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唐代杜甫詩作]

《即事》是唐代詩人杜甫居夔州(今重慶奉節)時創作的一首七言拗律。此詩前面部分鋪寫夔州一帶的暮春景色,最後結出不能往赴瀟湘的惆悵情懷。全詩情景交融,特別是中間二聯,寫景細緻,畫出一幅暮春山居圖,故多為後人所稱賞。

作品原文

即事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雲浮日光。

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

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

飛閣捲簾圖畫裡,虛無只少對瀟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皛(xiǎo)皛:潔白明亮貌。

⑵百和香:形容山野間花氣的濃郁。

⑶濕不妨:濕而不妨。

⑷虛無:空曠平遠。仇兆鰲《杜詩詳註》:“空曠貌。”

白話譯文

巫峽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長一些,上空的白雲隨風疾行,映著日光,很是明亮。

突然傳來雷聲,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間,高山群峰都籠罩在蒼茫雨中,大雨驟聚驟散,清新的空氣中馬上充滿了各種花香。

嬌弱的黃鶯遇到雷雨,驚恐翻回,棲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勞作,迎風飛翔。

打開我窗前的捲簾,眼前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峰,但還缺少瀟湘洞庭的廣闊浩茫。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早春,當時杜甫客居夔州(今重慶奉節)西閣。杜甫自大曆元年(766年)寓居夔州,到大曆三年(768年)出三峽,在夔州度過了不到兩年的安定生活。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舊時注釋家都稱讚此詩“寫景之妙”,清代的黃生說這首詩“可作暮春山居圖看”。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峽長”。自重慶奉節到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兩岸,層巒疊嶂,無處不峽,其中最險者稱“三峽”。晉代左思的《蜀都賦》中就寫道:“經三峽之崢嶸。”但歷代關於三峽的名稱的說法不一,如明月峽、黃牛峽也曾被列入三峽中,在杜詩中也有“三峽傳何處”的發問句。通常習慣上把瞿唐峽、巫峽和西陵峽稱為三峽。在三峽中,巫峽數長,所謂“巴東三峽巫峽長”。暮春,春將過去。在唐代以前,南北朝人寫詩,不時表達惜春的感情,如“無令春色晚”,“處處春心動,常惜光陰移”,“不愁花不飛,倒畏花飛盡”,等等。杜甫寫“暮春三月巫峽長”,把暮春和“巫峽長”聯繫起來,似乎峽中的暮春三月也較其他地方的暮春三月為長,這就一反惜春的老調,有了新意。

第二句,“皎皎行雲浮日光”。清代著名杜詩注家仇兆鰲解釋道:“雲浮日光而過,其色皎皎然,雷雨將作矣。”仇氏的意思是說詩人寫這第二句是為了引出寫雷雨的第三句。清代另一位注家楊倫也作同樣的理解。按照一般的詩法觀念,說七言律的第二句引出第三句,或者說第三句承應第二句,大致無錯。但對於大詩人的作品,卻也不能一概地用詩法模式去套,從而作出刻板的解釋。杜甫的這首《即事》詩是拗體七律,對拗體詩,前人常從它的平仄、黏連等形式不合常規律詩的格律這點上作解釋。杜甫的拗體詩不僅在平仄形式上表現為“拗”,就是在詩意的起承轉合上也會表現出“拗”。這首《即事》詩的第二句未必就是起到引出第三句的作用,而且,“皎皎”是形容皎明之貌,陶淵明詩句“皎皎川上平”,即為例證。杜甫寫皎白的行雲輕疾而過,並不是寫陰雲密布,所以仇氏“雷雨將作矣”的見解未必正確。

第二聯的上句“雷聲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筆,也反映了彼時彼地忽晴忽雨的實際風光。而且,正是這一句,寫出了壯麗場面。凡寫暮春風光,即使能夠避免哀愁,卻也不易寫得壯麗。雷雨千峰,卻正是一種壯麗的場面。

第二聯的下句“花氣渾如百和香”是由雨寫花。如按老套,就會有雨打花落,或者濕花垂枝之類。杜甫摒卻這些,卻採用前人寫雨後花更艷的意境,李世民《詠雨》詩就寫“花沾色更鮮”,虞世南也有“山花濕更燃”的詩句。這裡杜甫稍作變化,寫雨後花氣更濃。關於“百和香”,宋代著名杜詩研究者趙次公引古詩“博山爐中百和香,鬱金蘇合及都梁”,說明“百和香”是各種香物的混稱。沈約《和劉雍州繪博山香爐》也云:“百和清夜吐,蘭煙四面充。”或謂在實際吟唱時,杜甫此詩中“百和香”的“和”字當讀仄聲。可備一說,可惜未見訓詁文獻根據。

第三聯寫鶯燕:“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前人詠春詩中常要出現鶯燕,卻又最易流入老套。杜甫由雷雨而捕捉住黃鶯的一種特殊情狀,“黃鶯過水”即“過水黃鶯”,被雨水打濕了翅膀。仇兆鰲解釋道:“鶯畏雨,故翻回”。浦起龍《讀杜心解》說:“翻回去,雨中棲止不定也”。不少杜詩中寫黃鶯都很可愛,這首詩中卻寫它的狼狽形狀。嬌弱的黃鶯遇到雷雨,驚恐翻回,棲止不定,這才真符合它的“性格”。

燕子就不同,詩人寫它冒雨勞作,“燕子銜泥”即“銜泥燕子”,浦起龍說“濕,不指泥”,也很有見地,這裡寫燕子身濕。如果僅僅理解為燕子銜濕泥築巢,那就流於一般了。細雨濛濛,燕子銜泥是常見的,但隆隆雷雨中不一定有燕子飛翔。詩人這裡未必是實寫,而是賦予想像。既然他寫過水黃鶯的狼狽,必然要寫銜泥燕子的豪壯。詩人必然會憑藉石燕的傳說,《湘州記》:“零陵山有石燕,遇風雨即飛。”零陵燕作為一個壯勇的形象,南北朝時人就有描寫:“詎得零陵燕,隨風時共舞。”(張正見《賦新題梅林輕雨應教詩》)杜甫巧妙地把勤勞的銜泥燕和豪壯的迎風燕結合起來描寫,卻也正切合這春雷千峰雨的環境,也就使這首《即事》詩的壯麗意境再次升華起來。

尾聯上一句“飛閣捲簾圖畫裡”是總結即景風光,此時詩人客居夔州西閣,“飛閣捲簾”當是實寫。但結句宕開得很遠,一下子說到湖南,“虛無只少對瀟湘”。這看來似為突兀,其實也不奇怪。早在陰鏗《渡青草湖》詩中就寫道:“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源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青草湖即洞庭湖,這是描寫“瀟湘”之詩,卻聯繫到上游,出現“江連巫峽長”的句子。而杜甫此詩分明寫峽中光景,卻縱筆飛思,一直寫到下游。杜甫曾說他自己“頗學陰何苦用心”,陰是陰鏗,何是何遜。杜甫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或許也是受到了陰鏗《渡青草湖》詩的啟發。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峰,但還缺少一點什麼,缺少浩茫廣闊。瀟湘洞庭,正是浩闊所在。杜甫《長江》詩中就寫道:“色借瀟湘闊”。有的注家釋為:“瀟湘之闊,其色皆藉資於此,以瀟湘乃江水下流也。”為有長江之水,更呈洞庭之闊;長江雖然壯麗,洞庭卻為浩曠。詩人本極狀峽中暮春景色,忽然盪開作結,寫它的不足——“虛無只少對瀟湘”,這才真叫大家筆法。杜甫的《去蜀》詩中說:“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東下瀟湘,是他早有的打算。他寫《即事》詩時正滯留峽中,這“虛無只少對瀟湘”句正是他東下意念的自然流露。正如他在《暮春》詩中寫“臥病擁塞在峽中,瀟湘洞庭虛映空”一樣,所以這種宕開作結更顯得情景交融。

此詩詩體屬七言拗律,第二聯本應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格式,卻作了平起格式,這樣就構成首聯、頷聯和頸聯都作平起式。首句末三字作“平仄平”,由於此詩首句取平起式,也就呈現所謂“孤平”現象,也屬拗句。大凡細檢唐代著名詩人近體詩,這類拗體大致自成一格,尤其首句末三字作“孤平”,不時可見,或許自有其規律在,當也不害吟唱。

名家點評

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律詩之作,用字平側,世固有定體,眾共守之。然不若時用變體,如兵之出奇,變化無窮,以驚世駭目。如……老杜云:“暮春三月巫峽長……虛無只少對瀟湘。”韋應物云:“與君十五侍皇闈……一杯成喜亦成悲。”此二詩起頭用平聲,故第三句亦用平聲:凡此皆律詩之變體,學者不可不知。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三、四必先得之句。其體又自不同,亦是一法。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後四語似楚歌、越吟,當是遣愁漫興所為。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此亦西閣之作。淋漓生動,不煩繩削。燕子營巢,泥欲其濕,而鶯則愁濕,各適其性。簾前圖畫,補以瀟湘,妙於取景,見此公胸中造化。尾句一則為思下荊南而及之。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純淨,好節奏。

清代黃生《杜詩說》:起句稍拗。中二聯亦失粘。對法更不衫不履。然其寫景之妙,可作暮春山居圖看。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通寫鬱蒸得雨之景。“翻回去”,雨中棲止不定也。“不妨”對“回去”不作虛用,身雖“濕”而“不妨”其所事也。……結即前篇(《暮春》)“瀟湘洞庭虛映空”意,恨不即為峽外游也。

近代李慶甲《瀛奎律髓匯評》:紀昀:此(按指方回之評)總以後人裝頭綴尾之法揣量古人。紀昀:此篇人所熟頌,然實未佳。何義門:妙在一氣。許印芳:前三聯不粘。三、四實佳,(紀昀)此評太刻。起句是拗調,餘皆平調。

作者簡介

杜甫像 杜甫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