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卡南·巴納納(Canaan Sodindo Banana,1936年3月5日-2003年11月10日)是辛巴威第一任總統,任期為1980年4月18日-1987年12月31日。巴納納是一位衛理宗牧師,他當總統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上的,實權掌握在他後來的繼任者、當時的總理羅伯特·穆加貝手中。巴納納將辛巴威的兩個政黨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ZANU)的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ZAPU)統一在一起,成為非洲統一組織的外交官,亦曾領導過辛巴威大學宗教系。
戰士牧師
巴納納於1936年3月出生在辛巴威西南部埃塞克斯維爾地區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藥農之家。他從小在教會學校讀書,後進神學院深造,獲得衛理公會牧師資格。從1962年起,他在教會任職,曾任布拉瓦約地區教會理事會主席、世界教會理事會諮詢委員會委員。1971年,他投身民族解放鬥爭,參與創建非洲人全國委員會,並任副主席,多次就辛巴威民族獨立問題參與同種族主義政權的談判。1976年,他脫離對種族主義政權持溫和態度的非洲人全國委員會,加入羅伯特·穆加貝領導的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擔任這個尚未獲得合法地位的組織的宣傳書記,動員民眾積極支持和參加武裝鬥爭。他多次遭到種族主義政權的拘捕和關押,最後一次直到獨立前夕才獲釋。顯赫的社會地位和鮮明的政治態度,使他成為辛巴威首任國家元首的最合適人選。在任總統期間,巴納納兼任辛巴威大學校長,主講基督教神學課程。巴納納還是一位滿懷激情的詩人。他的詩作最早散見於一些非洲報刊和詩歌選集。1983年,他以總統身份訪華,我國出版了他的一本詩選。他的詩,大多創作於投身民族解放運動之後。他來自社會底層,深切了解民眾遭受的壓迫與剝削之苦。 巴納納總是以教會牧師和自由戰士的雙重身份進行創作。作為牧師,他宣揚公平、正義、責任,講述上帝的仁愛和寬容,勸誡同胞向善、自愛和愛人。作為戰士,他宣傳社會平等思想,反對種族主義壓迫,呼籲人們為國家的自由與解放而鬥爭。他的宗教熱誠,他的戰士情懷,總是融合在一起,使其詩歌創作獨具特色。他不但積極傳播耶穌基督"徹底拯救人類"的福音,而且主張立即將這種福音化為投身民族解放鬥爭的實際行動。 他的詩作,正如他的布道詞,不知打動過多少人,激勵他們拿起武器,投入民族解放的戰鬥。 巴納納還告訴我們,卸去總統職位之後,他並沒有過閒居生活。一方面,他被非洲統一組織聘為特別代表,負責調解南非擺脫種族主義政權統治的談判和賴比瑞亞的國內衝突。另一方面,他仍在大學任教,繼續從事神學研究和著述。他的學術研究不是經院式的、純理論式的,而是從執政的民族聯盟堅持的社會主義大方向出發,緊密結合辛巴威的歷史和現狀進行。 他對基督教神學確實有深湛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基督教再也不能只是由歐洲人說了算的一種宗教。基督教本來是為大眾的,現在更應該成為占人類多數的工農大眾的宗教。宗教的本質是謀求全人類的解放,謀求全人類的幸福。在辛巴威,長期作為歐洲殖民主義工具的教會要徹底改造。改造後的教會應該是"社會主義的教會",堅持不同的種族,無論黑人還是白人,不同的部族,無論是占人口多數的紹納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不同的階級,無論是富有的莊園主還是貧困的農民,都應該和解與和平相處,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國家。為此,他就國家的政治、教育、文化、宗教事業的發展提出一系列新的主張。 巴納納的這些主張受到以穆加貝總統為首的聯盟黨和政府的重視。穆加貝為巴納納的好幾部著作作序,稱讚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提出了"爭取人類解放的鬥爭是一場徹底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的新觀點。對獲得民族解放的國家來說,要取得真正的政治與經濟的解放,還必須把反對產生殖民主義的資本主義制度的鬥爭堅持下去。這是新生的辛巴威,也是傳統的教會所面臨的新挑戰。穆加貝指出,在巴納納的心目中,"馬克思主義和基督教精神並非相互排斥,而是在許多方面具有共識"。因此,巴納納將社會的發展視為上帝交派的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的正確途徑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穆加貝把巴納納的這些社會思想和神學思想稱為"遠離傳統教會規範、使教會更加接近被壓迫民眾、使教會的目標與國家的目標協同一致的解放神學"。 巴納納觀察問題的獨特視覺和卓爾不凡的見解,為他在世界神學界和學術界贏得很高的聲譽。他曾應邀到非洲、歐洲和美洲不少國家講學,榮獲辛巴威、南非和美國一些大學的神學或法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