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村[山東商河縣懷仁鎮下轄村]

古城村[山東商河縣懷仁鎮下轄村]

古城村由古城和小李家2個自然村組成。 位於商河縣城西北方向15公里處,東與蘆溝莊為鄰,西與臨邑縣林寨村相連,南與儲家村接壤。隸屬商河縣懷仁鎮管轄。全村占地總面積320公頃,其中耕地160公頃,果林18公頃,葦塘20公頃,企業占地16公頃,舊沙河灘20公頃,村莊居民占地60公頃。 古城村地處魯北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盛產小麥、 玉米、棉花、蔬菜等。有香椿園4公頃,葡萄園6公頃,蘋果園4公頃,柿子園4公頃,植被面積244公頃,覆蓋率76%。境內交通便利,三條街道已硬化,柏油路由街中心穿過,東連懷胡路,西接濟德路。境內有集貿市場、商業綜合服務樓、商店、飯店、機動車輛維修部、建材廠、麵食加工廠、加油站等。市場活躍,經濟繁榮。2000年,全村共有407戶,總人口160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現有張、龐、周、劉、崔、晉、馬、李、程、黃10個姓氏,均為漢族。其中,張氏最多。

基本概況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8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24萬元,人均純收入2850元,一、二、三產 業比為56:15:29。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30萬元,全村純收入456萬元。

該村是全縣十強村之一。 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列全縣第5名。1986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農業先進集體”;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村”;1991年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2年被中共濟南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85年以來,多次被縣鎮黨委和政府授予“先進黨支部”“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先進民兵連”“模範團支部”等稱號。

大事記

1937年4月,村民龐敘倫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該村第一名黨員。 1938年3月,成立中共古城村第一屆支部委員會,張立德任黨支部書記。 1952年7月,龐明義組織10戶村民成立了村里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3年11月,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龐明義任社長。 1956年3月,德平縣撤銷,其所屬懷仁區包括古城村在內的37個村,劃歸商河縣。 8月,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龐明義任社長。 1958年11月,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為古城大隊,周大勤任大隊長。 1964年秋,村黨支部組織動員全村民眾,開始治理村東100餘公頃澇窪地。 1972年2月,村莊建設和村民宅基地開始統一規劃。 1982年秋,安裝100千伏變壓器1台、30千伏變壓器5台,全村戶戶通電。 1983年10月7日, 該村立集,舉行了集貿市場開市典禮,舉辦了物資交流大會。邀請了濟南市呂劇團、聊城地區京劇團、歷城區豫劇團等文藝團體為大會助興演出。大會歷時22天。 1984年10月,農村體制改革,成立第一屆村民委員會,龐明敬任村主任。 是年,第一座磚瓦廠建成投產。 1986年8月,在該村建立懷仁鎮第二中學,有教職員工30人,設8個教學班。 1987年春,修建揚水站1座。 1988年11月,投資8萬元,安裝供水設備和管道,村民喝上了自來水。 1991年春, 村黨支部組織動員全村勞力500餘人,開始治理境內的舊沙河,三年內,開挖水面、種植蘆葦230畝,兩岸造地220畝,植樹綠化70畝,將害河變利河,每年增收30餘萬元。 1995年7月9日, 柏油路東路正式通車。路長3475米,油麵1.8萬平方米,投資45萬元。 是年,程控電話開通,全村200餘戶先後安裝了電話。 1996年2月,投資12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設備,成為全縣第一個有線電視村。 10月,投資37.5萬元,建成全縣農村第一座教學樓,總面積702平方米,容納8個教學班。 1997年8月14日,柏油路南路正式開通。 1999年9月,辦公、商貿綜合樓落成,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投資90萬元。 是年,柏油路西路正式開通,總長830米,投資10萬元。 2000年2月,投資10萬元,打深水井一眼,井深400米。從此,村民飲用自來水,由污染較重的地表水改用較為純淨的地下水。 5月,村內前后街兩條柏油路正式開通,總長1200米,投資15萬元。 6月,村內兩條南北路實行了硬化,硬化面積2600平方米。

遺址

戰 國古城遺址北距懷仁鎮古城村1公里,是春秋時期齊國的麥丘邑、漢代的鬲城遺址。據《韓詩外傳》及《新序.雜事》載,齊桓公曾出獵於麥丘。遺址占地約9萬平方米,今城牆、院落及大型建築遺蹟清晰可辯。城中間略低,東西有高出地面2米的城牆,長百餘米,高2.7米,最寬處10多米。西面有南北大道,相傳為跑馬道。南面有高2.7米的點將台。遺址周圍多次發現陶盆、石磨、石夯、陶罐、陶瓦當及陶豆、陶鬲殘片。還曾挖出一堵較完好的牆壁,埋入地下0.5米處。牆壁用青磚白灰壘制。磚長0.5米,寬0.3米。臨近老農迄今仍以“城海子”“城東”“城南”“殺場”等舊名區分周圍地塊。1982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標明麥丘邑也在該遺址方位,可見東周、東漢至北宋,此地均為城邑。經專家考證,古城遺址為戰國遺址,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前, 村東窪地100多公頃,大雨大澇,小雨小澇,畝收糧食不足80公斤。村西地勢高,緊靠大沙河,周圍有鹼地10公頃。1952年,龐明義組織10戶村民成立了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 村里相繼成立了4個互助組。1953年,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經幾年的奮戰,打磚井50眼,修渠排澇壓沙蓋鹼,農業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1959年,糧食產量由原來的畝產80公斤, 提高到畝產160公斤。1960年至1962年,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洪澇成災,莊稼顆粒無收,村民生活十分艱難。1964年,以支部書記張書倫為首的村黨支部,組織動員全村民眾, 開始治理村東窪地,切割成方,挖渠築田,投工6萬個,動用土方12萬立方,將澇窪地改造成旱能灌、澇能排的糧田,糧食產量又有了新的提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黨支部書記崔永升帶領支部一班人,為使村民儘快致富,結合本村實際,動腦筋想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打機井50多眼,建揚水站1座,挖蓄水庫4個,將全村所有耕地改造為水澆田,變成了穩產高產田。1984年,糧食畝產突破雙千斤。

1996年以來,村里以農業增效、村民增收、財政增長為目標,以農業產業化為方向,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先後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40多個,主要種植芹菜、黃瓜、西紅柿、 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場提供蔬菜700餘噸,產值80餘萬元。僅蔬菜一項,農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600元。200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980萬元。

第二產業 該村工業始於人民公社時期,當時只有木工廠和土磚窖廠,從業人員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帶領村民解放思想、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村辦、戶辦工業。1983年以來,建起新磚瓦廠1座,年產紅磚400萬塊,年產值50萬元。先後建起了麵粉加工廠、粉條廠、酒廠、醬菜廠、板材廠等5家工業企業。至2000年底,全村工業從業人員110人,工業總產值280萬元,實現利稅50萬元。

第三產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加快集體經濟和村民致富的步伐,村里開始興辦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1983年10月7日,建立了集貿市場,五天一集,農曆逢2遇7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時,攤位達到410個,趕集人數5000餘人,集市交易額5萬餘元,促進了物資交流,搞活了商業流通,繁榮了市場經濟,村民得到了實惠。同時,充分利用集貿市場的有利條件,把沿街開發作為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點。1999年,投資90餘萬元, 在大街南側建起了1座商業樓,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設有百貨商店、衛生所、飯店、建材門市、農機維修部、良種和農藥專賣店、化肥銷售點等業務經營場所。 商業樓年經營額170萬元,年創收30萬元。商業樓的建成,既發展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又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改觀。運輸業也有發展,有3輛客車運營於該村、縣城、濟南之間。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00餘人,實現總產值180萬元,創利稅20萬元。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生活艱難,年人均糧食僅5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足20元。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80公斤, 人均純收入40元。 1978年, 人均糧食200公斤,人均純收入200餘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285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2000元。大多數村民已住上磚石結構的瓦房。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50餘輛,各種機車160餘輛,程控電話200多部,電視機400餘台,並全部實現閉路化。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沒有一條象樣的街道,房屋破爛不堪、雜亂無章,大多數房屋是土房, 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建國後,土房逐漸被磚石結構的瓦房所代替。1972年,村里對宅基、住房、街道實行統一規劃,並制定了優惠政策,鼓勵村民按照規劃拆舊建新。 1973年以來, 按照村規劃, 先後開通了村內5條大街,總長2100米。並逐步對村內所有街道和胡同進行了硬化,對大街進行了美化和綠化,安裝了路燈。1996年,建成全縣農村第一座教學樓,村內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有線電視、通電話。1999年,辦公、商貿綜合樓建成使用。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42平方米。目前,村內街道筆直整潔,瓦房整齊有序,樓房點綴其間,街道路燈閃爍,道路綠樹成蔭。1992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村”。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前,文化科技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只占25%。建國後,逐步改善了辦學條件。村國小四次遷址,先後投資10萬元,對學校進行了修建、改造和擴建。1984年,學校徹底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泥孩子的歷史,達到了校舍、課桌凳、操場、 院牆、大門、廁所六配套。1996年,投資37.5萬元,建起了能容納8個教學班的教學樓。同時,建起了18間高標準的教師宿舍。學校辦起了桌球室、圖書室、閱覽室等文體娛樂場所。 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先後有6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其中大學本科5人,大學專科20人,中專40人。1984年,投資20萬元辦起了農村文化大院,設有青年科技之家、老年活動室、圖書室、民兵之家、桌球室、籃球場。購置了電影放映機,主要播放科教片,宣傳和普及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種植、良種、施肥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同時,還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片。文化大院的建立,使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占領了農村文化陣地,有效地遏制了聚眾酗酒、賭博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組織建設

1939年,德平縣懷仁區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後,建立古城村農民協會。之後,村農救會、村民聯防隊、武裝隊等相繼成立。解放戰爭時期,村政權帶領民眾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組織村民生產自救,提高民眾生活水平。1956年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龐明義任社長。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設立古城村生產大隊,周大勤任大隊長,下設8個生產小隊。1967年1月,成立古城大隊革命委員會,張文禮任主任,周大勤、龐明友任副主任。1984年10月,農村體制改革,建立古城村民委員會,設委員3人,下設5個居民小組。2000年,村民委員會有3人組成,張華增任主任,張華西任副主任,橫立榮任村文書。此外,龐學梅任婦女主任,張華西兼任民兵連長,程擁政任團支部書記,龐明敬任調解主任。1986年以來,連續15次被鎮政府評為“模範村委會”。

集體福利

建國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級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村民的福利也逐步得到提高。1983年,投資3萬元,建起全鎮第一個幼稚園,村里兒童免費入園。1986年,安裝了有線電視轉播設施,村民免費收看有線電視節目。1988年,村民免費用上自來水,對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一次性獎勵500元,考入中專的學生獎勵200元。為鼓勵村民訂閱農村大眾報,征訂戶免交一半報刊費。1995年以來,村級必要支出費用,不再由村民分攤。村衛生室設有6張床位,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隨著村里經濟的快速發展,五保戶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組織建設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7年4月, 龐敘倫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第一名黨員。19 38年3月,中共古城村第一屆支部委員會成立,張立德任書記。抗日戰爭時期,全村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村黨組織的活動,只能秘密進行。解放戰爭時期,在黨支部的號召和鼓勵下, 全村有10名青年參軍參戰,其中有5名青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40餘名民工參加了濟南、淮海等戰役的支前隊伍。1950年全村共有黨員17名。1951年,韓戰爆發後, 有10名青年抗美援朝, 赴朝作戰, 其中1名光榮犧牲。1949年至1970年,龐敘勤、龐明義、張立春、張書倫先後任村黨支部書記。1971年,崔永升任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黨支部重視自身建設,加強黨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1983年以來,連續17次被鎮、縣兩級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92年,被濟南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是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村”。2000年,黨支部設5個黨小組,全村共有黨員49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