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古城街道位於遼寧省燈塔市城區西側,毗鄰長大鐵路,有瀋大高速公路、202國道、小小線從境內穿過,北距瀋陽桃仙機場25公里,南距鮁魚圈港125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行政區劃
街道辦事處駐邵二台村,轄大東山堡、小東山堡、邵二台、康國屯、小黃金屯、尖台子、石橋子、東黑山屯、西黑山屯、安三家子、東古城子、西蒲草、前蒲草、青堆子、康家台、前煙臺、腰結子、興隆社區17個自然村1個社區。
建制沿革
1949年10月後,現古城街道所轄區域歸燈塔區,隸屬遼陽市。
1958年,成立邵二台人民公社。
1959年,歸遼陽市管轄,隸屬鞍山市。
1961年,市縣分治後,劃歸遼陽縣管轄,隸屬鞍山市。
1968年10月10日,撤銷遼陽縣,併入遼陽市,同時設立燈塔區(縣級),邵二台人民公社隸屬燈塔區管轄。
1980年4月15日,撤區設縣,邵二台人民公社隸屬燈塔縣。
1983年4月,邵二台人民公社撤銷,設邵二台鄉。
1996年8月27日,撤銷燈塔縣,設立燈塔市(縣級),邵二台鄉隸屬燈塔市。
1997年5月2日,經遼陽市政府批准,邵二台鄉改制更名為古城街道。
行政管理
古城街道黨工委(全稱:中國共產黨古城街道工作委員會)是燈塔市委的派出機構,負責領導街道全面工作。
古城街道辦事處是燈塔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在街道黨工委的統一領導下,行使市政府賦予的權利,負責轄區的行政管理工作。
目標措施
工作目標
打造經濟強街、構建和諧古城
工作總基調
工作上台階、機關上形象、社會更和諧、管理更規範
工作措施
抓發展、轉作風、保穩定、惠民生
工業經濟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最佳化經濟結構,增加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近年來,街道通過招商引資,在原有北方化工、宏圖碳化物等支柱企業的基礎上,引進了億豐鋼鐵、富強鑄造、遼寧浪奇等幾個燈塔市重點建設項目,工業經濟總量迅速提升,二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突破。
目前,全街共有各類企業6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產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形成了以化工、碳化物、鋼鐵等工業項目為支撐的工業經濟發展新格局。
燈塔北方化工有限公司
燈塔北方化工有限公司占地400畝,是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運輸為一體的高科技大型民營化工企業。年產16萬噸脂肪醇、6萬噸叔胺、6萬噸非離子表面活性劑、3000噸聚乙二醇,其產品廣泛套用於日用化工、塑膠、紡織等行業。2014年,“華興”註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打破了燈塔市國家級馳名商標零的記錄。
遼陽宏圖碳化物有限公司
遼陽宏圖碳化物有限公司國內著名的碳化矽電熱元件製造企業,也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生產品種最全的碳化矽電熱元件製造企業。“遼塔”和“宏圖”牌矽碳棒產品名揚全國,“遼塔”牌矽碳棒商標被遼寧省認定為著名商標。
遼寧億豐鋼鐵有限公司
遼寧億豐鋼鐵有限公司占地150畝,項目總投資3.5億元,具備年產100萬噸軋鋼生產能力,公司技術、檢測手段完備,軋鋼產品暢銷省內外。
遼寧富強鑄造機械有限公司
遼寧富強鑄造機械有限公司占地200畝,總投資5億元,擁有先進的垂直、水平全自動生產線各一條,數控加工生產線兩條,擁有大型鑄件車間,具備生產大型鑄鋼件、鑄鐵件的能力,年產量5萬噸以上。
遼寧浪奇實業有限公司
遼寧浪奇實業有限公司占地100畝,總投資5億元,目前辦公樓、廠房和液體洗滌車間已建成,預計2016年調試。該項目全部投產後,每年將向市場供應10萬噸液體洗滌劑和10萬噸洗衣粉。
農業發展
古城街道地理位置優越,為典型的平原地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街道抓住燈塔市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機遇,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在小小線兩側建成了“十里綠色長廊”。其中位於康家台村規劃面積3000畝的燈塔市普濟寺農業公園已基本建成,項目區內的中聖果蔬採摘園、國有鏵子林場熱帶水果園、遼陽三立合合百合園、遼陽綠野果樹反季節生產實驗園已初具規模,將打造成集科學試驗、技術研發、成果示範、科技推廣以及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新型試驗示範基地。
街道“一村一品”發展成效顯著,邵二台的冷棚葡萄、西黑山的黃瓜、前煙臺的草莓、石橋子的西紅柿、東古城子的香瓜各具特色,遠近聞名。全街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5家,知名度較高的有邵二台村的金地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青堆子村的錦業葡萄專業合作社以及東古城子村的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調整種植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創立農產品品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龍頭作用。
現如今,古城街道葡萄種植面積已達1萬畝、設施農業面積達到0.6萬畝、淡水魚精養水面達到3500畝,其他經濟作物面積0.5萬畝,改變了過去單一種植大田作物的局面,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金地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
燈塔市金地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古城街道邵二台村,成立於2010年10月,註冊資金300萬元,現有土地150畝,冷棚18個,暖棚8個。成員已由7戶增加至近104戶,帶動農戶種植面積近千畝,種植主要有“巨玫瑰”、“極品香”、“香悅”、“金手指”等葡萄品種。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AAA級信用企業,在第九屆中國遼寧農產品交易會暨第十五屆中國瀋陽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金地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巨玫瑰葡萄被評為遼寧“百佳品牌”。
錦業果蔬園
錦業果蔬園位於古城街道青堆子村,建於2014年4月,是由燈塔市錦業蔬菜無土栽培合作社投資建設的以葡萄種植為主的農業生態園。總投資700餘萬元,占地330畝,現有22棟高標準溫室大棚、4棟冷棚以及200多畝裸地葡萄。種植主要有 “香妃” 、“遼峰”、“優玫瑰”、“紅巴拉多”等葡萄品種。
東古城子水稻專業合作社
東古城子水稻專業合作社位於古城街道東古城子村,建於2011年,幾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租賃土地2000餘畝,建設標準化育秧苗棚50棟,商品庫房一棟,固定職工20人,年產優質水稻300萬斤。創建有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燈塔示範基地”。
旅遊觀光
燈塔市普濟寺農業公園
燈塔市普濟寺農業公園位於古城街道康家台村,目前已流轉土地1500畝,燈塔市中聖、燈塔國有鏵子林場、遼陽綠農、遼陽三立合合等企業投資的農事項目紛紛入駐開工,力爭打造全國先進、省內一流、遼陽市最大的具有技術創新化、產業規模化、資本多元化、管理現代化、集科學試驗、技術研發、成果示範、科技推廣及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新型試驗示範基地。
普濟寺
普濟寺原名菩極寺,傳康熙十六年,康熙從關內回盛京(瀋陽)祭祖,途路此地,見一廟宇,修建高台之上,皇帝登高敬佛,見風水極好,便親筆御書,將菩極寺,改為普濟寺,後康熙撥重銀修復此廟,而此村也因此得名康熙台,並得南有五台山,北有康熙台美稱。而在清末時期,沙俄入境,戰火連煙,普濟寺也遭遇不幸,斷梁殘垣,孤石立柱,滿目瘡痍,實可悲哉!
為了滿足信眾的強烈需求,2005年經遼陽市宗教局批覆並重建普濟寺,聘請悟慈法師主持普濟寺的重建工作,普濟寺占地面積約3萬多平,從2007年開始,歷經六年,修建了大雄寶殿地藏殿護法殿以及齋堂念佛堂和僧眾住宿的綜合大樓,已初具規模,基本滿足了信眾的需求。在建寺過程中,普濟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照佛教的教義教規,和當地政府緊密配合開展各項宗教活動。
弘揚佛法方面,普濟寺依照祖德古訓“冬參夏學”和“信為一切功德”的理念,外在形象,內在素質,樹立正確的佛教信仰觀,定期舉行各種佛期講經活動,堅持每天早晚功課,制定每月法務活動,以道風和學風來贏取廣大信徒的認可和護持,寺院經常組織全寺僧眾學習佛教文化知識,培養道風正,學識高,能力強的全面僧才。
普濟寺的二期工程將在5至7年內修建觀音殿、天王殿、山門、鐘鼓樓、護法殿以及各配殿,總投入約900萬,二期工程的完工是普濟寺一次大的跳躍,三期工程將修建舍利塔,藏經樓,各種配殿,寺院的附屬設施以及寺院的全面綠化工程,總投入約1800萬元。
社會事業
便民服務
2013年初,建成並啟用了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服務中心辦公場所面積800平方米,共設定綜治、一卡通、農房、計生、社保、民政六個辦事視窗,共有10個部門進駐,每年為民眾辦結各類服務事項7000餘件,提供各類諮詢萬餘次。為進一步延伸便民服務觸角,各村都建成了便民服務站,實行村幹部輪流坐班,基本達到了“老弱病殘不出村、百姓辦事不出街”的工作目標,開通了服務民眾“直通車”,解決了服務民眾“最後一公里”問題。
“美麗鄉村”建設
自2014年以來,圍繞“綠化、美化、亮化、淨化、硬化”,街道多方籌集資金1000萬元,集中開展了“美麗鄉村”及“一事一議”村路建設,全街栽植綠化樹木10000餘株、栽花80000餘株;新安裝路燈813盞,安裝木結構長廊7處、涼亭3個,建設景觀牆20000多延長米,並在重點路段打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弟子規”、“現代農業”等為主題的文化牆;設立垃圾收集池、箱75個,安排保潔員54名,配備手推車等工具,村屯保潔工作達到了常態化。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邵二台村對占地20餘畝,被人們稱為“東坑”的臭水坑進行了集中整治,建設了甬路、廊道、納涼亭、觀景平台等設施,將其變身為景色如畫的“小東湖”,湖內荷花嬌艷綻放、湖邊垂柳依依,成為人們納涼避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尖台子村對村內主路進行了重點整治,安裝路燈50盞、設立景觀牆近千米,修邊溝1500米,另外在文化廣場安裝木結構長廊30米,尖台子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乾淨整潔的村路,濃郁的文化氛圍,優美舒適的環境,得到全街廣大民眾的一致讚譽,古城人民的幸福指數逐年提高。
文化
街道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依託,加強農村文化廣場建設,高標準新建青堆子村、尖台子村等15處文化廣場,廣場配套設施齊全,成為廣大民眾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如今,每當農閒時節或夜幕降臨,人們卸下一天的勞作,在文化廣場上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展示著現代農民的風采。
道路
“十二五”期間,全街完成130公里的“一事一議”村路硬化工程,基本實現了黑色路面全覆蓋,民眾出行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黨建工作
一、鞏固實踐活動成果。街道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構建了以黨建為“梁”,以“抓發展、轉作風、保穩定、惠民生”為“柱”的工作格局。制定了黨員幹部學習制度,確立了邵二台村等5個黨建綜合示範村,設立黨員先鋒模範崗2個,樹立3個優秀村幹部、機關幹部和領導幹部典型。建立了“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搭建代表、委員與民眾聯繫的橋樑。
二、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自2014年以來,多方籌集資金200餘萬元,加大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力度,新建村部5個1100平方米,改擴建5個1300平方米,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平均面積近200平方米,所有村部都有組織活動場所,各村活動場所實現一室多能、多用,已成為新農村的亮麗景觀。
三、規範各項規章制度。街道黨工委認真梳理村級組織各項職責、制度,印製制度手冊,重要職責統一上牆,統一製作先進人物展板,統一制定《村規民約》三字經,嚴格執行“四議一審兩公開”,不斷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使廣大幹部民眾有制度可循、有條文可依,各項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四、選派“第一書記”。街道選派黨員領導幹部到村擔任各村第一書記,選配2-3名機關幹部組成駐村(社區)工作組,指導各村制定三年發展規劃,與村幹部一道,開展村務管理,努力實現村(社區)班子戰鬥力有新增強,農村面貌有新變化,農村發展有新支撐,農民增收有新突破,和諧穩定有新改善的“五個新”目標。
五、開展“咱村之星”評選活動。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高村民道德修養,2015年,街道在所有村開展“咱村之星”評選活動,經過推薦、評議、審核、公示等環節,全街共評選出112位“咱村之星”,都是在勤勞致富、鄰里和睦、美麗庭院、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10個方面得到民眾首肯、社會公認的先進人物和家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逐步形成全街社會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