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金亭[江蘇鹽城卻金亭]

卻金亭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為表彰兩淮運鹽使范釒總 而建立的。那時,阜寧尚未立縣,縣域之地分屬鹽城、山陽(即今之淮安市)二縣,阜寧城當時稱作廟灣鎮。

簡介

阜寧自古就是民風淳樸之地,對清官良吏素來敬重,存在於明清兩代、曾是當時阜寧人文景點之一的卻金亭,就是一個佐證。

起源

卻金亭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為表彰兩淮運鹽使范釒總 而建立的。那時,阜寧尚未立縣,縣域之地分屬鹽城、山陽(即今之淮安市)二縣,阜寧城當時稱作廟灣鎮。據《文獻通考》、《明實錄》、《阜寧縣誌》等歷史資料記載,早在宋朝年間,縣域內即已廣泛產鹽,那時產鹽亭、灶屬天賜場鹽場管轄(天賜場即今濱海縣的天場鄉,阜寧立縣後一直是阜寧縣的一部分,直到本世紀四十年代分縣而治時方析出屬濱海縣)。

歷史沿革

到了明代,由於海漲日遠,移民增加,鹽業生產迅速發展,廟灣獨立成為鹽場。朱元璋於洪武17年即公元1384年在“諸產鹽地次第設官,兩淮鹽場三十各課司”,“廟灣與焉”。這就是說,縣境產鹽已具規模,已在兩淮30個大鹽場之列,皇帝已直接向這裡派遣掌管鹽業生產的官吏。史書記載說,其時廟灣鹽場的場界為“東北際海,西挖淮,南抵鹽城,東南連於新興。”范釒總 就是此時出任兩淮運鹽使,駐節廟灣,掌一方鹽業生產、銷售三大權的。

據《縣誌》載,范釒總 “多惠政,常巡視各(鹽)場,詢亭民(從事鹽業生產的民眾)疾苦,亭民歌之曰:“范來早,我來飽;范來遲,我人飢。”後來范釒總 被朝廷調往四川任參政。離開廟灣時,商民、灶戶“潤送”,即流著眼淚送地。因見其兩袖清風,民眾遂湊錢相贈,“走數百里(方)呈獻,釒總 堅卻之”。眾人見 范釒總 堅決推卻不受,便將這筆金錢建一亭子,“以彰清節”。此亭子便被命名為“卻金亭”。

卻金亭建在鹽課司街南即鹽市口處,這裡便成為古代阜寧的一處名勝,以後的各種版本的《阜寧縣誌》及有關史書對卻金亭均有翔實記載。到了清朝初年,卻金亭由於年代久遠而坍毀。但此後仍不斷有人前來參觀遊覽。清初有一位叫做郭廣的文人訪卻金亭故址後,寫了一首詩,頗有點教育意義。詩曰:“鹽使清操昔共賢,荒庭遺蹟鎖寒煙。人生只解黃金好,誰識辭金更足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