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學道之功,相須而不可廢者也。夫體用合一,而大學之道備矣。欲致其道,而其功不容於或疏者,此古之君子所以能會其全也與?且夫道之在天下,原於一心之微,而散於庶物之賾,出之吾身之近,而達之天下之遠。然或求之不得其方,則其道漫而無統;操之不以其要,則其功泛而不切。是故大學之道,有條目焉,古之人有不能外焉者。何則?天下國家,君子所以行其道於人者也,而齊治均平之道,不容以概施焉?天下而先之國也,國而先之家也,家而先之身也。勢有遠近,隨地而植其推行之本;事有彼此,因分而澄其感化之源,機固有相因而不容己者也,身心意知,君子所以修其德於己者也,而格致誠正之功,不容以泛及焉。心而先之意也,意而先之知也,知而先之物也。智周萬物,而本然之體已充;念慮既清,而存主之天不失,理固有相通而不容間者也。是何也?蓋天下之理,不以內外而或殊,必理無不格,而後天下之是非不能眩;發無不實,而後吾心之體得其平。此致由於格,誠由於致,正由於誠,功固有不得不然者,非務其外而遺其內也。天下之勢,不以遠近而或異,必皇極之既建,而後推行之本以立;刑於之既成,而後感化之道以神。此自身而家,自家而國,自國而天下,機固有不容自御者,非泥於近而戾於遠也。夫其格物致知誠意而心無不正焉,則天之所以命於我者,有以不失其付畀之重;修身齊家治國而天下平焉,則凡類之同於我者,皆不遺於德教之中;夫是而德無不明矣,民無不新矣,此大學之全功也:古人為學之次第蓋如。
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開甫,號震川,又號項脊生,崑山(今江蘇崑山)人。於嘉靖四十四年(1565),60歲才考中進士,曾任長興知縣、南京太僕寺丞。與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被稱為“唐宋派”,其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文風平易自然,清新淡遠。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後人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有《震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