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彥畢勒格圖

博彥畢勒格圖,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平民家庭出身。內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旗人。博彥畢勒格圖用畢生的精力研究蒙古民族貧窮落後的原因,尋求民族繁榮發展的道路。

基本信息

博彥畢勒格圖
博彥畢勒格圖,(又譯:卜彥畢勒格圖),漢名汪國鈞,字翔齋。蒙古喀喇沁部人,今屬內蒙古喀喇沁旗王爺府鎮下瓦房村(原卓索圖盟喀喇沁右翼旗)。於公元1853年(清鹹豐三年),生於該旗下瓦房村杖子院,卒於1921年秋(民國十年),終年68歲。其父名朝魯,漢名汪良輔,是喀喇沁蒙古地方著名文人。他一生為喀喇沁王旗旺都特那睦吉勒、貢桑諾爾布兩代扎薩克的管旗章京。汪氏家族世為喀喇沁王府長吏,曾有“八代為管旗章京之誥封”。此為喀喇沁貴族之外,一般蒙古人所任之最高官位。貢桑諾爾布繼任和碩扎薩克之後,於光緒二十八年孟冬初一日(1902年10月31日),創辦崇正文學堂(一般稱“崇正學堂”)之初,任命羅卜桑車珠兒、朝魯為崇正學堂只監督。
博彥畢勒格圖用畢生的精力研究蒙古民族貧窮落後的原因,尋求民族繁榮發展的道路。
博彥畢勒格圖利用十多年的時間,於民國初年翻譯出版了《辭源》一書。想通過它為蒙古族人提供學習的資料,達到提高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目的。他認為蒙古族地區歷來只重視牲畜草場,對於文化知識則缺乏學習條件,主觀上也不努力,所以科學文化被拒之門外。蒙古族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逐漸減少,導致了整個蒙古民族文化素質偏低,經濟上貧窮,政治上被人奴役。他在《辭源》一書的序言中說:"蒙古族人應發憤圖強,來保全自己的民族。"他認為蒙古族強盛的唯一途徑就是重視文化知識。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其它民族的先進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博彥畢勒格圖說:"只有讀懂了書,明白了事理,才能跟得上現今的世界"。"要為整個蒙古地區創造學習的條件,多出版各種學習的書籍,養成整個民族熱愛學習的風尚,只有這樣,能人才能倍出,整個民族的興旺從達才有希望 。"
另外,博彥畢勒格圖在《辭源》的序言中說他正在準備翻譯出版一本《習慣語新義》。但這本小冊子沒有問世或許失傳,至今還是個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