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萬里,男,1966年生,黑龍江人,中國著名正骨專家,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專家講師。
中醫家學淵源,自幼便跟隨伯父學習推拿正骨,因為家鄉周邊有很多大型采沙場的勞力工人,經常出現外力跌打扭摔導致的脊柱損傷,耳濡目染脊柱類病痛對患者的折磨讓少時的張萬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中醫正骨這門老祖宗的手藝學好,徹底治癒脊柱類疾病;自1987年從醫以來,又系統學習了中國正骨泰斗羅有明、馮天有、李志明、苟亞博等的技術體系,融合百家之長厚積薄發,終自成一脈,首創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獲三項國家專利認證;多次應邀到各地講學,在中國針灸推拿協會舉辦多期“萬里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培訓班”,為國家培養了千餘名脊柱醫學領域內專業人才,為中國的中醫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傑出的貢獻。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解析
萬裡脊柱療法特點
對病根的認識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是將脊柱骨盆視為一個整體系統,每一個椎體之間和骨盆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制約關係,個別椎體的錯位不是獨立的,而是脊柱骨盆整體系統出現了問題,椎體的錯位是表,骨盆的錯位才是根,就像是地基和表層建築的關係;只有把脊柱骨盆這個系統整體調正,椎體的錯位才會根治;
治療方案
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採用的是三聯療法,根據患者的病症特徵不同從而確定不同的先後康復步驟。
第一步:整脊調理;確定患者的肌腱經絡是否達到放鬆的調理狀態,如過緊或過松都要先行理筋推拿以達到適合標準;然後再用獨有的手法及專利的矯正工具,調理骶髂關節及脊椎的錯位,調整人體脊柱連帶的肌肉筋腱,這是至關重要的點:整脊必整肌,沒有肌肉筋腱的包裹束縛,正位後的脊柱很容易回到再次錯位的原狀,因此應從立體的角度恢復脊椎內外環境的平衡狀態。
第二步:固定肌腱筋骨;這一步以中醫的物理外治療法為主,如艾灸(專利艾灸艙)、理筋等,將影響肌腱筋骨排列的風、寒、濕祛除,讓人體的內外環境平衡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
第三步:補氣血;配合中醫藥物的外敷,增強人體的自愈機制,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恢復肌體的自然健康狀態,直接或間接治癒人體的各種脊柱導致的慢性疾病
萬裡脊柱療法分解
1.頸椎關節移位的矯正方法:
①頸1、頸2、頸3的矯正方法:以患者頸1左偏為例,病人仰臥,醫師站在病人頭的上方,雙手托著病人的臉腮,向上做牽拉動做,醫師下腰坐臀,左腿往左側邁出一小步,使病人的頭往右偏(健側)45°,後仰45°,達到極限,醫師右手不動,左手移動手指對著下巴,試試看有沒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若沒有硬端,則用輕快之力突破極限,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用同樣的方法,反方向可做頸1右偏的矯正;
②頸4、頸5的矯正方法:病人坐在桌子前,雙手疊起放到桌子上,病人前屈額頭放在雙手上,把復位釺放在患側的棘突旁耳1cm處,復位釺的角度示錯位的程度而定,一般是70°到85°,然後用矯正錘輕輕扣擊復位釺2-3次即可復位;
③頸6、頸7、胸1、胸2的矯正方法:以頸7往左錯位為例,病人取俯臥位俯臥在診床上,下巴放在診床邊上,以下巴為支點,以頭和頸椎為桿槓,醫師站在病人的頭上方,醫師左手拇指點按在病人的第一胸右側椎棘突旁,醫師左腳往左側邁出一小步,醫師右手推動病人的頭部,往病人的右側鏇轉,到極限時,右手用力方向往右下45°,瞬間輕快的用力,聞聲即完成矯正,用同樣的方法,向反的方向可矯正頸7向右錯位;
④頸椎的坐位定點鏇轉矯正方法:適合從頸2到頸7,6個椎體錯位,患者取坐位,坐直少微往前低頭:①首先擺位、定點錯位;②然後患者頭緊貼醫師胸部,醫師手肘關節托住患者下巴,一手拇指點按患者偏歪棘突,往上牽引,同時鏇轉,鏇轉5-10度,最多不超過15度,拇指用力,聞聲矯正完畢;③然後穩定回位、複診;
2.胸椎的矯正方法:
①胸椎立式矯正方法:(1)患者取站立位,醫師立於其背後;(2)用毛巾卷一圓筒,置於胸椎的椎體上;(3)患者雙手手指交叉,置於頸後,醫師雙手自患者腋下,穿過抓緊患者的手腕;(4)在患者做閉上深呼吸動作,當吐氣完畢時:醫師用胸部向前頂毛巾筒,同時雙手向上向後推患者雙腕;患者雙腳腳離開地面,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②胸椎立式矯正方法:(1)患者取站立位,醫師立於其背後;(2)患者雙手指交叉,置於頭後,醫師雙手自患者腋下,穿過抓緊患者的手腕;(3)醫師抓緊手腕,讓患者放鬆,進行上身鏇轉(逆時針和順時針都行),然後醫師雙手上提,使患者雙腳離地,即完成矯正動作;
③胸椎直壓式矯正方法:俗稱鐵板燒:(1)病人仰臥,雙臂重疊置於胸前,瘦人可胸前抱一枕頭;(2)醫師的右手握成讚美手,放在錯位的椎骨位置上;(3)醫師的左手和腕控制著病人的雙肘頭端,稍微向病人腳部方向施壓;(4)醫師的前胸壓牢在醫師的左手和腕上,亦即牢壓在患者雙肘的頂端;(5)當病人吐完氣時,突然下壓,即可聽(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④胸椎雙掌重疊,斜壓式矯正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醫師站在患者頭前、雙掌重疊,放在患者脊椎中間,讓患者吸半口氣,不要呼出,醫師向斜下60度用力,從上到下,快速發力,連續肆手完成矯正;
⑤胸椎蝴蝶掌矯正方法:患者俯臥位,醫師站在患者一側,雙手承蝴蝶狀,左右交叉放在脊椎兩旁,讓患者深呼吸,當病人吐氣將完畢時,雙臂垂直,用上身體重突然鏇轉下壓,連續四手矯正完畢;
⑥胸椎錘正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錯位椎體下放一毛巾圈,醫師站在患者一側,復位釺放在錯位椎體的同側,離錯位椎體棘突1.5cm處,角度為70°-85°,復位釺壓實,然後用矯正錘錘擊復位釺2-3次,聞聲後即完成復位;
3.腰椎的矯正方法
①腰椎定點斜板手法:適合腰1至腰5,適合所有腰椎錯位,以腰4左偏為例,患者取側臥位,緊靠床邊患側左側在上,左腿屈髖屈膝90°,醫師站在患者右側,右腿固定患者的左腿膝部,用左手拉患者右手,醫師的右手點按在第3腰椎棘突上,當患者的上身鏇轉的力傳達到腰3時為準,這時進行矯正,醫師左手推動患者左肩,到極限時即固定其位置不動,右手掌根按壓在患者左側髂後上棘處,於左手做反方向鏇轉到極限時,右手向前,瞬間發力,聞聲即完成矯正;
②腰椎的錘正復位方法:患者取俯臥位,錯位椎體下放一毛巾圈,醫師站在患者一側,復位釺放在錯位椎體的同側,離錯位椎體棘突1.5cm處,角度為70°-85°,復位釺壓實,然後用矯正錘錘擊復位釺2-3次,聞聲後即完成復位;
4.骶髂關節的矯正方法:
①左側髂骨向前向上移位的矯正手法:(1)病人仰臥,雙手交叉置於頸後;(2)醫師立於健側,一手壓在患側的髂骨上前緣,並固定住;(3)醫師的另一手緊緊壓住病人上面的肘的前端,然後該手向著醫生的方向,向內鏇轉病人的上身,直到腰薦關節為止,並形成鎖住;(4)此時按壓患側髂骨前上緣的手,猛力向後向下一推,會聽到(卡)一聲,即完成矯正;
②右側髂骨向後向下移位的矯正手法:(1)病人的患腿在上,側臥,右腿屈髖屈膝90度,然後將右腿的腳置於健腿的膝膕處,並將患腿置於床緣外;(2)醫師的左大腿頂住患腿的大腿前外側;(3)醫師的右手置於病人的右肩前方,並向後推,使病人的上身向後、向外鏇轉,直到腰薦關節處鎖住;(4)醫師的左手豆狀骨頂住病人的右髂骨的後下部位,而其前臂與身體的縱軸形成30°到35°的角度方向,朝著頭部及前方,突然用力(順時針方向鏇轉),即會產生(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5.骶椎移位矯正手法
①骶椎左側向後鏇轉矯正手法:(1)病人面向醫師側臥、左(患)側在上,左腿彎曲,把左腳放在右腿的膝膕部;(2)醫師站在床旁,面向病人,右手為矯正手,左手固定手,穩定病人的左肩;(3)醫師右手的豆狀骨放在患者骶椎的上側骶髂關節的中間位置,但必須在骶椎上,儘量靠近在左髂骨而不碰到左髂骨,手指重直,向下放置;(4)左手按在病人左肩上,逐漸向上和向左施力產生一種相當的牽引力;(5)右手的前肘、臂與床幾乎平行,透過豆狀骨向前,向側,突然發力,使患者骶椎左側,向前產生移位,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把向後突出的部分歸位;
②骶椎左側向後向下鏇轉的矯正手法:(1)病人面向醫師側臥,左(患)側在上,左腿彎曲,把左腳放在右腿的膝膕部;(2)醫師站在床旁面向病人,右手為矯正手,左手穩定病人的左肩;(3)醫師右手的豆狀骨放患者骶椎上(患)側骶髂關節的中間位置,但必須在骶椎上,儘量靠近左髂骨而不碰到左髂骨,手指垂直向下放置;(4)醫師左手按在病人的左肩上,逐漸向上和向後施力產生一種相當的牽引力;(5)醫師右手的前肘、臂與床幾乎平行,透過豆狀骨及掌先作順時針方向的扭轉到極限,使下移錯位向上歸位,然後再向前突然發力,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③骶椎上端後突:(1)說明:如果在骶椎的上端向後移位,也就是腰骶關節發生移位,矯正時不能只向前矯正向後移位的骶椎,應視整個骨盆為一個整體向前矯正,骶椎的上端向後移位是一個純粹的向後,不必考慮鏇轉或歪斜,所以不必分患側或健側,推骶椎上端的力要快、要有力(2)病人側臥位,右側在下,彎曲病人的左腿,把左腳放在右腿的膝膕部;(3)醫師的右手為矯正手,左手為固定手,接觸點儘量靠近腰骶關節的椎間盤,也就是L5的椎間盤;(4)右手的手掌根頂在骶椎的上端,順著L5椎間盤的方向,向前推到極限,在極限上向前推壓幾下,活動活動腰骶關節,然後在極限上用又快又有力的推力,順著L5椎間板的方向,突然發力,即可聞聲,完成矯正;
6.恥骨的矯正手法:
①恥骨上升矯正:(1)病人仰臥位、左側靠近矯正床邊緣,將左腿垂於床外,醫師以其左手(豆狀骨處)按在病人的右髂骨上,右手按壓在左膝上,雙手施力下壓矯正(力要和緩適當);(2)做上述的矯正後,就原姿勢讓患者的左大腿向上抬,於醫師對抗5-6次;(3)繼續做7-8天可愈;
②恥骨下降的矯正:(1)病人仰臥,右(患)側屈腿,醫師以左腋壓在患腿膝部,以左手的手掌置在患者恥骨位置下方,向上抬矯正;(2)做上述矯正後,醫師在右恥骨位置下方的左手仍然置於後處,其右手抓床緣,腋部壓在患者小腿上,讓患者將大腿上抬,於醫師對抗5、6次,1—2天可愈;
7.尾椎的矯正手法:尾椎的體內矯正手法:(1)病人伏臥在床邊,雙腿分開立於地上,在腹部下方置枕頭;(2)醫師立於病人的臀側,戴上橡皮手套,在食指(或中指)上要敷上無刺激性的凡士林,以防止擦傷直腸和肛門;(3)食指儘量插入肛門內部,矯正時手指不可以彎曲,要伸直,以免造成傷害,在尾椎和尾骶關節做微微地撥動動作,並向上(稍微彎曲食指)觸摸尾椎和骶尾關節的前方,必要時用體外的大拇指和體內的食指夾住尾椎,做彎曲和伸直的動作,專家們都認為先作彎曲和牽引的動作是最好的手法;(4)倘發現尾椎有側歪的情形,就把食指放在相對的另一側做反方向的矯正,不過此動作應先作完彎曲,後仰的幾個動作以後才能做,較為完全,X光片作事先研判,一定要明了,然後再矯正,當食指和拇指捏緊尾椎,在完全牽引的情況下,按在骶椎上的左手向前方及頭方用頓力推2-3次;
8.長短腿的矯正:以股骨為槓桿,使臀部由外內鏇轉,醫師在膝部之手為矯正手,在踝之手為固定手,以矯正手將膝部上抬,然後內推,使大轉子“內收”,再以固定手同時配合,內轉髂部,又將足向外方下拉(足擦床面),將腿由彎曲拉直;
9.脊椎側彎:首先要矯正患者的骶髂關節錯位和骶椎的側歪,然後用錘正方法矯正患者的脊椎側彎,在矯正脊柱側彎時,先矯正側彎最嚴重的椎體,再矯正嚴重椎體兩側的椎體,這樣逐漸矯正,不要矯正過多,患者身體不能試應,可2-3天矯正一次;
10.萬裡脊柱療法(中醫脊柱整體復位法)、矯正錘和復位釺的設計理念和使用方法:
a.頸椎的矯正方法:頸椎脊髓的膨大區為C4、C5、C6、C7之間,這一段頸椎是活動最頻繁,受傷最多,危險性最大的一段,在這個區域由於頸椎椎體,椎孔也小,脊髓卻較粗,這樣脊髓與椎體間留下的空隙就比較小,如果椎體發生錯位,很容易碰到脊髓,手法進行整復時,如果椎體碰到脊髓,那就很危險的,如果用矯正錘和復位釺矯正就安全很多,復位釺是放在錯位椎體同側棘突旁開1.5cm處,角度為75度,用矯正錘輕輕敲擊復位釺,使力由復位釺傳導給肌肉,由肌肉傳導給椎體,使其復位,此法安全可靠,效果很好;
b.胸椎和腰椎的矯正方法:當胸椎和腰椎的椎體發生鏇轉和側彎時,用手法矯正難度很大,效果不好,這時採用矯正錘和復位釺就能夠得心應手,椎體鏇轉時,復位釺放在鏇轉椎體的健側,棘突旁開1.5cm處,角度為90度,垂直向下用力,輕輕敲擊復位釺,椎體即可復位,脊柱側彎時用手法很難矯正,可用矯正錘和復位釺就很容易矯正,並且可矯正到60度的側彎;
c.骶骨鏇移和骶髂關節錯位的矯正方法:骶骨鏇移時,用手法矯正有一定難度,而用矯正錘和復位釺就方便很多,不管怎樣鏇移,復位釺放在高點用垂直於高點的角度來敲擊復位釺,骶骨即可復位;椎體錯位時,復位釺放在錯位椎體的患側,復位釺角度為75度-85度,於復位釺和患處成為一體,這時用復位錘輕輕敲擊復位釺,椎體即可復位。
萬裡脊柱療法治療範圍
治療範圍:對脊柱類的難重複病症――脊柱側彎有特效,其他脊源性疾病:頸椎病、腰椎病、風濕類風濕、股骨頭壞死、冠心病、胃病、婦科病月子病、男科病、小兒腦癱、小兒自閉症等近百種內外科。
獲得榮譽
整脊專家
專研脊柱相關疾病26年,以中醫整脊學為理論,發明一套從根治療小兒腦癱的新技術
發明萬裡脊柱療法等3項國家專利成果
北京灸麗得脊柱醫學研究院院長
2016歐洲國際醫學博覽會銀獎
國際重大發明特殊貢獻獎
2017第二十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銀獎
2018泰國國際發明展銀獎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專家講師
媒體報導
1.合肥電視台《我愛健康》欄目第一期
萬里教授講述神奇的萬裡脊柱療法及脊柱的相關疾病
2.合肥電視台《我愛健康》欄目第二期
青少年脊柱側彎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3.合肥電視台《我愛健康》欄目第三期
腰間盤突出的早期症狀
4.整脊新理念:病在腰椎,根在骨盆
5.社區義診:張院長現場展示獨特的脊柱矯正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