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的大腦秘密

從人類開始使用語言起,就存在著口吃現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口吃是人的4種基本情緒發生混亂的結果。在100多年前,有位普魯士外科 醫生 ,試圖用割去一部分舌頭的方法來治療口吃,結果只是給這些人造成了更大的痛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專家們相信,人的敵意或焦慮是通過受阻礙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因此,他們認為口吃是一種精神性疾病。但大多數口吃者,用精神療法治療之後依然無效。
  20世紀末,口吃的病因學探索深入到了人的大腦內部。現在的研究發現,口吃者的大腦激活模式與正常人有明顯不同。

  一位名叫布拉德斯坦的學者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8000萬發展性口吃者,中國有1300萬。1998年,國際口吃協會(ISA)等組織將每年的10月22日定為“國際口吃日”(isad),希望在這一天,致力於口吃研究和治療的專業人員能夠展現給口吃者更美好的生活前景。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研究所彭聃齡教授,正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對口吃者的腦神經機制進行跟蹤研究。研究小組的目的是探索口吃者腦激活模式能否通過矯正而恢復。

  口吃是一種言語異常。口吃者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卻由於話語不自主的重複、拖長或停滯而說不出來。口吃矯正師通常喜歡將口吃歸因於說話壓力和對不流利言語的負向情緒反應。這種歸因雖然有利於增強口吃者配合矯正的信心,但另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掩蓋了口吃的深層原因。

  布拉德斯坦在《口吃手冊》中說,約有5%的兒童都會經歷口吃現象,其中80%的兒童在成年後口吃現象會自動消失,而剩下20%的兒童(約占全部人口的1%),一直到成年也難以恢復到正常的言語,並最終成為“發展性口吃者”。

  這1%的人有什麼不同於正常人的特質嗎?口吃現象在人類的智慧型中樞———大腦中是怎樣表現的?發展性口吃者大腦中控制言語加工的區域與正常人是否有差異?這種差異是否能通過矯正而逐漸恢復?所有這些問題都屬於口吃病因學的研究內容,也是彭聃齡領導的研究小組正在從事的工作。

  早在20世紀初,很多心理學家、 醫學 家開始研究口吃的原因。由於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差異,所得結果並不一致,但迄今為止,至少有三點發現已經得到了大多數實驗的支持:

  首先,發展性口吃和獲得性口吃是兩種不同的口吃類型。發展性口吃者是指兒童時期出現口吃,一直到成年仍未康復的口吃者;而獲得性口吃者在兒童時期從未出現口吃現象,由於成年後腦部創傷或重大打擊突然出現口吃。

  第二,改變聽覺反饋方式,口吃現象可以得到改善。正常說話時,我們的語言會通過顱骨、耳朵等通道反饋到大腦中,以便隨時調整說話方式和內容。研究發現,當改變反饋到耳朵中聲音的頻率或延遲其反饋時間時,口吃者的口吃現象會大大減少;並且和聲朗讀或唱歌時,口吃現象也會自動消失。這種通過改變聽覺反饋模式而改善口吃的方法便稱為“流利誘導技術”。

  第三,早期心理學實驗中常用的言語反應時間並不能很好的區分口吃者和非口吃者,口吃研究需要更直接的檢測手段。

  20世紀末,腦成像等無創傷腦檢測技術被引入口吃研究當中,結果發現,在說話時口吃者的腦激活模式與正常人存在明顯差異。大腦是一個高度統合的控制中樞,每一腦區都與其他區域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不同的腦區又各自偏重於不同的功能。只有各個腦區協同工作,人類的思維、言語活動才能正常進行。

  我們都知道,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這兩個半球並不是截然對應的,左腦更多地參與言語過程。在左腦的前部有兩個區域:布洛卡區和前運動區,分別控制言語運動的編碼和執行。正常人在說話時,先激活負責運動編碼的布洛卡區,然後再激活負責運動執行的前運動區,這樣,流利、有序的語言便可以產生了。

  芬蘭學者塞爾梅林用腦磁圖研究發現,口吃者說話時這兩個腦區的激活順序恰好和正常人相反———已經開始說話了,而言語計畫並沒有全部完成。此外,對於習慣使用右手的人,說話時,左腦的激活強度和範圍都會顯著大於右腦,這叫做“半球側化”效應。而很多研究都發現,口吃者的這種半球側化效應沒有正常人明顯。

  那么,口吃者大腦的異常反應只在說話時出現,還是在所有活動中都存在呢?一位名叫布朗的學者發現,即使什麼都不做,口吃者大腦右半球的激活依然比正常人多。不僅如此,以索姆為首的研究者還發現,口吃者左側額葉背蓋區負責連線運動和計畫的纖維束的結構也有異常。這似乎顯示,口吃不是簡單的說話緊張,其中還有更深刻的內在原因。

  彭聃齡教授認為,關於口吃腦結構異常的研究結果至今還很不一致,矯正腦激活模式的實驗剛剛開始,他的研究小組將對口吃者進行長達半年的跟蹤研究才會有初步結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