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鄰水縣城南鎮南埡村
地處縣城南郊,達渝、滬蓉高速公路交匯處的鄰水縣城南鎮南埡村,是近年冒出來的富裕村,去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600元。不僅如此,往些年“髒亂差”的村莊,現已變成整潔、綠化、文明的新農村。當地民眾滿意地說:“南埡村人有福氣,全靠村支部帶領我們乾,使全村連續多年保持了班子穩、人心齊、村內經濟發展、村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今年還獲得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呢!”調整結構 蔬果飄香
南埡村人口較多,人均耕地較少。前些年,大部分村民常年以種糧為生,一年到頭收入很低,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村黨支部一班人,對全村現狀和發展潛力進行了多次深入細緻的調研,經過認真分析,確定了以蔬菜、麻竹和生豬養殖為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為打開局面,村黨支部根據民眾思想不解放、觀念保守的實際,利用現代遠程教育下載了山東省壽光市洛城鎮綠色食品基地種植大棚蔬菜經驗的信息,組織黨員和種養大戶反覆觀看學習,開拓視野;為打消民眾顧慮,村黨支部確定了黨員、幹部帶頭的發展方針,為民眾樹立典範。村兩委成員周建剛、饒德川、廖光美率先建起成片大棚通菜種苗基地,種植無公害蔬菜、西瓜100餘畝,“支部+遠程+業主+農戶”模式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在此基礎上,村黨支部還針對民眾在發展優質無公害蔬菜和生態麻竹園中出現的缺乏技術的實際問題,多次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強化服務,使全村的蔬菜、麻竹這兩大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全村已發展優質蔬菜450畝,生態麻竹園400畝,梨園70畝,臍橙園450畝,培育出余永富、蒲恩文等養殖大戶12個。如今,蔬菜和麻竹已真正成為南埡村農民增收的“搖錢樹”。建強支部 凝聚民心
南埡村黨支部在帶領廣大民眾走富裕道路的同時,還始終堅持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村黨支部首先從抓黨員隊伍入手,常年堅持了三會一課、黨員聯繫戶、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經常組織黨員開展學黨章、學科技和義務修路等組織活動,使黨員在班子工作中都走在民眾前頭,全村32名黨員,被民眾稱為一面旗幟。村黨支部還始終堅持把民眾願望與心聲作為工作第一信號,真心實意為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努力改善民眾生活條件,最佳化村內環境,鄰氮路通往村委會機耕路年久失修,每逢雨季村民出行不便。今年村兩委多方籌資,搶晴天、戰雨天,三個月打通了6.5公里致富路,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同時,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新打機井200多口,從20多公里外的老龍洞引來山泉水,解決了900多人畜飲水難。村民廖繼華頗有感觸地說:“新農村建設中,黨員幹部就像親人一樣,動的是真感情,實事、好事辦在我們心坎上。”
開闢陣地 共建和諧
村黨支部還大力開展了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由村兩委組建了紅白理事會,民眾哪家有大事小情、喪事喜事,村兩委都準時到場提供服務,村內陣地建設齊全,廣播室、圖書室、黨員活動室等設施,常年對黨員和村民開展教育活動。尊重農民意願,發動農民建設美好家園,全村房屋美化貼瓷磚26480平方米,改廚、改灶、改廁250口,建沼氣200多口,安裝電話168門,新建磚混房220戶,安通遠程教育150餘戶。喝乾淨水,上衛生廁,走平坦路,住整潔房,用節能灶。在過去,村民對這種生活方式只能是一種奢望。如今,變成了現實。村民饒玉田用對聯描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鋪水泥路奔致富道開心,用自來水住平安屋安逸”。村黨支部還年年組織民眾開展十星級文明家庭評比和花會等豐富多彩的民眾活動,提高了村民素質,保持了全村穩定,全村多年無上訪戶,無打架鬥毆現象。
隨著民眾民主意識的增強,村黨支部還本著公正、公開的民主原則,大力加強和推進了民主政治建設,認真堅持了村務公開制度,村內的財務和大小事情及時向民眾公開,認真堅持民主議事制度,村內重大事情都由村兩委成員、黨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及全體黨員共同商定辦理,真正實現了黨員民眾廣泛參與的民主管理,使百姓氣順心平,減少了決策失誤,實現了農村穩定,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黨支部一班人一心一意帶領民眾發展經濟,扎紮實實為民眾辦實事,贏得了民眾的信賴和支持。2000年至2005年,南埡村支部連續五年榮獲全鎮綜合考核一等獎,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村的榮譽稱號,2006年獲得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廣袤田野好風光,鄉村新景入畫來。在南埡村,路變寬了、水變清了、房變靚了、農民兄弟臉上蕩漾著燦爛的笑容。全村1940名農民朋友充分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