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什麼是中國經濟的短板?在新貿易戰中我們如何突圍?
面對被侵犯的遺產,我們能做什麼
這是一個改變世界的規則
這是一場未分勝負的搏弈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關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核心問題,追述智慧財產權的本質和發展歷史,剖析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的經典事例,總結在經驗和得失。於2009年5月5日—8日在晚間黃金時段《經濟與法》欄目連續4天播出系列節目——《危險的短板》。節目通過對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專家和企業領袖的獨家專訪,詮釋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智慧財產權意味著擁有生存的能力,擁有創造財富的基礎。
主要內容
第一集:中國經濟的短板節目關注了世界的玩具王國廣東東莞,全球40%以上的玩具在這裡製造。然而這個專門生產快樂的王國,卻在2008年那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中,風雨飄搖,有些甚至轟然倒塌。合俊玩具廠的倒下,震動了整箇中國玩具製造業,更震動了每一顆曾經為“中國製造”感到自豪的心。是什麼阻礙著中國經濟前進的步伐?是什麼決定了未來的競爭? 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不完善和滯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短板。
第二集:未分勝負的博弈
回顧智慧財產權在中國30年的發展,圍繞智慧財產權的商戰越演越烈,已經成為新貿易戰最主要的鬥爭武器。2009年4月15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審判旁聽席上記者雲集,中國專利索賠第一案將在這裡宣判。最終,正泰從施耐德那裡獲得1點5億的補償,雙方達成和解,這是中國企業從外資企業獲得的最高額的專利賠償。
第三集:無法面對的遺產
20多年前,一部電影風靡全國,人們開始走進這個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古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的少林功夫也漸漸聞名於世界。然而,當少林寺的武僧走出國門進行武術表演時,卻遇到了一個全新的問題。全球有十幾個國家的企業和團體註冊了各種“少林”商標一百多項。而作為正宗少林文化的傳承人,少林寺卻沒有自己的商標,每到一地演出都不得不爭求當地商標持有人的同意。5000年文明留下遺產為什麼成就了別人的商業價值,面對被侵犯的遺產我們又該做什麼?
第四集:亡羊補牢 沒有時間表
從1979年到2001年,中國用22年的時間打開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門,智慧財產權立法也從無到有,完成了西方國家用300年的時間才走完的路程。2008年6月,國家出台了智慧財產權國家戰略,第一次把智慧財產權提高到國家高度。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規律,更是被動挨打後的主動選擇。可是,未來的競爭才剛剛拉開帷幕,我們能不能儘快改善創新環境,讓創新的靈魂在全國大地上覺醒,這決定著我們在新一輪賽跑中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