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地址
濟陽縣劉台子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大多帶有“夆”字或與之有關的文字,其中6號墓出土了3件方鼎、3件圓鼎、5件銅簋,符合當時諸侯埋葬級別,因而又稱夆氏諸侯墓地。方鼎中的卷鼻象足方鼎,造型生動,鑄造精良,設計獨具匠心,國內十分罕見。著名古文字專家李學勤先生看後,說“確很罕見”。該鼎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精中之品。卷鼻象足方鼎介紹
該鼎口呈長方形,長14.9厘米、寬11.6厘米、通高20.4厘米。方唇、直口,橋形直耳、外側飾兩道等距凹槽。束頸、鼓腹、圜地,四足為象鼻狀。腹高大於足高。器身紋飾採用平雕、浮雕及圓雕三種技法,分為三組。頸部以雲雷紋襯地,四角和中央有八扉棱。其間飾鳳鳥紋,鳳鳥高冠勾喙、圓眼凸出,體態豐滿,長尾上勾下卷,兩足。腹部和足部紋飾相連,以腹部角部和足為中軸線,鑄為象首。象大耳、豎眼、闊嘴、短牙,長鼻上卷,鼻孔張開。額上有一對圓渦紋,鼻上飾捲雲紋和麟狀紋。壁口內壁有一銘文“夆”字(古代夆通逄)。《左傳》昭公二十年有:“昔爽鳩氏居之,季則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後大王因之”《國語·周語》韋昭說:“逄公,伯陵之後、太姜之侄,殷之諸侯,封於齊地。”從銅器銘紋“夆”字推側,逄國早在3000年前,就已西遷到濟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