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天益中學

茅草街鎮天益初級中學(原八百弓中學)於1969年成立,現有教職工96人、1235名學生。辦學理念:教書育人,德育為首。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茅草街鎮天益初級中學(原八百弓中學)建制於1969年,它是由原八百弓完全國小升格為七年制(國小五年,國中兩年)學校,1970年原公社決定將八百弓七年制學校的國小部下放到大隊,只留國中部,更名為八百弓公社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1980年初,經公社決定將八百弓中學校址移至八百弓街道南側,1984年公社改鄉建制後,更名為八百弓鄉中學。2005年下學期,八百弓中學、同利中學、原南縣二中國中部組建為新的八百弓中學,校址遷至原南縣二中。2006年4月正式更名為茅草街鎮天益初級中學。

學校現有24個教學班,有1235名學生(七年級6個班,269名學生,八年級8個班,401名學生,九年級10個班,564名學生)。全校教職工96人,其中黨員28人,中學一級教師34人,已獲本科文憑教師45人。學校校園占地面積6904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2829平方米

學校圖片

,有教學樓三棟,教師住宿樓三棟,食堂一棟,學生寢室三棟。圖書室藏書16185冊,實驗儀器裝備及體育設施配備達一類學校標準,裝備有電腦室二個,語音室一個。

辦學理念

南縣天益中學南縣天益中學

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服從上級正確領導,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竭力打造品牌學校,安全意識濃厚,常規管理到位,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社會反響良好,我們一直堅持做到:

一、德育為首

以德育為龍頭,確立“教書育人,德育為首”的辦學理念,構建新型的德育網路,體現“全面發展、人人成才”的教育觀,探索成功教育課題。

1、德育建設形成網路。學校成立德育領導小組和家長委員會,便於家校間的溝通聯繫,更好地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採取電話聯繫(班主任備有每個學生家庭電話號碼),家訪(班主任每月重點走訪四個學生家庭,每學年完成全班學生家庭走訪)、接待家長來訪等方式,保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緊密聯繫。每年下學期學校舉行一次全校性的畢業學生、家長、教師聯繫座談會,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2、校園文化陶冶情操。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從淨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開闢閱報欄、黑板報和校園廣播之聲,充分利用旗下講話和班團課,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和法制教育。學生會和團支部牽頭,開展文化、藝術、體育等豐富多彩的群體性精神文明活動,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徵文活動,創辦各類學生校園文學社和校園之聲廣播站,每年舉行一次大型的田徑運動會,倡導師生全員參與,使廣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

3、德育教育選定課題。重視學生個性、正視學生差異,培養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成功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前提。學校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開展“成功教育”的課題研究,強調以鼓勵、表揚為主的鼓勵性評價。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都有成功的潛力,都能獲得不同側面的不同層次的成功。我們的教育目標是“成功更是成功之母”,積極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誘導學生嘗試成功,促使學生主動成功,不斷啟動和形成學生自身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

主體教學

教學是主體。樹立“教學相長、教研興校”的教育思想,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確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質量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1、認真解讀新課標,積極推行新課改。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學校積極派教師赴市縣學習。校長參加2002年益陽市“十五”首屆校長培訓班,接受新教材通識培訓;2003年骨幹教師賈舒專、代明輝、甘小超、陳水仙、陳德瑞參加市級新課改學科培訓;2003年全體教師參加縣級新課改崗位培訓,使新課改觀念深入人心,學校全面推行“自主、合作、探究”課改模式,教師認真學習各門課程標準及標準解讀,組織各科教師進行探討研究,逐步深入地實施新課改;2004年舉行“教學研究年”活動,穩步推進新課改;2005年配合市“全員教學比武”活動,從行政領導到一般教師全員參與,興起了前所未有的教研熱潮。

2、紮實開展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教研興校”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學校採用“推門聽課”與“集中聽課評課”相結合的教研方式。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分成文、理兩大組聽獲市縣級教學比武一等獎以上的教師的觀摩課;各教研組每周開展一次研究活動,教研組長上教學研究課、年輕教師上剖析課,引導教師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教研活動,轉變教師課堂角色,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課堂較多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教師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通過課改,教研成果顯著:2002年,沈少輝老師的論文《課堂提問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獲省叄等獎,英語組“和諧教學法”在新課改中嶄露頭角,莊國榮老師的論文《實施“和諧教學法”,開創英語教改新天地》獲市壹等獎。在市縣級教學比武中,屢創佳績:2001年沈少輝獲政治教學比武市級二等獎,2002年戴明輝獲化學縣級一等獎,2003年鍾建輝獲化學縣一等獎,2003年劉洋獲國中語文縣一等獎,2004年田素蓮獲國中數學縣一等獎,2005年賈舒專、田素蓮分別獲語文、數學縣二等獎

3、培養學生特長,取得可喜成績。

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學校注重學生的特長培養,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學校組織學生成立各類興趣特長小組。各類特長小組既挖掘了學生的單科潛能,又為學校爭得榮譽。美術小組平時舉辦的書畫作品展,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又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美術苗子;體育興趣小組平時組織的球類比賽、拔河比賽、冬季越野賽,充實了學生的文體生活,2002年學生體育代表隊參加縣運會獲團體總分第五名;音樂特長培訓紮實,學校組織民族歌曲卡拉OK大獎賽和藝術節文藝節目匯演,豐富了校園文藝生活;寫作小組的劉婷在益陽日報“式南杯”徵文競賽獲國中二等獎,黃一倫獲第二屆“蓓蕾杯”文藝作品大賽優秀獎;2005年下學期校園文學社刊《香樟樹》被評為“縣十佳校報校刊”;2005年上學期獲縣演講比賽二等獎。由李萬兵老師所輔導的信息技術小組2002年南縣第一屆中國小信息技術學競賽,我校獲團體第二名,2003南縣第二屆中國小信息技術學競賽,我校獲團體第四名。2005年下學期我校又獲南縣中國小信息技術二等獎。

由於注重學生特長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教學質量穩步上升:2003屆普高上線133人,上線率居全縣第三名,其中藝體生上線21人;2005屆普高上線202人,其中藝體生34人。“教學必講質量,質量就是生命”,這是我們全體教師的共識,更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

管理制度

管理重落實,建立“制度約束、人文關懷”的管理模式,制定切實可行的各項制度,呈現理性管理與人文管理的有機結合,力爭管理上檔次、管理出特色。

1、管理分工到位,制度落實到人。

學校各項工作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八百弓中學管理手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制度,為規範教育教學行為作了明確規定,當然制度的作用不單是來約束人,更主要在於調動人的積極性。學校採取分層管理、層層落實:校務成員分線管理,主動督查;行政領導包年級,年級主任具體抓;校務成員包畢業班,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包班、任課教師包學生,齊抓共管,責任分明,思路清晰,管理到位。另外啟動學生“自主管理約束”系統,由學生會和團支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督查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日評周結髮流動紅旗;班委會輪流值日,以身作則,形成良好的班紀班風。管理真正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抓”,校園環境日漸優美。

2、管理就是服務,校園就是我家。

教師是學校所有工作的執行者和落實人,學校管理始終以人為本,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教師職業素養,想方設法滿足教師事業上、生活上的合理需求,採納教工代表的合理化建議。學校工會對教師的婚嫁的恭賀、病喪的慰問,都是對教師的關心和服務,極大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要留住學生、先留住學生的心,教學上教師是學生平等的合作者,生活上教師是學生的嚴父慈母,情感上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我們的管理口號是“我們是學生的服務者”知識的傳授、住宿的管理、餐飲的服務,真正讓學生在校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心換心,真誠相待,校風好了,學風濃了,我們的管理也上台階了。

安全創效益。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責任意識,緊繃安全工作這根弦,實現“安全生產、責任到人”的穩定局面,全員走安全教育的道路。

1、消除安全隱患,簽訂安全責任狀。

因辦學條件簡陋,潛伏著不少安全隱患,為了全體師生的安全,學校本期更換了一台新鍋爐,維修了食堂,整改了校園電路,安裝了女生宿舍新鐵門,加固了圍牆。學校成立了一支教師護校隊伍,早晚對校園及周邊進行巡邏。進一步加強門衛責任,實行來客詢問登記制度。學校跟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如《八百弓中學2004年控制學生急性血吸蟲病預防工作責任狀》《班級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學校跟學生家庭簽訂安全協定書,將安全責任分解到戶,讓學校、家庭、社會一齊抓好安全工作,同時加強安全知識講座,制定安全救治預案,讓學生懂得自救和救人的方法,嚴防學生出現意外事故。

2、杜絕安全事故,創造最佳效益。

穩定壓倒一切,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學校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警鐘長鳴,我校注重安全預防,多年來未出任何安全事故,這就是最好的教學效益。

雖然我校校園面積較大,但教學用房嚴重不足,辦學條件亟待改善;雖然我校離名牌學校還有一定距離,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管理思路清,工作努力乾,茅草街鎮天益初級中學一定會成為一個教學有特色、辦學有品位的一流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