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德國建築師和畫家,有相關藝術領域中的古典浪漫主義創作,成為當時德國的美學鑑賞權威。1798~1800年隨建築師吉利(Friedrich Gilly)學習,1800~1802年在柏林建築學院求學。隨後去義大利多年,1805年經巴黎返回柏林,成為一名畫家。1809年為皇后路易絲設計家具,他用淺色梨木創造了一種樸實淡雅的家具形式,與周圍的古典氣氛相得益彰。1815年任普魯士國家建築師,他以各種歷史上的建築風格為依據,為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及其他王族設計了大量作品,如希臘復興式的柏林皇家劇院(1818)和柏林古代博物館(1822~1830)、哥德復興式的皇后陵墓(1810)和柏林韋爾德(Werdersche)教堂(1821~1830)。
1830年申克爾被任命為普魯士公共建築總監。曾為王儲威廉和奧古斯特親王裝飾寢宮。作為城市規畫師,他設計了柏林的林蔭道和廣場。他還以舞台設計和鐵件設計為人稱道。他為歌德的戲劇所作的布景使整個舞台沐浴在如畫般的幻境之中。
生平
![申克爾肖像](/img/0/436/wZwpmL1ATM4UzN5YzM1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2M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申克爾1781年生於布蘭登堡新魯平,是家中次子。父親約翰供職於教會和地區學校,是一名頗有聲望的神學家。申克爾6歲喪父,1794年舉家遷往柏林,在灰色修道院文理學校(德文: Berlinisches Gymnasium zum Grauen Kloster)完成教育。隨後求學於建築師 大衛·基利( David Gilly)及其子 弗里德里希( Friedrich Gilly),並同後者成為密友。波茨坦的水果女神廟是他首座建成的設計。
1803年的首次義大利之行無庸置疑的影響了他的藝術風格,草圖、日記、信件紀錄了無時不在的視覺衝擊。申克爾在沿途的重要城市寫生:德雷斯頓、布拉格、維也納、威尼斯、帕多瓦、費拉拉市、博洛尼亞、佛羅倫斯、錫耶納直到羅馬。在羅馬他結識了威廉·馮·洪堡。1804年繼續旅行到那不勒斯和維蘇威火山,而在西西里的3個月則是旅行的高潮,當地的風景和建築給他無窮的靈感。申克爾回程取道比薩、里窩那、熱那亞、米蘭、里昂,最終到達巴黎。1805年經斯特拉斯堡、法蘭克福、魏瑪返回柏林。
耶拿戰役的失敗使普魯士無力負擔大型建設項目,完成義大利遊學後,申克爾一度以繪畫和裝飾設計謀生。1807年他在法軍占領下的柏林展出了一批全景畫,有想像中的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1808年的巴勒莫獲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得到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委託創作一批新的全景畫。而當他在柏林藝展上看到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的油畫《 雲海上的旅客》後(德文: 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深感折服並從此轉向建築設計。
拿破崙戰敗後,他管理普魯士最高建築委員會,負責柏林總體設計。
1808至1817年間以哥特復興風格重建玫瑰宮。
成就及影響
申克爾是最常被提起的近代建築師。在古典主義、哥特復興主義、折衷主義等浪潮中,其作品以形式構成駕馭古代建築語言,因純粹而獨樹一幟。他受老師弗里德里希·基利所影響,後者從法國大革命時期建築師轉為古典主義。申克爾在其創作盛期多取法古希臘樣式,得以與受古羅馬影響的法蘭西帝國風格拉開距離,因此被視為希臘復興的旗手。代表作多在柏林及其四周:新崗哨,劇院,柏林老博物館等。創作晚期脫離古典傳統開始哥特復興設計。在代表作柏林建築學院中消除了歷史上各種形式語言的衝突,而強調線條與構成,是現代建築形式語言的先驅。
紙上建築影響同樣巨大。大量的理念設計和未建成設計持續影響著普魯士,被大量文人和建築師當作規範和參考。此外,大量的建築幻想圖在城市發展和文物修復等方面樹立了美學上的新標桿。
為了將柏林變成王國首都乃至帝國首都,申克爾開創了大柏林規劃的先河。總體設計影響尤甚於單體建築設計。後世的數次規劃均以此為藍本。
1810年為普魯士時期最高建築委員會,是當時最高的建築專業檢驗與指導官方機關。他這個時候的努力,至1830年擢升為首席建築指導,當時最高的建設類官方職位。任內除了努力為舊建築保存作推廣,並將歷史建築列冊,描述當時的存留狀況,到現在從事德國文物保護專業人士仍將他當時的列冊做為參考。這些是先舊建築與紀念物列冊與指導的官方機構設定,比法國早先幾年,成為歐洲紀念物保存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1816年他為歌劇魔笛中的角色夜後降臨而設計的群星天穹影響巨大,至今仍常被引用。
為普魯士王國設計鐵十字勳章,簡潔粗獷的設計風格一直影響到日後德意志製造聯盟的誕生。該設計德國沿用。
建築代表作
時間 | 地點 | 名稱 | 圖片 |
1800年 | 波茨坦 | 水果女神廟( Pomonatempel) | ![]() |
1806年 | 科堡 | 玫瑰宮( Schloss Rosenau) | |
1810年 | 科堡 | 名譽宮( Schloss Ehrenburg) | |
1815年 | 維特施托克(Wittstock)近郊 | 格利尼克宮教堂( Kirche in Glienicke) | |
1818年 | 柏林 | 新崗哨( Neue Wache) | ![]() |
1818年 | 柏林 | 御林廣場劇院( Schauspielhaus am Gendarmenmarkt,今為音樂廳) | ![]() |
1823年 | 柏林夏洛騰堡區 | 路易教堂( Luisenkirche) | |
1824年 | 柏林 | 柏林新博物館(現名柏林老博物館, Altes Museum) | ![]() |
1825年 | 柏林 | 弗里德里希韋爾德教堂( Friedrichswerdersche Kirche) | ![]() |
1827年 | 亞琛 | 埃里森溫泉( Elisenbrunnen) | ![]() |
1830年 | 波茨坦 | 聖尼古拉教堂( St. Nikolaikirche) | ![]() |
1831年 | 德勒斯登 | 老城主崗哨( Altstaedtische Hauptwache) | ![]() |
1832年 | 柏林 | 柏林建築學院( Berliner Bauakademie) | |
1832年 | 波蘭科沃布熱格 | 市政廳 | ![]() |
1833年 | 波茨坦 | 羅馬浴場( Roemische Baeder) | ![]() |
1834年 | 波茨坦 | 巴別斯貝格堡( Schloss Babelsberg) | |
1834年 | 設計柏林郊區系列教堂,僅建成伊莉莎白教堂 | ||
1834年 | 漢堡 | 耶尼施之屋( Jenisch Haus),與佛爾斯曼( Forsmann)合作 | ![]() |
1837年 | 波蘭格但斯克 | 但澤文理學校( Akademisches Gymnasium Danzig) | ![]() |
1838年 | 俄羅斯加里寧格勒 | 老城教堂( Altstaedtische Kirche) | ![]() |
建築小品
1810年,路易王后紀念碑( Luisen-Denkmal),格蘭希( Gransee)
1816年,反法同盟戰爭紀念碑( Denkmal an die Gefallenen der Befreiungskriege),柏林
1817年,庫爾姆協定紀念碑( Denkmal der Schlacht bei Kulm),捷克波希米亞
1821年,反法同盟戰爭國家勝利紀念碑( Nationaldenkmal für die Siege in den Befreiungskriegen),柏林
1832年,約瑟十字( Josephskreuz),哈茨山
1837年,古斯塔夫·阿道夫紀念碑華蓋( Baldachin für den Gedenkstein des Gustav-Adolf-Denkmals),呂岑
繪畫及手稿
![申克爾油畫](/img/f/c0c/wZwpmL4MTOxgjMxQDOz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g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申克爾的繪畫作品在柏林有多處陳列。
老國家畫廊(德文: Alte Nationalgalerie)辟有專室(3.05廳)收藏油畫和手稿。
柏林國立博物館(德文: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收藏有大量設計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