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豬卡耳療法,是在豬耳朵“卡耳穴”(耳中點至耳尖連線二分之一處)皮下埋植藥物治療預防各種豬瘟熱性疾病的方法,是我國民間治豬病的一種傳統方法,在清朝張宗法《三農紀》琢篇中,就有記戴,“以紅砒,胡椒為末,飯丸如梧子大,刺耳入丸,腫腐效”。此法雖屬一種古老的方法,就當今農村來說,仍是一種最新、最有效的簡便、經濟的方法。
治病機理
1. 針灸作用:調節體溫、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肉豬生長。
2. 藥物埋植後通過皮下緩慢吸收可達到長效殺菌,抗病毒作用。
3. 由於藥物強烈刺激使其卡耳穴腫脹、潰爛可以達到排毒作用。
卡耳優勢
1. 可以治療和預防一切熱性豬病。
2. 由於給藥方式特殊,所以能與所有注射、內服藥物聯合使用。
3. 經濟實惠、方法簡單、一次治癒。
功能主治
祛邪扶正 , 以毒攻毒。主治瘟毒內滯,發燒實熱。適用於治療豬瘟、鏈球菌、偽狂犬、丹毒、肺疫、附紅細胞體、感冒、氣喘病、圓環病毒、弓形體、藍耳病等各種實熱慢性豬病。可與各種中西藥物聯合使用,療效顯著,特別對其他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或多次用藥而久治不愈時,可試用卡耳療法,大多可以逐漸康復。慢性豬病卡耳越早越好,健康豬卡耳對各種熱性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黃症之“黃”,原寫作“癀”,現簡寫作“黃”。黃症有外黃、內黃之分,某些表現為全身性病理狀態的熱性病可稱之為內黃。對於這類病症,在用抗菌類藥物無效,或需多次重複用藥時,主用或配用吊黃療法,往往有一定療效。在一些地區,不少基層獸醫人員常把吊黃(卡耳或卡尾)療法作為治療疑難豬病在沒有其他有效辦法時採取的最後一招。
主要成分
卡耳(尾)療法中常用的藥物是蟾酥和砒石。
其中,卡耳霜(通關散),科學的成分是豬牙皂、細辛、蟾酥、牛黃。
用法用量
1、卡耳方法
把豬向右側放倒保定,左手抓緊豬耳,找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卡耳穴位在耳背側偏下部(耳中點至耳尖連線二分之一),避開血管。左手食指墊在豬耳內側,拇指壓在耳背側穴位旁處。右手持寬針,在穴位處的皮下與耳廓軟骨之間刺一皮下囊,埋入卡耳霜,手壓一下刀口使藥不能脫出即可。
2.埋藥量
豬每 25 千克 體重用卡耳霜(通關散) 0.1 克 ( 1 粒綠豆大小或專用藥匙一匙)即可,重病,久病,復發者,增加埋藥量 50% 。卡藥處紅腫潰爛者,療效佳。卡耳時, 1 次只卡一隻耳,如需要第二次卡耳,則需 7 日後再卡另一隻耳,每豬最多卡二次。
總結
由於給豬直接從口腔灌服藥液比較困難,而多數高熱病患豬又食慾廢絕,所以解決豬的給藥方法是個難題。一般可酌情分別採用如下給藥方法:對還有飲食慾的豬或對可疑豬進行預防性給藥,可採用將藥物混飼或混飲方式。對已廢食的患豬可採用經口插入胃管投服或直接灌腸。對於注射液中藥製劑(如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等),則直接按說明注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