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士達將軍

卡士達將軍

《卡士達將軍》是一部美國西部電影,導演是羅伯特·西奧德梅克。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卡士達將軍》海報《卡士達將軍》海報

中文片名:卡士達將軍
外文片名:Custer of the West
其它片名:英勇的卡斯特、Custer.....USA (working title)、卡斯特將軍
導演:羅伯特·西奧德梅克 Robert Siodmak
編劇:Bernard Gordon、Julian Zimet
主演:
羅伯特·肖 Robert Shaw ....Gen. George Armstrong Custer
瑪麗·烏爾 Mary Ure ....Elizabeth Custer
泰·哈丁 Ty Hardin ....Maj. Marcus Reno
影片類型:西部 / 傳記
片長:140 min | USA:143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幅面:70毫米寬銀幕電影
混音:70 mm 6-Track
級別:Canada:PG (Ontario) / Singapore:PG / West Germany:12 / UK:U / Finland:K-16 / Norway:16 / Sweden:11 / USA:G / Canada:G (Quebec)
著作權所有:(Viacom Inc.)
攝製格式:35 mm .....(horizontal)
洗印格式:35 mm
製作公司:Cinerama Productions Corp. [美國]
發行公司:Alpha (1967) (West Germany) (theatrical) 、Cinerama Releasing Corporation [美國] (1968) (USA) (theatrical) 、International Film Distributors [加拿大] (1968) (Canada) (theatrical)
美國廣播公司 [美國] (1978) (USA) (TV)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USA 1968年1月24日
(注釋:1991年由Republic Television [美國]重拍此片,片名《晨星之子》)

故事梗概

《卡士達將軍》海報《卡士達將軍》海報

——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發生在1876年6月25日,小巨角戰役﹙Battle of Little Big Horn﹚,對峙雙方為蘇族與夏安族聯盟——Custer與美國第七騎兵團
——1874年,在達科達州的Black Hills發現了金礦。美軍和北美勢力最龐大的蘇族印地安人之間的戰爭,宛若箭在弦上。
——Black Hills對許多部落來說是不可侵犯的聖山,在1868年美國BANNED和蘇族及夏安族所訂定的The Fort Laramie Treaty當中明訂「白人不可在Black Hills區定居或是占地,也不可以在未經印地安人許可之下擅入」相對地,印地安人則被要求不可反對在鄰近地區進行鐵路建設、也不可騷擾新移民。印地安人切實遵守這項條約,但是白人可不是這么一回事。
——發現金礦的訊息迅速傳開,湧入達科達州的淘金客快速增加。美國BANNED本來打算和印地安人購買Black Hills的所有權,但視其為聖山的印地安人不為所動。因此BANNED決定無視1868年的條約,並且聲明在1876年1月31日以前沒有定居在『印地安保留區』的印地安人通通都是美國的敵人。但許多印地安人不但沒有聽從如此恫嚇,反而是加入由Sitting Bulls和Crazy Horse所領導的印地安聯盟,離開保留區,駐紮在黃石河Yellowstone河谷,和當地新移民之間的衝突也屢屢發生。美國BANNED下令懲罰這些不遵守命令、又不肯去保留區的印地安人。他們知道印地安人集結在Black Hills的西北,以及Sitting Bulls為其領帥,因此他們決定從不同方向同時發動攻擊,但此計畫被嚴寒的冬天所延後。
——總指揮是General Sheridan。三大部隊分別由Generals Crook, Gibbon and Terry所率領,而在Terry的部隊當中,就有由Custer中校所帶領的第七騎兵團。
——春天來臨,BANNED軍再次前進。Terry軍前進一個月後,抵達Rosebud river的河口,他派出偵察兵推測出蘇族就駐紮在小巨角河河畔。Terry派遣Custer和第七騎兵團往西南行,到山上去,而他自己的部隊則帶著大炮與步兵從側邊逼近。他的戰略是包圍印地安人,並且以全軍之力在小巨角河擊潰他們。
——三天后,Custer和他的騎兵團接近搭建在小巨角河河畔的巨大印地安營帳。沒有發現到、或是無視於印地安的軍力︰有4000到5000名印第安人,當中包括約 2500位戰士,Custer不理會Terry叫他先按兵不動等待會合的命令,準備立刻發動攻擊。他把他所率領的騎兵團分成三路,兩路從側邊進攻,他自己則帶領 211名騎兵從正面進攻。這是1876年的6月25日。Custer獨斷的擅自行動招致覆滅的結果。沒有料到印地安的兵力及其英勇,他的部隊陷入恐懼的驚慌失措,終至包括他在內,由他親自率領從正面進擊的211名騎兵全軍覆沒。其它兩路部隊也遭受猛烈的回擊。一直到兩天后Terry率軍而來,才解救了剩餘的部隊。

背景資料

卡士達將軍

卡士達將軍卡士達將軍
——卡士達將軍(1839-1876,George Armstrong Custer),他出生於俄亥俄洲的新魯姆雷,他是美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1857年1月1日進入軍事學院學習,美國陸軍西點軍校1861屆畢業生。南北戰爭期間,23歲的他就被任命為志願軍的準將。在葛底斯堡戰役中,他擊潰了葉伯?斯圖爾特的南軍的進攻。在文切斯特,他手下的500名密西根騎兵擊潰了整整一個南軍騎兵旅,俘虜了720人。1874到1875年,他負責阿伯拉罕?林肯堡的防務。在他受命進行這次勘探的時候他已在軍界小有名氣。
——卡士達將軍,在南北戰爭期間,他曾經表現出驚人的勇氣,置個人的生死於不顧,以致使他迅速從中尉升至少將。他曾經身先士卒衝殺在槍林彈雨之中,卻從未負傷——因而被老百姓認為是一位英雄,卻不受自己部下的信任和愛戴:雖然他自己未曾受傷,但在戰爭中他部下官兵的傷亡人數,比同時期其他騎兵部隊都要多——戰士們不想去擁護一位隨時都要讓他們去捐軀的指揮官。
——卡士達將軍,南北戰爭中受到林肯青睞的驍勇善戰的年輕將軍,被派到西部去鎮壓印第安人,1876年6月25日,在蒙大那州小比格霍恩河附近的山谷里,無視部下忠告的卡斯特將軍率領266名騎兵輕敵冒進,很快他們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伏擊。面對綽號“瘋馬”的印第安酋長所率領的3500名印第安戰士的攻擊,卡斯特率領部下進行了浴血抵抗,然而不到三個小時內,他本人就和手下的所有人馬一起被斬盡殺絕、慘死在印第安人手中。最終一共陣亡208人。

印第安酋長——“瘋馬”

印第安酋長——“瘋馬”印第安酋長——“瘋馬”

——瘋馬(Crazy Horse,1839—1877)他出生於里帕布利肯河,他長得極為英俊,儘管沒有歌勒那樣偉岸的身軀,但是他實際上非常強壯,像一個健美的阿波羅神。此外,他還有印第安人特有的那種文質彬彬,就像約瑟夫酋長一樣有涵養,不過他是個天生的武士,而約瑟夫不是。瘋馬是個紳士一般的武士,勇敢,是蘇族最偉大的理想的代表(Indian Heroes and Great Chieftains)。關於他的童年有很多逸事。據說在他12歲那年,他和自己的小兄弟一起出發尋找矮馬。當他們在一棵果實纍纍的櫻桃樹下休息,並愜意地享受美味的時候,一頭咆哮著的熊突然向他們衝過來。他的小兄弟嚇傻了,年輕的瘋馬把他推上一棵樹,然後騎上一匹受驚的馬,奮力將它控制住,折返回來,揮舞著套索。熊開始時顯得很兇,過了一會,它轉過身走了。老人們反覆將這個故事傳誦,他們說儘管他還很年輕,就有降伏灰熊的力量。……他參加了多次聯邦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表現神勇。正是由於這一點他成為了部落年輕人的首領。他從來不讓任何人拍照或者畫像,他認為這樣做的人會奪走他的靈魂,所以下面那張照片可能是他一生唯一的一張。他在西部地區抵抗白人的入侵,以作戰勇敢著稱。最有名的戰役是小比格霍河附近,他的印第安人軍隊殲滅了美國白人卡斯特的軍隊並殺死卡斯特。後來又率領印第安人打了幾次戰役。
——瘋馬原名Tashunca Uitco,1842年出生在黑山Rapid Creek的一個印第安人蘇族部落(Sioux),15歲時便成為部落里一名驍勇善戰的獵手,因在一次與阿拉巴霍人爭奪土地的戰鬥中英勇作戰,“就像一匹瘋狂的戰馬”,而在慶功會上被父親改名為Crazy Horse——瘋馬。
1876年,當卡斯特(Custer)率領美軍第七騎兵隊進入黑山地區驅趕印第安人時,年輕的瘋馬不滿卡斯特一再毀約,而部落酋長在談判中則一味退讓,帶領著 4000多印第安人在一個叫小巨角(Little Bighorn)的地方圍殲了貿然進犯的卡斯特騎兵隊。戰鬥打贏了,但瘋馬卻因此不得不四處躲避美軍的追捕,他浪跡天涯,1877年因妻子生命垂危才回到家中,卻不幸被美軍抓獲,當他被關押在獄中時被一個白人用刀從背後所殺害。不過也另有一說,他是在部落與美軍談判時,在休戰旗(flag of truce)下被美國士兵從背後殺害的,年僅35歲。雖然至今人們仍無法確認瘋馬出生的日期,但卻永遠記住了他去世的那一天——1877年9月6日,以及他著名的遺言:“這是我們的土地,是我們得以安葬的地方”(My lands are where my dead lie buried)。

緬懷敬仰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洗禮,現在的美國人是如何看待這場戰役,晨星之子卡斯特被後人敬仰,印第安英雄瘋馬一樣被紀念被敬仰……,他們現在都是受後人尊敬的英雄,卡斯特將軍和他戰死的200多名部下被寫進美國軍史,被稱作英雄,而印第安首領戰酋瘋馬也被寫進美國軍史,同樣被譽為英雄,稱戰鬥雙方都體現出軍人的氣節,無愧英雄的稱號!經過一百多年,現在的美國人已經能夠客觀的看待這場戰爭,客觀的認識當時犯下的錯誤,客觀的褒貶西進運動的得失,名譽少將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和印第安蘇族首領“瘋馬”成為永久的傳奇。卡斯特成為美國英雄,他大戰印第安的圖畫被描繪在西部的酒吧的牆上,他的名字一直備受仰慕。1939年印第安酋長“立熊”請雕塑家焦科夫斯基為“瘋馬”造像,雕塑家在著名的拉什莫爾山總統巨像(華盛頓、傑斐遜、林肯、西奧多·羅斯福)27公里外的峻岭上依山為形,計畫開鑿一座高169米策馬馳騁的“瘋馬”像,資金則來自遊客和捐贈。如今雕塑家已逝,他的妻兒還在挖山不止。偉大的印第安英雄“瘋馬”面容初顯,左臂直指遠方,與以卡斯特命名的城市只有數里之遙。晨星之子卡斯特在紀念館裡受後人敬重,而瘋馬酋長巨大雕像的建設同樣備受矚目。英雄都被歷史所銘記!正如羅嚴塔爾元帥在全史述評此次戰役時的前言所敘述的:謹以此文獻給所有曾在小大霍恩河畔英勇作戰的人們,無論他們是白人還是印第安人……——羅嚴塔爾元帥。

卡士達將軍紀念碑 卡士達將軍紀念碑
“瘋馬”雕像 “瘋馬”雕像

主演資訊

羅伯特·肖羅伯特·肖

羅伯特·肖 Robert Shaw,1927年8月9日生於英格蘭的維斯特豪頓,逝於1978年8月27。畢業於英國皇家戲劇學校,早期曾在倫敦以及百老匯的舞台演出。1955年,集舞台界之盛名,堂堂踏入影壇。從影之初,他並未立即走紅,直到1963年,在《第七號情報員》里擔任殺手角色,充分展露其精湛演技後,才逐漸建立起影壇上的地位。爾後歲月的磨練,加上經驗的累積,使他的演技更獨具風格。曾以《良相佐國》獲得奧斯卡男配角提名。除拍片外,他對詩、戲劇、評論亦頗為愛好,並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作品。不幸在1978年8月27日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五十二歲。

瑪麗·烏爾瑪麗·烏爾

瑪麗·烏爾 Mary Ure,1933年 2月18日生於英國蘇格蘭,逝世於1975年4月3日。主要作品: 血染雪山堡 Where Eagles Dare (1968) .....Mary Elison、英勇的卡斯特 Custer of the West (1967) .....Elizabeth Custer、The Mind Benders (1963) .....Oonagh Longman、兒子與情人 Sons and Lovers (1960) .....Clara Dawes、憤怒回首 Look Back in Anger (1958) .....Alison Porter。

泰·哈丁泰·哈丁

泰·哈丁 Ty Hardin,1930年 1月1日生於美國紐約。主要作品: Rescue Me (1993)、野獸的形象 Image of the Beast (1980)、兩代情 AVANTI! (1972) 、兩代風流、Quel maledetto giorno della resa dei conti (1971) 、The Last Rebel (1971) 、Acquasanta Joe (1971) 、回柏林的末班車 Rekvijem (1970) 、狂人 Berserk (1967) 、英勇的卡斯特 Custer of the West (1967) 、野蠻大地 Savage pampas (1966) 、坦克大決戰 Battle of the Bulge (1965)、巡邏艇PT 109 PT 109 (1963) 、Palm Springs Weekend (1963) 、The Chapman Report (1962)、視死如歸 Merrill's Marauders (1962) 、崗山最後列車 Last Train from Gun Hill (1959)、大海賊 The Buccaneer (1958) 、我老公是外星人 I Married a Monster from Outer Space (1958) 、空間小孩 The Space Children (1958)。

評論文章

卡斯特將軍為什麼被印第安人打敗

《卡士達將軍》海報《卡士達將軍》海報

在十九世紀中期,美國政府軍曾與印第安人發生過許多次戰鬥,其中一次是由美國政府軍隊的將軍喬治。卡斯特(1839—1876年)指揮的,而且顯然遭到了慘敗,但其失敗的原因至今依然未有令人信服的說明。
卡斯特將軍長期從事軍旅生涯,以驍勇善戰著稱,並不斷晉升,在1876年6月25日的一次對印第安人的戰鬥中犧牲。這次戰鬥發生在現在美國的南達科他州的小比格霍恩,是一次著名的但又爭論不休的戰鬥,被人稱為“卡斯特的最後一擊”。這次戰鬥對美國政府軍尤其對卡斯特指揮的軍隊而言,是一幕悲劇,其整個軍隊都損失殆盡。
卡斯特於1861年畢業於美國著名的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他由於在各種戰鬥中英勇無畏敢打敢拼,終於在1865年4 月光榮地被晉升為少將。在內戰之後,由於陸軍的縮減,卡斯特不得不接受降低軍銜的事實,屈任陸軍中校,被分配到第七騎兵團,與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作戰。他曾在1867年受到軍事法庭的審訊,並被停職一年。在復職以後,他變成一個兇悍、粗野、無所畏懼的作戰指揮員。他在對印第安人夏廷和蘇森特,尤其在對達科他領地的一些印第安人的作戰中,取得了明顯的“成功”,而且因此他的聲譽不但獲得恢復,而且日益提高,然而,好景不長。
1876年,在南達科他領地的黑山地區發現了金礦。印第安人認為該地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各地許多印第安人也像潮流一樣匯聚而來。為了從印第安人手中奪取金礦的開發權,美國政府在1876年1 月末,指令印第安人的各個部落遷進政府規定的保留地去。當時,夏延和蘇森特部落的一些印第安人對政府的指令不予理睬,其中許多人或許對政府的指令根本就不願也不想接受。但是出乎印第安人意料的事件發生了。在這年寒冷的冬季,他們遭到政府軍強制性的驅趕。隨後在1876年5 月,美國政府派來了一支陸軍遠征隊,並在阿爾弗雷德。特里將軍的指揮下,在印第安人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土地上安營紮寨,企圖驅逐謀反的印第安人。實際上,此時以西丁。巴爾為首的印第安人已集合起來,並沿小比格霍恩河沿岸蒙大拿一段的地方,搭起帳篷,磨拳擦掌,揮動武器,準備應戰。
這樣,以政府軍隊為一方,以西丁。巴爾為首的印第安人為另一方,擺開了戰鬥陣勢,一場殊死的戰鬥是不可避免了。已升為上校的喬治。卡斯特參與了阿爾弗特雷德。特里將軍包圍印第安人的計畫。卡斯特接受特里的命令率領第七騎兵團越過羅斯巴德河,並用由700 名士兵組成的部隊從後面包圍西丁。巴爾的營寨,而與此同時,特立和約翰。吉蓬兩位下級軍官也根據政府軍的作戰計畫帶著擁有格林式機關槍的步兵從北面攻來,但其使政府軍的整個行動慢了下來。被印第安人稱為“長毛”的卡斯特指揮的騎兵直接和迅速地向前推進,甚至在夜裡實施急行軍,並導致其人馬疲憊不堪,但終於在6 月24日的晚上到達離印第安人小比格霍恩營寨不遠的地方;卡斯特以及特立和約翰根據原訂計畫準備在6 月26日在那裡匯合。
但是,卡斯特沒有等到特立和約翰指揮的軍隊到達和匯合,就開始了行動。他於翌日早晨把其部隊分成三個分離的作戰單位,而且不顧其偵察員提出的關於夏廷和蘇森特部落的人數大大超過其部隊人數的警告,發起了驚人的攻擊。他命令其部下弗雷德里克。賓廷帶領一個作戰單位從背後阻截其發現的任何印第安人,隨後派馬爾古斯。雷諾帶領其士兵進入印第安人的營寨。

劇照劇照

促使印第安人向後退,而卡斯特本人和由260 名士兵組成的主要作戰部隊計畫在既定地點發動攻擊並完全消滅印第安人。戰鬥的結果可能是完全出乎卡斯特所予料的。西丁。巴爾等人所領導印第安勇士迫使馬爾吉斯。雷諾的士兵在弗雷德里克。賓廷率領的隊伍進入角魚之後立即退了下來。卡斯特及其士兵占領了一座小山,但在不足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完全被數達2500名英勇善戰的印第安人包圍,並被全部消滅,卡斯特將軍也未能逃脫惡運。印第安人在消滅卡斯特及其部隊之後,鏇即轉過來,向雷諾和賓廷的隊伍發起衝擊,儘管後者在聽到卡斯特隊伍激戰的槍聲時,已損失嚴重,並被迫處於守勢。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時分,零星的槍聲持續到翌日凌晨才趨於沉寂。當這次戰役的美國政府軍總指揮阿爾弗雷德。特里將軍到達時,印第安人已順利撤走。
這是美國陸軍在征服西部印第安人戰爭中遭受的一次最慘重的失敗。那么,這次失敗的責任由誰來負呢?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卡斯特將軍輕舉妄動,一意孤行,盲目自負,並企圖為全國樹立英雄的形象,這是導致美軍失敗的基本原因。另外一些人認為他是在上級的命令範圍內而行動的,失敗的責任不應由他負。還有些人則認為,責任應由雷諾和賓廷來負,他們行動緩慢,並且對卡斯特不信任,從而使卡斯特陷於孤立無援的處境。但是,許多證據是相互矛盾的,並不能令人信服他說明卡斯特為什麼會被印第安人打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