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美天后宮

博美天后宮

博美天后宮,位於廣東省“粵東明珠”的汕尾市所轄的陸豐市博美鎮南端。 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在鎮內南門建造天后宮。清代乾隆己巳年(1749年)進行大規模擴建,同時,在天后宮對岸建造—座占地400平方米兩層歇山頂大戲台,作為慶典祭祀、娛樂活動中心場所。戲台上還懸掛有乾隆癸酉年奄人陳疇九題“載歌安瀾”。光緒已卯科文魁賞戴藍翎林仲修題“台閣文章”,清已卯年誥授奉直大夫林逢輝題“作如是觀”的歷代官員所敬獻的匾額。

簡介

博美天后宮,位於廣東省“粵東明珠”的汕尾市所轄的陸豐市博美鎮南端。明代洪武年間() 在鎮內南門建造。清代乾隆己巳年(1749 年)進行大規模擴建,同時,在天后宮對岸建造—座占地400平方米兩層歇山頂大戲台,作為慶典祭祀、娛樂活動中心場所。戲台上還懸掛有乾隆癸酉年裏人陳疇九題“載歌安瀾”。

概況

媽祖像 媽祖像

南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1比9年),由於戰亂,福建“莆仙”一帶的林姓氏族和其他姓氏族一起,舉族向廣東省沿海大遷徙,其中部分林氏難民在今陸豐市碣石灣的烏坎港濱定居,繁衍生息。在移徙中,便把作為“娘媽”的媽祖神靈從莆田湄洲媽祖出生地割火分靈而來,初在霞繞林氏宗祠設祖宗牌位奉祀,後部分裔侄遷居博美鎮經商,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在鎮內南門建造天后宮。清代乾隆己巳年(1749年)進行大規模擴建,同時,在天后宮對岸建造—座占地400平方米兩層歇山頂大戲台,作為慶典祭祀、娛樂活動中心場所。戲台上還懸掛有乾隆癸酉年裏人陳疇九題“載歌安瀾”。光緒已卯科文魁賞戴藍翎林仲修題“台閣文章”,清已卯年誥授奉直大夫林逢輝題“作如是觀”的歷代官員所敬獻的匾額。

殿內不同位置上懸掛著匾額,有乾隆丙午科甘肅平涼府正堂林昂霄敬獻的“光耀西河”,嘉慶丁丑科第15名進士林飛鶴題“澤潤瓊林”、還有歷代官員敬獻的“福星朗耀”、“滄海恩波”、“肆其靖之”、“澤被芹英”等文物價值很高的題匾。書法各具特色,供遊人、香客憑弔瞻博美,二進殿設佛堂,奉祀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觀音菩薩。 兩側奉祀十八羅漢等帥像。表現了博美天后宮是對媽祖神的道教信仰與對佛教信仰之釋道匯流之地。

博美天后宮 博美天后宮

博美天后宮經歷代擴建修葺,近幾年承蒙上級及當地政府有關單位關心,港、台同胞及當地駐深圳行業者,各界人士誠心集資奉獻再一次重修,建築錯落有致,輝煌壯麗。天后宮內壁有石刻:嘉慶五年陸豐縣正堂朱捐銀伍拾兩,正廳李等題銀資助並帶領募捐。宮門上有石刻“天太后宮”,“測蠡”、“護筏”大金字。首進正廳,樹立一座莊嚴肅穆的皇帝封賜的“勅封天后聖母神位“,寓媽祖曾受歷代皇帝勅封之意。供奉媽祖神像及陪身神“千里眼”、“順風耳”等。天后宮肇靈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追根溯源,博美天后宮就是湄洲媽祖的行宮。宮前兩側豎立旗桿一對,旗上寫著:護國庇民,參天兩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