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

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

佛山市南風古灶旅遊區位於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以五百年的制陶歷史而聞名世界。占地約400畝,集旅遊、觀光、生產、習藝、研討、參與、購物於一體,旅遊區內下轄南風古灶、陶塑公園、綠舟孔雀園三個景區。

概述

南風古灶景區內有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景區內還有林家廳、高廟偏廳等兩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畫-古鎮陶源史畫、瑞龍獻寶、古灶榕風、仿古寮場等景點。

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 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

綠舟孔雀園占地四十畝,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品種最齊全的天網式孔雀生態觀賞園,放養有綠、藍、白、花孔雀1500多隻,與孔雀零距離的接觸,幸運的遊客可看到數百隻孔雀競相開屏的壯觀場面。石灣公仔專賣場內各式各樣的陶藝品琳琅滿目,令您目不瑕及,瀏覽其中,必能選購到一件合您心意的旅遊紀念品。遊客觀光遊覽之餘,還可以參與玩陶、燒陶。石灣的陶藝自明清至今興盛發達,卓有成就、富有藝術才華的陶藝家也不斷湧現。如今,玩陶已成為都市的一種新時尚,到南風古灶參觀,由陶藝師傅親自教授陶藝製作,有助於陶藝愛好者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意識和掌握製作技巧,亦有助於少年兒童發揮其藝術潛能和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要了解石灣歷史悠久的陶文化,不到南風古灶旅遊區將是一大遺憾,走近它將使你真正了解石灣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產過程。

“功德恩威”的火神

進入南風古灶景區,只見古灶旁聳立著一尊高大的陶像。陶像甲冑鮮明,足踏風火輪,神儀赫赫,令人肅然生敬,這就是“火神”,石灣陶人崇祀已久的火神!華夏五千年,人離不開火,人敬畏火。我國對火的信仰起源極早,遠古的華夏氏族以火為圖騰,崇拜火神的部落是以炎帝、燧人、祝融為始祖的氏族。火神主旺,充滿旺氣。石灣陶業揚名四海,使陶人感激火德之恩,也常懼火煞之凶。為趨吉避凶,稱火神為“南風三氣火德星君”。

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 南風古灶文化創意園

每窯一件寶

石灣陶瓷是個寶,傳說每窯一件寶。石灣燒制陶器的窯,昔日當地人稱之為灶。窯的種類很多,但主要的是龍窯。後來經過不斷改革,紛紛出現了各種現代窯爐。現在只剩下龍窯3座,南風古灶是其中最有名的。傳說南風古灶在明代正德年間建成,開始燒了第一窯。由於它比原來的龍窯有了改進,生產出來的陶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質量。陶工們歡欣雀躍,陶器叮叮噹噹,十分熱鬧,這時候有一乞丐也湊近人群,以為分什麼東西,人們見他衣衫襤褸,阻礙工作,便隨手撿個小盆子給他,打發他離開,以後那乞丐就用這個盆子乞食,一般乞丐食捧的是瓦缽,而他拿的是盆子,比一般“乞兒兜”達到,乞來的食物自然多了一些。當一吃不完,他就存放在盆子裡,誰知到了第二天,這些殘菜剩飯居然不會發臭變質,而且天天如此。於是,他把那盆子視為寶貝。這事傳開之後,人們都說石灣陶器有寶氣了。據民國年間梁照葵所撰的《石灣陶器考》記載:石灣鄉內蘇氏有一瓦缽,盛飯餵雞之後,第二天那雞飯依然滿缽。從此,石灣每窯一件寶的說法又傳開去了。看來,傳說歸傳說,有些神奇。但石灣龍窯每窯一寶,卻非神話,這是龍窯特有的“窯變”現象。龍窯的特點是溫度升降變化大,燒窯時火焰氣氛與裝窯的位置,以及釉料成分的不同,燒成的產品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釉色特別艷麗,這就是:“窯變”。但“窯變”的數量很少,人們視為珍品,故有“每窯一件窯”的說法。

旅遊指南

路線

南風古灶——火神——古鎮陶源史畫——遊客服務中心(模式館)——龍騰天下——十字巷——神榕(賣場、古寮場)——石灣古貌圖、山公微雕、無地生根——明清古建築——林家廳——高廟——相思台——高灶——雲涌亭

公交路線

A.公車站點:南風古灶站,到站公車有:109、120、137、桂26、佛山旅遊城巴1線、佛山旅遊城巴3線。 B.公車站點:石灣站,到站公車有:101、109、120、134、137、146、150、154、251、佛山禪高專線、佛山旅遊城巴1線、佛山旅遊城巴3線。

美食信息

人民大飯堂旅遊物理套餐

歷史文化

石灣--珠江三角洲一顆璀燦明珠,它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東漢時期,這裡的文化和農業經濟已相當發達.石灣素有"南國陶都"之美譽,陶瓷生產始於唐,奠於宋,鼎盛於明清,今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地之一。石灣陶瓷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中已揭開其燒陶的歷史序篇。秦漢時期,石灣制陶技術已有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動物、器皿等,證明此時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藝術。六朝時期,石灣人已掌握了陶釉技術。唐代,石灣已出現陶瓷商品性的生產。宋代,石灣陶瓷產品已由圓型窯生產向龍窯生產過渡,逐漸形成了陶瓷商品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明代,石灣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這時的石灣,作為民間陶瓷商品生產的集中地(即所謂民窯),已經形成顯著的行業生產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窯生產技術和高溫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灣陶瓷製造技術日趨完善,美術陶瓷以一種極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藝術開始出現,又極大地提升了石灣陶瓷的藝術品位。《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瓷生產的地位。清代,石灣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產和風格獨特的陶塑瓦脊、建築裝飾構件、陶塑神仙佛像、園林用品、外陳設品、文房用具、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的生產,不僅經營著中國華南多個省、區的廣闊市場,而且“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市場,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達的陶瓷生產行銷基地,為當時佛山形成與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列為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投龍胎

石灣習慣稱龍窯為灶,灶肚即是窯膛,走入灶肚,人們稱之為投龍胎。多少年來,陶工們將龍窯奉為龍的化身,敬而拜之,引出了多少投龍胎的悲喜故事。舊社會陶工生活困苦,衣食不保。每到寒冬臘月,不少陶工,以及附近居民,紛紛走入開窯後的灶肚內,借著窯灶的餘溫取暖,投龍胎來享受一下龍的恩施。投龍胎又有投胎轉世意思。一些窮苦人家,終年勞累,還是難得溫飽,他們都希望通過投龍胎,祈求轉個好運。正如每當秋色舞龍的時候,有人帶上孩鑽進紗龍之內,以圖個吉利一樣。更有一些人,有力沒工做,有病沒錢醫,也投一投龍胎。一旦偶然巧合,出現奇蹟,他們都說投過龍胎行好運了。昔日石灣陶業,多數是個體勞動者獨立經營,即是老闆又是打工師傅,人稱為“刀頭王”。南風灶也是由大盆行的多個“刀頭王”合股使用的生產設施。其中有個叫霍敖的,連月來生產出來的大盆沒有生意,生活無著,連家裡的棉被也拿去抵押換米,寒冷天就只好去投龍胎。一天,來了一個省城水客(販貨客商),說要訂一批綠釉花盆,並帶來色樣,指定要晶瑩透亮的翠綠,正是絕處逢生,碰到了好機會。但是釉色以前還未生產過,於是加緊進行調釉試製,但試來試去總不理想。他日思認想,到口邊的飯不能眼白白讓其倒掉啊!想著想著,又去投龍胎。可能是龍窯的餘溫給了他溫暖,還是在灶肚發現了什麼,觸發靈機。他走出灶肚馬上回寮場再行試製。結果,試出了與貨版一樣的釉色,終於成了這筆生意。真是人逢絕境有生路,投得龍胎好運來。投龍胎的故事於是又增添了一段趣聞了。

未有“石灣”先有陶

石灣陶瓷起源於五千年前,從河宕貝丘遺址出土的陶片考證:五千年前,先民已在這裡從事制陶。與陶瓷連在一起的石灣,這地名緣起,卻比陶遲得多,正是未有“石灣”先有陶!據說南宋度宗鹹淳九年(1273年),宮中有一妃子被貶私逃外出,至廣東南雄珠璣巷,被一“農人”收而置之金釵之列。不久被皇上得悉,下詔搜查緝捕。當地居民怕受株連,紛紛舉家南下逃避。其中有何、梁、羅、霍等氏族20多人,星夜啟程,乘木排沿江而下。行至途中,遭遇狂風,木排翻覆,眾人鳧水登岸,見一廟宇,便求神庇佑,風定後再扎木排,接神像繼續前行。及後到了現在的石灣老鼠崗口,木排被石所阻,不能行進,於是眾人就此上岸定居。人們因遇石而灣在這地方落戶,於便稱這裡為“石灣”。石灣之名也由此而來。此後,大家就與當地居民一起,建寮造窯以制陶為生。

鎮牛井與南風古灶

石灣南風古灶鄰近有一口水源泊泊的鎮牛井,它與南風古灶有著一段不尋常的故事。數百年以前的一個大旱之年,數月無雨,持續乾旱,河面水位急劇下降,內涌枯竭,鄰近南風古灶的沙路涌也滴水全無。河水下降導致水井缺水,直接威脅著南風古灶窯區的正常生產,持續乾旱也威脅著陶工們的生活。傳說當時有一位專門挑水浸發坭料的老人,眼看缺水而發愁。他聽到鎮牛井水源足,附近居民不受乾旱之苦,就決定到鎮牛井挑水浸坭。體魄強健的老人不到半日工夫便挑了十多擔水把一坭塘灌滿了。快要斷糧的南風古灶有坭制坯,頓使陶工們興奮異常。於是,老人乘機打水灌滿另一坭塘,不料他把最後一桶水提到井邊的時候,桶繩勾著一條鐵鏈。他好奇地把鐵鏈往上拉,拉到十多丈時,感到地面開始微微震動,越拉地震越強烈。突然,飛沙走石,地動山搖,有如晴天霹靂!正當老人驚慌失措、村民驚恐萬狀之際,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氣呼呼地快步走來,命令迅速把鐵鏈放回井裡。地面平靜了,老者也心平氣和地說,這口井二百年前鎖著一頭神牛,你們挪動鐵鏈,驚動神牛,日後取水如遇鐵鏈、慎勿挪動,切記,切記!接著,老者又娓娓講述鎮牛井的故事:以往石灣的鎮崗原來叫白牛崗,相傳朱元璋少年時對一頭同他耕過田的白牛說,牛啊,我若登基做皇帝,你就到大岸去做牛王,準許你世世代代不用去耕田。牛似乎聽懂了朱的話、點點頭。可是朱當了皇帝之後,專心致意自己的基業,把過去對白牛說的話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白牛果然也找到一個叫做大岸的地方,一直盼望著朱的封賜,可是音訊全無。白牛於是給朱託了個夢。朱說,牛耕田,馬食谷,不耕田,食你肉。白牛聽了猝然打了一個翻滾,滾到下邊的大水塘里。牛在水一翻動,地面就震動一次,翻動越快,地震也就越強烈。村民紛紛走避,白牛給大岸帶來災難。不久,村民請來了一位有法術的方士,把白牛牽引到這口井內,用鐵鏈鎖著,從此地方就太平了。傳說這位方士就是曾經與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劉伯溫。如今事過境遷,人們對神牛翻動,地震驚慌之事淡忘了,白牛崗也從這個時候起,稱為鎮崗了[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