽1000多畝,涉及15個村、2080戶果農,同時引進業主高元斗、劉先強等實行土地流轉規模種植充國香桃。2008年,年產量愈100萬公斤,收入上萬元的果農達100多戶,僅此一項果農人均增收2000元。
古樓鎮通過請專家授課培訓、實施“園中園”示範工程著力提高管護水平、打造園中精品;通過建立管護督導、利益聯結、承包流轉等機制推進機制創新、增強發展活力;通過充國香桃基地項目與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實施配套基礎設施、增強發展後勁;通過為社員提供技術、農資、銷售等服務辦好專合組織、抵禦市場風險,從而全面提高充國香桃品質、提升充國香桃品牌形象。
集鎮建設
府欣小區建設全面竣工,下街硬化工程全面結束,場鎮供水、供電、供氣、電訊、綠化、環境保護、公共運輸等設施進一步完善。初具規模的市級重點集鎮基本形成。
交通郵電
縣道西(充)古(樓)公路橫穿古樓鎮,東(壩)太(平)、義(興)古(樓)、古(樓)李(橋)與古(樓)金(源)等公路交匯古樓場鎮,且村村社社通公路,2008年硬化通村公路近10公里。轄區內郵政機構設定齊全,形成了網點服務,郵政業務範圍不斷擴大。電話交換網路已經形成,電話普及率達14.5部/百人。移動通信網路建設步伐加快,通信能力充分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水利設施
升鍾西蓬乾渠橫貫古樓鎮,金源斗渠與何家灣、斑竹嶺、古大等農渠環繞全鎮,且有山平塘40多口、集雨節灌蓄水設施50多處。
教育事業
古樓鎮認真實施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國小升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畢業率達100%,“兩基”工作繼續鞏固,中國小建立了微機室,多媒體功能室,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到合格要求。全面落實農村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且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投入教育事業,新建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改建教學樓、增添教學設施,極大地改善了教學條件,同時,在旅外鄉友的捐助下,建立了一所希望國小。
衛生事業
轄區內有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衛生站17個。衛生改革進一步深化,醫風醫德建設進一步加強,醫療質量管理進一步提高,初級衛生保健成果進一步鞏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全力推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參合率達90%以上,村村設立了定點醫療機構,有力地減輕了民眾的醫療負擔。
計生工作
加強計畫生育工作,強化基礎規範化管理,落實目標責任制,推行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和社會監督制度,搞好優質服務,確保全面完成人口與計畫生育目標任務。人口出生率控制在3‰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計畫生育率達80%。強化國土管理,做好土地利用和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堅持依法查處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案件,嚴格農村宅基地審批工作,保持了無違法批地、無違法管地。
民政工作
古樓鎮完成了轄區內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調查核實上報工作,救災救濟工作深入紮實開展,全面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定補制度,按政策規定共對全鎮88人實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315人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55人實行定補制度,五保供養103人,做到應保盡保,發放保障金、優撫金共370248元。建立了黨員幹部“一對一”結對幫扶構建和諧社會活動,為貧困戶制定幫扶計畫,落實幫扶項目,逐步實現脫貧致富。殯葬改革順利開展,執法力度不斷加強。籌集資金,將敬老院徹底改危,大大地改善了孤寡老人住居條件。啟動和落實了特困家庭生活救助和大病醫療求助。
文明建設
古樓鎮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幹部民眾,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創建縣級文明單位2個。該鎮實現了有線電視、有線廣播 “社社通”。實施二級光纖網路工程改造後,有效地改善了邊遠村社的信號傳輸質量。
古樓鎮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堅持開展“嚴打”和專項鬥爭,開展了創建安全文明小區活動。建立起治保調解組織17個,樓群院落守護人員達到396人,堅持實行治安巡邏,加強對“兩勞”釋放人員的幫教工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
該鎮圍繞“強班子,帶隊伍,建和諧,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按照“13531”的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一方面強化了對鎮村領導幹部的教育、學習、管理,加大了監督督察力度,健全了目標考核責任制;一方面強化了對全鎮機關幹部、520名黨員的培訓管理。以遠程教育為載體,開展了全方位的學習,豐富了大家的農業種養殖技術、政策法規、法律知識等,提高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領;一方面完善了基層陣地建設,已新建了三處村級活動室,建成了14個村的遠程教育站點,做到了制度健全、責任明確、管理規範。鎮黨委政府被縣委政府評為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鎮黨委被縣委評為“四好班子”。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7192 |
男 | 9028 |
女 | 8164 |
家庭戶戶數 | 469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7153 |
家庭戶男 | 9001 |
家庭戶女 | 8152 |
0-14歲(總) | 4391 |
0-14歲男 | 2440 |
0-14歲女 | 1951 |
15-64歲(總) | 11390 |
15-64歲男 | 5921 |
15-64歲女 | 5469 |
65歲及以上(總) | 1411 |
65歲及以上男 | 667 |
65歲及以上女 | 74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7134 |
特色產品
柑橘、紅薯、水果、柑桔、核桃、蜜桃、桃子、桃花。
充國香桃
在縣委、政府“東桃西橙”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古樓鎮在農業產業發展中逐步培育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水果----充國香桃,2008年獲準註冊商標。以其香、甜、脆的獨特口感,遠銷成都、重慶等地,在川東北水果市場有較高的美譽度,桃業經濟已成為興鎮富民的支柱產業。截止2008年底,已成片規模栽植充國香桃6000多畝,其中:母本園200畝,掛果壯樹3000畝,幼樹2400畝,新栽1000多畝,涉及15個村、2080戶果農,同時引進業主高元斗、劉先強等實行土地流轉規模種植充國香桃。2008年,年產量愈100萬公斤,收入上萬元的果農達100多戶,僅此一項果農人均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