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山漢墓兵馬俑陪葬坑

東西寬1.9米,坑內出土了4輛車,1~3輛為單轅駟馬車,第四輛為雙轅車, 拉車的馬均飾有彩繪,另有100個陶俑組成的步兵方陣、55匹馬、60餘件盾牌, 150餘個車、馬、俑的構件及建鼓、璧、珠等遺物。

危山漢墓兵馬俑陪葬坑位於聖井危山風景區內,2002年11月,聖井鎮政府在對危山風景區進行綠化挖掘樹坑時發現一陪葬坑,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館聯合對危山漢代陪葬坑進行發掘, 2003年7月發掘結束。共發掘陪葬坑3座,漢代小型墓葬1座,漢代窯址2處, 出土文物400餘件。其中1號坑為出行儀仗類,其規模及陣勢極為恢宏。兵馬俑坑南北長約9.7米, 東西寬1.9米,坑內出土了4輛車,1~3輛為單轅駟馬車,第四輛為雙轅車, 拉車的馬均飾有彩繪,另有100個陶俑組成的步兵方陣、55匹馬、60餘件盾牌, 150餘個車、馬、俑的構件及建鼓、璧、珠等遺物。從整體看,應是反映漢代顯貴出行的兵、車、馬佇列的形式。坑中出土的陶俑、陶馬和車輛都是模製而成,多數飾有彩繪,個別構件為外掛程式,顯示出當時制陶工藝的高超,為研究漢代王陵制度和車輛製造技術以及中國美術考古史,提供了真實的資料,2003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