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介紹
印度河和恆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發達地區之一,是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的發祥地, 後來又有伊斯蘭教流行,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建築。
分類
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築
窣堵波是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築,最大的在桑吉,約建於公元前250年。半球體直徑32米,高12.8米,下為一個直徑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半球體用磚砌成,紅色砂岩飾面,頂上有一圈正方石欄桿,中間是一座亭子,名曰佛邸。窣堵波周圍樹有石欄桿,四面正中均設門,門高10米,門立柱間用插 榫法橫排三條石枋,斷面呈橄欖形。門上滿布深浮雕,輪廓上裝飾圓雕,題材多是佛祖本生故事。
石窟分兩種。舉行宗教儀式的石窟名支提窟,平面長方形,縱端為半圓形,半圓形的中間有一窣堵波。除入口處外,沿內牆面有一排柱子。另一種石窟稱精舍,以一個方廳為核心,三面鑿出幾間方形小室,供僧侶靜修之用,第四面為入口,設有門廊。精舍和支提窟常相鄰並存,如阿旃陀的石窟群。
在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悟道的地方──菩提迦耶建有一座廟和一座塔。塔即佛祖塔,始建於公元2世紀,14世紀重建。塔為金剛寶座式,在高高的方形台基中央有一個高大的方錐體,四角有四座式樣相同的小塔,襯托出主體的雄偉。塔身輪廓為弧形,由下至上逐漸收縮,表面滿布雕刻。印度的佛教建築隨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的石窟藝術有一定影響。
婆羅門教建築
10世紀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羅門教廟宇。形制參照農村的公共集會建築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採用樑柱和疊澀結構。其外形從台基到塔頂連成一個整體,布滿雕刻。建築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體量不大,有一間神堂和一間門廳,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於高台基上。門廳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為密檐式方錐形頂,最上端是一個扁球形寶頂。神堂上面是一個方錐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線柔和,塔頂也是扁球形寶頂。神堂里一間聖殿,四面正方位開門。整個廟宇象徵婆羅門教濕婆、毗濕奴、梵天三位一體神。最傑出的實例是科納拉克的太陽寺。
南部寺院規模龐大,通常以神堂為主體,還有僧舍、旅驛、浴室、馬廄等;周圍有長方形圍牆。神堂頂上,每邊圍牆中央的大門頂上都有高聳的方錐形塔,造型挺拔、簡潔,雖滿布雕刻,仍保持單純幾何形體的輪廓。典型的例子是馬杜拉大寺。
中部寺廟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內為僧舍或聖物庫。院子中央寬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間舉行宗教儀式的柱廳,它的兩側和前方,對稱地簇擁著3個或5個神堂。神堂平面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獨立,塔身輪廓為柔和的曲線,有幾道尖棱直通相輪寶頂。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幾座獨立的神堂和柱廳聯為一體。
耆那教建築
耆那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公元1000~1300年間,主要在北方興建寺廟,其形制與婆羅門教廟宇差別不大。主要特徵是有一個十字形平面的柱廳,柱子和柱頭上長長的斜撐支承著八角形或圓形的藻井。藻井精雕細琢,極其華麗。
伊斯蘭教建築
崇拜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統治印度時,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經學院和城堡。這些建築的形制雖受中亞、波斯的影響,但已具有獨立的特徵。穹頂有很大改進,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頂為中心作集中式構圖,四角有體形相似的小穹頂襯托。立面設有尖券的龕。牆體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裝飾。廣泛使用大面積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築輪廓飽滿,色彩明朗,裝飾華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泰吉·瑪哈爾陵(1630~1653)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品。
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沙賈汗為其妃蒙泰姬修建的陵墓,沙賈汗死後也葬在這裡。陵園用白色大理石築成,牆上鑲嵌五彩寶石,中央覆蓋著一個直徑約18米的圓形穹窿,四角有四座高41米的尖塔。左右各有一座清真寺翼殿,前有花園和水池。泰姬陵不僅堪稱莫臥兒建築和印度伊斯蘭建築的典範,更被公認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