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陽

北魏時,博縣改為博平,泰山郡治由奉高遷此。 北齊時,博平復改為博,由泰山郡治改為東平郡治。 隋初(公元596年)改博為汶陽縣,不久又改名為博城縣。

春秋時,齊國在此設博邑,魯國在此之南設龍邑、陽關邑(今岱嶽區房村鎮南陽關一帶)。戰國時,仍為齊博邑,附近有魯陽關邑、梁父邑。秦統一中國後,改博邑為博陽縣,先為齊郡後為濟北郡郡治。西漢初改博陽為博縣,在此初置泰山郡。漢武帝公元前110年登封泰山時,割博縣地置新建之奉高縣,以祀泰山,奉高改為泰山郡治。北魏時,博縣改為博平,泰山郡治由奉高遷此。北齊時,博平復改為博,由泰山郡治改為東平郡治。隋初(公元596年)改博為汶陽縣,不久又改名為博城縣。唐高宗封禪泰山時(公元666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不久又復博城舊名。唐中宗遣使至泰山行祭(公元705年)復改博城為乾封。北宋初(公元972年)宋太祖趙匡胤下詔遷乾封縣治所至岱嶽鎮(今泰城),這座歷時1700餘年的古城,隨著“居民從之而縣廢焉”(金·党懷英《重修天封寺記碑》),至今仍殘存城牆等遺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