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概況
《懷柔地名史》記載,南冶元代成村,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村域內至今有很多無法破解的謎題。比如村西海拔600米的西山頂上有一座用石塊堆砌而成的巨大圓形石牆,村民都叫它“狼尾巴墩”,早些年常有人去那裡砍柴,親眼目睹過石牆的原貌,當時感到很蹊蹺,是在什麼年代堆砌而成的呢?村東南還有一處叫“鏈馬墩”的小山等等。有人說它們是古代的烽火台,是一個軍事設施。還有一種說法:因渤海所至南冶一帶是平坦開闊的山間盆地。北山是燕山主脈,有黑坨、尖坨、北大坨、駱駝峰等諸峰,可謂群峰起伏迭盪,古長城緊扣相鎖,綿延數十里。故此明代皇帝朱棣在選址十三陵時,為使此地極佳的風水向西壓去,傾向十三陵一帶。特修此墩作為攔截風水的一大鎮物。二者孰對孰非已無法考證。但毋庸置疑的是,古代的南冶村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村名由來
聽祖輩們講,南冶村的祖先是山西的,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集結移民而來。代代相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早來此定居的有周、張、李、趙四大姓。過去有這樣的說法:周姓來此占平地,李趙二姓占山地,張姓占河灘地,四姓代代農桑,繁衍生息,起初從幾戶、幾十戶至上百戶,戶戶人丁興旺,自給自足,通過幾百年的開發,這裡已形成了一個富庶之地,而後的歲月里也漸漸的凸現這塊寶地的靈氣。至此,人們不禁要問,南冶這個名字到底起源於何時呢?據《懷柔縣誌》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年)修建南冶口,並在鐵礦峪立礦,到該地冶煉,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閉礦,為區別位於長城以北的北冶(四海冶),故名南冶。現在村北的一個地方叫“石堆子”,此處就是明代煉鐵遺址。這裡還遺存著很多冶煉後的石渣。上世紀20年代,在這塊平坦土地里挖掘出一個上百斤的大鐵石。由此人們可以想像出那時南冶的煉鐵盛況。
煉鐵這段歷史後的若干年,村子裡便蘊育了一個頗帶神秘色彩的傳說。
很早以前,一位村民到山裡打柴,回來的路上在路邊休息時睡著了,恍惚中,一白鬍子老頭向他走來,對他說:“你要想叫全家富裕起來,有吃有穿,聽我一句話,今天夜裡有三個騎馬的人從村北小路經過,你要是把它們打倒,就會遍地生財,切記、切記,莫要放過此機會。”說畢,白鬍子老頭飄然而去。按照白鬍子老頭的指點,農夫帶上鋤頭到村北等候。果然三個高人大馬自北向南而來。第一個人高馬大、黃臉,身披金盔甲,騎著黃驃馬,眼裡閃著金光,他沒有動手。第二個白臉,穿著銀色盔甲,騎著雪花大白馬,眼裡閃著銀光,他還是沒敢動手。第三個過來了,只見那人一張油黑的大臉,一身黑色盔甲,騎著一匹烏黑髮亮的大青馬,農夫一鋤頭打下去,頓時黑人黑馬攤散在地上,成了一堆鐵礦石……。
村里人每每提起這個傳說,都或多或少有一個遺憾——老人為什麼不打金馬呢?假若如是,鐵礦就會變成金礦,煉鐵就會變成冶金子了。不過,這只是村民們的美好願望罷了。
冶金到此為止。這個傳說多少為當代延續了靈驗。上世紀七十年代北京一0一地質隊在村西山上,開山修路勘探多年,探明山裡有銅沙,因儲量未達到開發標準,只得讓它在地下繼續沉睡。看來南冶這個古村真的與礦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溝谷野趣
南冶村無論是田間地塊,還是七溝八梁都有它耐人尋味的名稱,村北牛郎峪就是一個最有趣的話題。
牛郎峪是南冶村最上檔次的一塊果園和林地,溝谷綿長低緩,呈南北走向,曲曲折折五里有餘,溝內常年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筆者小時候就對牛郎峪這個名字好奇:它是否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關聯,總覺得有一個故事在裡面。後來從一位老者那裡得知牛郎峪還暗藏著一個真實而又樸實的傳說呢。
相傳村裡有一姓史的人家,主人讀過私塾,家有幾十畝田產,是村裡的一個小財主,人稱史員外。員外家有一群牛,雇一僕人去放,古時候牛郎峪是一個人跡罕至的荒谷。早上把牛撒在荒谷里,日落後牛自然下山回家。一天,僕人發現牛回來時,有一隻領頭牛渾身是汗,肚子也沒吃飽,僕人很納悶。第二天、第三天……連續幾天都是帶汗而歸。後來僕人偷偷隨牛到山谷里窺探,意外的發現是,一隻老狼在騷擾牛群,領頭牛為保護牛群,天天和狼搏鬥。僕人即刻把這件事告訴了員外,而後一道合計了一個對付狼的辦法。第二天凌晨,僕人把領頭的牛餵飽後,在牛的兩個犄角上各綁了一把尖刀,把牛撒到山裡。牛群進了山,狼又來了,領頭牛與老狼經過一番搏鬥,老狼終於死在了牛的尖刀之下。後來牛也死了,這是為什麼呢?老人告訴我,當時員外令僕人把狼抬回家,剝了皮,肉犒勞了僕人們,狼皮晾在了石碾子上,誰知第二天早晨牛一出圈,領頭牛便一眼盯上了碾子上的狼皮,徑直向碾子頂去,頓時頭破血流,牛當場死在了石碾子下。牛的勇猛悲壯故事在村里即刻傳開了,後來村人就把牛和狼頂架搏鬥的這條溝谷稱為牛狼(郎)峪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家在牛郎峪建起一座兵營,一茬茬棒小伙在這裡一年又一年的輪番服役。這裡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牛郎峪了。
牛郎峪中部拐彎處北坡石崖上,有古人開鑿的兩個石窟,解放前洞裡有老母奶奶像供奉。每遇大旱,村名就來這裡燒香求雨。洞崖坡腳下是一個微型小盆地,五畝許,如坑似盆,人們叫它“洞坑”。西側是一個落差10餘米的季節性小瀑布,從小瀑布的崖上向溝里延長100米處,有一巨型虎頭石,是古人雕鑿而成。虎頭每隻眼眶裡可容兩人團坐。黑褐色的虎頭石和布滿的青苔印記了它的滄桑和永遠。這條溝因有虎頭石,故名石虎峪。
南冶村有趣的地名兒還很多,如:立石溝、天橋峪等。隨便拿來一個名字都有它的出處和故事。這就是古村南冶的魅力所在。
周家大院
建國前,南冶富人很多,有近20座標緻精美的四合院。其中“洋宅子”和“周家大院”是四合院中的精品,當時極為輝煌顯赫。
周家大院建在村西的高台上,大院占地約十畝,一道七米的高牆把大院圍攏的嚴嚴實實。大院北邊是一個五十畝的平地,名曰“大地”。西邊是“和尚地”,與娘娘廟古松遙相呼應。南邊有一口古井和一棵古槐。大院內是一個建築群,主人居住的是一個四合院,東面與四合院比鄰的是碾道、牲口棚和夥計的住處。大院內共50間房屋,建造格局和磚木料都很講究。院內青磚地,門樓鑲有磚刻門扁,古樸別致。兩塊大理石門墩刻有荷花、梅花等圖案,現在依舊。大院西北有北大門,按有鐵門,東南是正門,有五間東房,中間一間為門道,大門外有影壁遮擋,角道用200餘塊條石鋪砌而成。本人小時經常和小夥伴們在大門處的角道上玩耍,印象極為深刻。十年前一位90多歲的老人曾對我說過,這些條石都是他在20歲時和周傢伙計從深山裡一塊塊背回來的。縱觀周家大院,它所耗費的人力、財力可想而知。
周希元家發跡很早,在明末清初已相當富有了。周家擁有南冶村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山地。河兩邊有八盤水磨。壓香面子的作坊有“7富店”和“富樂號”等店鋪。三岔村也有他的山場,渤海所有他50畝稻地,口頭村有兩盤水磨。周家是關渡河以里的首富,無人能與其抗衡。
周家大院衰落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俗語說:樹大招風,家業大了,誰都眼紅,賊人也惦記。那時常有大幫出沒,對周家威脅很大。聽老人講,有一年從興隆城村方向來了一夥大幫,企圖綁票勒索要挾周家。但沒有得逞,因為周家有很多夥計,還有很多條槍,夥計們在北門鳴槍阻擋,大幫無法靠近,只好向河西北方向逃走了。
由於受大幫的屢次威脅,周希元有了遷家的念頭,第二年周希元就帶著全家老小和所有的洋錢舉家東遷到懷柔,一年後又遷到北平。從此周家大院名存實亡,成了一個空殼。
解放後,周希元由北京移居口頭村,當時他已是年過七十的古稀之人。據家父李春學講,1951年父親在紅螺寺讀書時,步行回家,在口頭村北的水磨巧遇周希元,一老一小各不相知,在閒聊中才知各自的身份。此時周希元談及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往事,家父珍藏了多年,如今為我寫作史話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周希元在文革中回村挨批鬥一次,這也是他自遷家三十年後第一次回到故土。周希元有兩個兒子,全安家於北京,文革時二兒去世,兒媳王秀文被遣送回南冶,一人住在周家大院的小屋裡,孤苦伶仃多年,後改嫁鐵礦峪村。文革中周家祖墳也未免於難,全部被平毀。紅衛兵有的在周家大院尋寶,大院的前前後後被挖,最後挖出一個一米高的罈子,人們推測這個是當年藏洋錢用的,可惜是空的。1984年一村民在周家墳原址挖坑栽樹時,挖出了鼻煙壺和玉帶。顯而易見,周家在古時候官位也是很顯赫的。幾年前有人看見周希元的後人來村打聽周家大院在什麼地方,可沒有人告訴來者。如今周家大院已蕩然無存,只有東門外的條石和一段殘牆門墩石刻可以佐記。
古廟遺韻
廟文化在南冶村由來已久。過去村裡有娘娘廟、老爺廟、龍王廟、五道廟。龍王廟在河邊東坡根的石崖上,建築較小,是求雨的地方。五道廟在河東北坡沿,誰家有老人故去,都要來此報廟。老爺廟在河東路南側,原為南冶國小校的一部分。筆者上國小的時候,1、2、3年級就在老爺廟正殿讀書三年,正殿之間,雕梁棟,翹脊飛檐,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廟的南門門楣上刻有“三義廟”,老爺廟是它的俗稱。解放前廟裡有關羽、劉備、張飛的泥胎像,此廟拆除較晚,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因國小校翻新重建才被拆除。
在村西坡跟有一級古松一株,樹齡約600年,胸徑1.04米高15米,冠幅13.4 X 10米。此地就是著名的娘娘廟遺址。據《懷柔地名表》記載,1947年12月懷柔縣曾在此召開土改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懷柔縣,四海縣2區村幹部千餘人。如今是一處集古松和廟宇遺址於一體的革命紀念地。
經考證推算和知情前輩講述,娘娘表始建約在永樂年間。娘娘廟巍然矗立在一個黃土高台上,與古松相伴相稱,威風凜凜,大氣磅礴。娘娘廟呈一四合院型,北、南、東、西各三間。北房正殿供奉著玉帝、王母娘娘、送子娘娘、養子娘娘等諸神塑像。殿內金碧輝煌,有彩繪山水,彩繪人物等精美圖案。大殿後牆有倒坐觀音像一尊,院內漢白玉碑一塊,記錄了建廟的起始年代及翻修村民捐錢的盛況。碑的陽面為瘦金書體,字較多,陰面為雙勻體“皇閣永固”四個大字。廟門呈圓拱狀,門楣上篆刻“娘娘廟”三個 真書大字。南門外砌有牆踏子,拾級而上約有10米高。廟的南邊有一棵古槐樹,已成洞,風燭殘年。院內院外有二十三棵古松,盤龍臥虎,擁翠堆黛,風姿卓越,姿態各異。整個古廟飛檐翹脊,松蔭蔽日,煞有森然之氣。
娘娘廟經歷了明清,民國數百年的滄桑洗禮,在漫長的歲月里,來此敬香膜拜者絡繹不絕。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五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村里都要在這裡舉行廟會。廟會豐富多彩,十分熱鬧,十里八村的人都要來趕集觀看花會表演。各村的藝人也登台亮相,雜耍的、耍猴的、賣唱的、賣小吃的好一副熱鬧的場面。最吸引人的還是“搶娘娘”的習俗。這天廟裡放有很多布娃娃,全村盼著早生貴子的媳婦一大清早就來廟裡搶娃娃,搶到的非常高興,搶不到的就相當沮喪了。
娘娘廟經漫長的歷史,脫胎出了許多離奇古怪的傳說和故事。如挖井的傳說,在娘娘廟東邊路旁原有一口古井,旁邊有石槽和槐樹,很早以前就被填埋了。傳說某年某月將井砌好後,聽井下有人說:“大嬸我借你家麻眼籮使使”,人們一聽都驚呆了,認為是否地下還有一層人,若干年後這井就填埋了。解放後還有石槽,井口的遺址。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娘娘廟原有20多棵古松,村里幾家有權有勢的人家想將廟裡松樹砍伐歸為己有,正當他們逐棵砍伐後,鋸到最後一棵時,松樹突然滴出血來,在場的人驚呆了,不敢再鋸,僥倖把最後一棵古松保存下來,也就是今天還在的那棵古松。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駐紮在渤海所的日軍來南冶村修圍子也未敢動古松的一根樹枝。1947年土改時,京北革命老區的領導人經常在這裡開會。娘娘廟為土地革命也做出了貢獻。
1958年娘娘廟拆除,所有磚瓦木料用於修建了當時的國小校,據說一姓陳的老漢在拆廟時,拆出一條小白蛇,而後老人的腿被砸傷,呆了半年才能下地幹活。娘娘廟的怪事也真多啊!如今除一棵叱吒風雲的古松外,樹下還有一被拆斷的兩塊殘碑。看樣子這塊碑是清末時立的,是娘娘廟翻修重建碑,上面記錄全村人捐款的情況。碑上還有筆者曾祖父的名字,文字為:“監管李延然,捐十五吊……”我為自己的先人為修娘娘廟所做的貢獻感到敬佩和自豪。光陰似苒,歲月如歌,現在每當人們欣賞古松、憑弔歷史時,都感慨萬千。
革命鬥爭
1938年由山西過來的八路軍在沙峪村東山嘴伏擊了日本軍,為此,日本侵略者對渤海所、沙峪、南冶一帶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現在年紀大的村民都親眼目睹了日本飛機在南冶村投下的炸彈。沒有爆炸的就埋在了地下。兩年過去以後,村裡有兩兒童在村外挖出了一枚炸彈,剛扛在肩上,就冒了煙,隨後爆炸,將其中一人眼睛炸瞎,此人現在還在世,名叫郭其忠。沙峪伏擊戰後,大山深處撒下了革命的種子。聽一位老人講:南冶村最早進入八路軍是1943年,因當時北邊的鄰村洞台也有日本軍,所以八路軍是夜間來夜間走,他們在村里宣傳抗日革命思想,給村民唱革命歌曲。當時還發展了幾名秘密黨員,並成立了兒童團,為八路軍站崗放哨。當時家父還是村裡的兒童團長。村里組織婦女為八路軍做軍鞋,支援抗日。1945年日本投降,南冶村成了解放區。1947年土改工作隊進住南冶村,開展減租減息和土改運動,很多貧苦農民積極入黨,不到一年就發展了十幾名黨員,最後黨員成了土改運動的組織者和骨幹。地主、富農的土地都分給了貧苦村民,村民的革命熱情非常的高漲。為配合土改工作,工作隊為村民演出了“兄妹開荒”,“白毛女”等劇目。在世老人談及那段往事心情非常激動。1948年10月村里在周家大院,召開報名參軍歡送大會,有二十多名青年應徵,他們全部編入晉察冀邊區獨立師。隨軍經洞台三岔進入延慶境內,融入解放戰爭的洪流。他們挺進東北,橫渡長江,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戰功。
土改時,南冶村隸屬懷柔縣第二區,二區轄南北兩條溝四十幾個村莊。村裡的薛永生老人是二區的區長,警衛員是該村黨員趙登海同志,他們直接領導了該地區的土改工作。
1948年土改接近尾聲的時候,國名黨中央軍進山大掃蕩,對老解放區大舉進攻。村民們把這次大掃蕩習慣上稱為“跑情況”。小時候經常聽母親講“跑情況”的故事。那時敵人來的訊息一傳出,村裡的農會和小隊迅速帶領村民向山里撤離,甚至躲進二十多里的深山裡。當時有很多老人來不及跑遠就被敵人抓住。一次民兵小隊在敵人來之前,在村東小坡一帶埋了地雷,敵人慘無人道的令老人婦女孩子在前面帶路為他們趟地雷,一位叫苗青的老人挺身而出站出來說:“我在前面給你帶路”雖然沒有趟到地雷,但他捨生忘死的精神,一時被傳為佳話,至今有口皆碑。
燦爛文化
南冶村是一個文化之鄉,就像一座熔爐,三教九流各類人才都可領略到,說書的、寫字的、繪畫的等等如數家珍,比比皆是。好說歇後語的老電工趙振祥,雖然文化不高,但對歇後語有特別的研究和創造。無論電影中的台詞警句,還是生活中的隻言片語,他都會信於理來,現場發揮,恰如其分的與歇後語聯繫上,抖落出包袱和笑料。他自嘲說自己是游本昌——老濟公(技工)。本人和他接觸甚密,他自編自創富有新意的歇後語達上百條,能匯集成冊。
“把式將”即習武之人。習武追溯起來相當久遠,他與村裡的花會相伴相生幾百年。村民李永忠已年近古稀,是武術傳人。筆者小時候經常看他打拳,他還有一幫徒弟。前些年春節走會,他們都會表演亮相,為節日增添喜慶。觀之,村民津津樂道。
村裡的文藝人才之多,是三里五村無法比擬的,現在精通嗩吶、笙、笛、二胡、單、吉他等樂器的有二十來人,他們說拉彈唱,樣樣都會。1980年懷柔文化館幫村里組建了一個小劇團,演員都是村裡的年青人。當時排練的評劇“小拜年”曾引起轟動,劇中主角由時任村團支部書記的喬老江擔任。恰似專業的表演和唱腔,令人拍案叫絕,文化館給予高度評價。而後在各村巡演,深受歡迎。
南冶村花會歷史悠久,是民間文化的一朵奇葩。在2006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時,我曾參與了花會的普查工作。普查時花會的總會頭是李永忠、趙登友、張吉義。花會共分五檔,分別為:高蹺、五虎棍、小車會、十不閒、吵子。
高蹺:共有十二個角色,原型為傳說中的八仙,再加上四個配角,它們是:僧人——鐵拐李、——韓湘子、公子——蘭百合、頭鼓——曹國舅、頭羅——何仙姑、漁翁——張國老、樵夫——漢鍾離、賣藥——呂洞賓。頭羅、頭鼓、二鼓等。高蹺表現的是:八仙們普度眾生,積德行善,為民辦好事的主題。
五虎棍:主要是打鬥場面。這檔會講述了宋代趙匡胤與義弟鄭子明除霸安良的故事。此檔共有七個角色,分別扮演趙匡胤、鄭子明五兄弟(五虎)。表演者身著各自服飾,並勾畫不同臉譜。表演打鬥所用兵器都是棍棒,故名“五虎棍”。表演過程中有“單棍”、“五虎陣”、“連環陣”等武術套路。緊張激烈,扣人心弦,深受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
小車會:小車會再現的是一個結婚的場面。由新娘、侍女、拉縴、推車老翁、公子、先生、媒婆、醜婆等角色組成。它的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南冶村小車會在解放前曾去過東大山(鴨山)演出過。
十不閒:十不閒講的是一個有錢人家敗落後沿街乞討賣藝的場景。主要由員外、妻子、傻兒子、先生、管家、丫鬟、醜婆。砍柴子的角色組成。以說唱為主,語言諧幽默、
吵子:是一個由十五人組成的樂隊,配備有:鑼鼓、大箔、小箔、笙、嗩吶等。嗩吶領銜,聲樂氣勢宏大,很有震撼力。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都有吵子“靜銜”驅邪。
以前每到四月十五日,五檔花會都會到娘娘廟赴會表演,為廟會助興。大旱年份村里還要赴會祈神求雨。九渡河鎮吉寺村與該村有一山之隔,過去兩村交往慎密,花會經常翻山越嶺到吉寺求雨“清龍王爺”,後來演變成“偷龍兒爺”的習俗。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活動中,經組織村民座談一致認為,南冶的花會有近200年的歷史。它興興衰衰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在文革中停滯十年,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以後又繼續排練上演。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受當代多元文化的衝擊,人們的品味越來越高,民俗文化一度冷落。目前南冶村的花會已刀槍入庫擱淺多年,急待搶救,一旦拾起,還會大放異彩。
民俗樂隊是南冶村又一民俗文化現象,它成立於1990年,由24人組成。它的組織者是村民李春山,他精通多種樂器,曾去總政文工團拜師學藝,是村里資深的老藝人。1990年他自籌資金2000多元購置了樂隊的全部家當。一頂大花轎最終定格了南冶民俗樂隊的形象。樂隊主要從事紅白喜事、祝壽、開業典禮、旅遊表演等業務。它的服務範圍到過昌平、延慶、密雲、龍慶峽、紅螺寺、慕田峪、原始部落等旅遊景點,可謂名揚京北。
河套今昔
南冶地域內有一條小河,自北向南穿村而過,約七華里左右,屬懷沙河上游段,俗稱“河套”。小河常年不知疲倦的汩汩流淌著,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南冶村民。
小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河裡有自生自長的魚蝦,岸邊楊柳依依,水草豐美。到了初夏,河邊的水草綻開黃燦燦成片的小花,很像江南的油菜花,美不勝收。
解放前,小河的水景極為壯觀,為修建水磨提供了條件。當時村南村北的河西岸分布著很多水磨,俗稱水碾子。村北依次為核桃樹碾子、牛郎峪碾子、富樂號碾子、下落坡碾子。上落碾子。村南依次為和尚廟碾子、頭盤碾子、二盤碾子、三盤碾子、四盤碾子。這些碾子分別有一個巨大的石碾子,通過水衝擊下面的木輪旋轉,帶動石磙子轉動,嗡嗡作響,小孩看到了非常恐懼。這些石碾子都是周希元等大戶的財產,其作用主要壓香面子,而後出售給制香的商人。據說周希元發家就是從經營水碾子開始的。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底連降暴雨,山洪暴發,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對山村進行了一次空前的洗劫。聽老人們講,村民杜少軍在這場洪水中奇蹟般的幸免於難。他家住在四盤碾子,洪水來時房屋和家人全被洪水沖走,唯獨他在洪水中拚命掙扎,最後騎到了一根木塊上,爬上了一棵大楊樹,洪水退後得救。當時村民以訛傳訛,說他騎的是一條龍,龍王爺救了他。真的如此,那就好了。
1972年以前,小河上沒有一個像樣的橋,只有一個用樹枝搭起的土橋,到了兩季還得拆掉,橋孔上擔兩根木塊,小學生去橋東國小校上學還得爬木頭過河,很不方便,人人叫苦不迭。
文革後期的農業學大寨期間,村里改河造地,至使河床嚴重堵塞。1972年春在土橋上側新修了一座水泥橋,名曰“幸福橋”。當年的7月28日,一夜暴雨,山洪暴發,洪水下來阻塞了橋孔,村內一片汪洋,幸虧村民提前撤離,沒有傷亡。但沖毀土地300多畝,楊柳樹連根拔倒不計其數。
兩次特大洪水給南冶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有很多教訓值得記取
1979年國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高大水泥橋,洪水可暢通無阻。前幾年村里又修了六道截流壩,一座漫水橋,一座河邊公園,河套兩岸點綴起了民俗垂釣園。整個河套碧水一片,白鷺高飛,鴨兒戲水,宛如江南水鄉。
經濟發展
南冶村氣候宜人,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山場面積廣闊。2000年前是林糧並舉,現已退耕還林。這裡盛產板栗、核桃、杏等乾鮮果品。自1984年生產隊解體以來,林果業蓬勃發展,板栗漫山遍野。
南冶村板栗栽培歷史遙不可及。記得前些年北京老山漢墓發掘時,墓里的黃楊題奏全是栗木堆積而成,這就證明北京地區在漢代就有了板栗樹。而南冶村又處京北燕山腹地,想必在那時甚至更遙遠板栗就在此地生根開花結果了。
南冶村百年以上栗樹不計其數,村南有一棵板栗古樹,主幹兩人抱,樹冠龐大,占地一畝,最高年產板栗500斤。據推算它是明代的古樹,人們給它一個“板栗王”的桂冠,如此尊號,毫無溢美粉飾之嫌。
過去南冶的板栗面積和產量在全鎮首屈一指,近些年來村裡的林果業更上一層樓,居全鎮之首。板栗占全村每家每戶收入的80%以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板栗富裕了一方百姓。
南冶村地處懷沙河谷底,土地較肥沃。解放前由於對豐富的水利資源缺乏利用,全村幾乎沒有水澆地。從土改人人分到土地以後到互助組合作,乃至1958年的人民公社,人們都固守封閉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苦苦耕種些玉米,穀子,高粱,白薯等雜糧將能吃飽肚子。有時還要挨餓,吃細糧對村民來說是一種奢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集體力量逐漸壯大。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整土地,修渠打井,引水灌溉。使全村大部分農田澆上了水。徹底終結了南冶村沒有水澆地,吃不上細糧的歷史。
1984年生產隊解體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年年五穀豐登,家家有餘糧,戶戶有存款。如今退耕還林的山村一派蔥蘢豐盛的綠色景象。
南冶村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山村。倘若你來此地,一定會被那優美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歷史所震撼,所陶醉。
人文自然
南冶村共有14姓人家,分別是劉、吳、孫、李、陳、任、亓、段、呂、王、邵、魏、池、張。不論家族大小,彼此和睦相處,左鄰右舍,相敬如賓。明末遷入有吳、孫、劉、李4姓。吳氏乃萊蕪名士吳來朝之後。他曾在山西榮河縣為縣官,後參與編纂《萊蕪縣誌》。吳氏宗祠主體尚存完好,祠前兩株參天柏樹和一株粗大柚樹已被砍伐,山屏門毀掉。門前所懸掛的“父子兄弟進士”大匾不知去向。李氏乃萊蕪名士李瀟生之後,李氏宗祠在村后街,現尚存。大門口掛有一匾,上書“天下才子第一”是清順治元年御賜,今已失。晚清,亓氏亓湘由梨溝遷來,呂氏呂來湘從芹村遷來。後李家漸衰,亓、呂兩家漸富,時有窮了一貴(李貴)富了兩廂(亓湘,呂來湘)之說。清末民初,呂家成為全村首富,擁有良田120畝,並開酒店,建油坊,設錢莊,聞名十里八鄉。
為防亂世遭劫,保家護民,清鹹豐十年(1860年)全體村民共同修築了寨牆,村人稱圩子牆。用三合土(石灰、黃土、卵石)夯實築成,高約6米,建有垛口,攔馬牆。築牆取土,使村周圍自然形成護城河。四面築有門樓,東門名“依汶”,南門曰“影宮”,西門稱“望岳”,北門叫“樞闕”。四角各築炮樓1座。1862年,捻軍一殘部持槍途經南冶,此時圩牆已修好,四門緊閉,壯丁把守圩牆,其未能人。現圩牆僅存一段遺址。
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李國英 孫守志 孫兆來 吳 鏑 孫守和 李磊實 孫兆俊
二、歷任村支書
1945年大北冶村中共黨員亓守道來南冶發展黨員3名:吳式雲、李國臣、吳學昌,開始了黨的活動,繼而發展任啟義,劉學錫等多名黨員。1948年3月成立黨支部。歷任支部書記如下:
1948年3月-1948年11月 吳式雲
1948年12月-1950年12月 吳 健
1950年12月-1958年10月 李國臣
1958年11月-1964年2月 李元成
1964年3月-1974年12月 吳祥熙
1975年1月- 劉吉孔
三、歷任村主任
1946年2月-1955年12月 劉學錫(村長)
1956年1月-1956年12月 孫兆明(社長)
1957年1月-1958年10月 吳祥熙(社長)
1958年10月-1961年12月 劉學錫(大隊長)
1961年2月-1964年12月 劉學錫(大隊長)
1965年1月-1973年2月 吳式雲(大隊長、革委會主任)
1974年1月-1976年l0月 吳祥熙 (革委會主任)
1976年10月-1979年11月 吳祥熙 (大隊長)
1979年12月-1984年6月 李誠實(大隊長)
1989年6月-1998年12月 李誠實
1999年1日-2001年12月 孫兆孔
2002年1月- 劉吉孔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吳冶山 曾任鐵道部副部長,己故
吳 鏑 曾任原新泰縣區委書記,1947年犧牲
吳 銘 原湖南長沙礦務局勞動工資處處長,已離休
吳 鍵 曾任萊蕪縣檢察長,已故
李明實 原吉林省省委黨校副校長,已離休
吳沾熙 曾任維坊市人事局局長,已故
孫守儉 原上海市楊浦區稅務局局長,已離休
魏育傑 曾任重慶市江北區水電局局長,已故
吳式會 原新汶礦務局工會主席,已離休
吳勉熙 原鄭州市鐵路局機築處長,己離休
孫兆度 原寧波地委組織部部長,已離休
任啟祥 原青島警備區某部衛生隊隊長,已轉業
段倫光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電子研究所所長
李運實 原萊蕪市衛生局副局長,已退休
吳茂貴 原萊蕪市農機局局長
吳珠希 原新汶礦務局南冶煤礦礦長
王連社 成都軍區駐拉薩某團團長
吳 剛 副團職幹部,已轉業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劉昭陽 大連工學院教授
李充實 顏莊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邵書元 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
孫占明 中學高級教師
畢孝昌 中學高級教師
六、礦產與開採
南冶地下蘊藏煤,量大,質優。據南冶村“採礦封禁碑”載:“熔鐵必需石炭”,為防傷村脈,破壞風水,村民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立碑,再禁採煤。萊蕪用煤冶鐵,約始於唐代,是用煤冶鐵的嘗試。煤含硫多,不易脫硫造渣,後才發明使用含硫少的焦炭冶鐵。大量用煤冶鐵是在元代。“元至元十一年,泰安萊蕪一帶炭礦,冶鐵業極盛行。”(《續修萊蕪縣誌》)南冶北有隋至明代的冶煉遺址,在南冶開煤礦,運至北鄰的小北冶冶鐵極便。因此,南冶煤礦當於元代開採。
儘管立碑禁止採煤,但百年來皆有開採痕跡,較早的開採多在村南,因村南煤層較淺,地下水位低。清末明初,提升汲水有了進步,村北才有了開採。如村北以徐殿奎為經理,集股開採西號,王子篤為經理開採的東號,東西號都是立井,提升用汽絞車,汲水用汽泵,在當時技術是較先進的,規模也是較大的。1945年終止開採。1968年高莊人民公社在南冶東開採,由於技術、設備都較落後,1972年終止開採。1971年位於南冶村西南田家鋪以東的新汶礦務局南冶煤礦建成並簡易投產。1987年南冶村自籌資金在村東北開辦煤礦,開採至今。現在,甫冶村煤礦在管理、技術、設備等方面部符合現代化開採的要求。
七、知名人士和事件
1、呂嘉林,解放前為本村首富。抗日戰爭時期,任顏莊區區長,1945年6月21日在泰山區黨、政、軍領導人的爭取下毅然率700餘人攜槍起義,並與地方抗日武裝合作,里應外和,克復南冶兩個據點。1945年冬被錯誤的鬥爭逮捕,病死於獄中,1983年平反昭雪。
2、段明申,熱情、豪爽、助人為樂。1947年本村被還鄉團占領,窮凶極惡的還鄉軍與保公所的人瘋狂報復革命幹部與革命軍人及其家屬、積極分子。對他們進行毒打、罰款,對交不上罰款的就填深坑。段明申老人帶領本村的老年人,憑著威望與膽識與反動派周旋,向他們申明大義:“都是鄉里鄉親不要把事做得太絕,要看長遠,給自己留條後路……。”真說不下來,他親自跑各家湊集物資,將被捕的保出來,使本村人免遭毒害,他救人的事跡至今在本村流傳。
八、關於吳來朝的故事
吳來朝,少時家貧,居南港,與母親以賣豆腐為生。每天一大早與母親推完磨做完豆腐。便挑著豆腐擔子,敲著梆子過河到盤龍沿街叫賣。當時段盤龍有一段姓富戶,設書館,吳來朝每天賣完豆腐就到書館窗外聽書,用手比劃著名學寫字。日子長了,先生和學生也都認識了這位貧而好學的後生,他雖在窗外,而屋內的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他能回答出來,不能背誦的書他能背誦。富戶小姐得知此事,出於好奇,偷看這位有才的窮後生。在小姐眼裡,吳來朝雖衣著襤褸,但才貌俱佳,蒙生愛慕之心:她向父母提出想與賣豆腩的後生結親,父母堅決不同意。小姐不顧父母阻攔大膽向吳來朝表明心跡。美麗嫻淑的小姐主動求愛,吳來朝喜出望外。一天段小姐收拾一些隨身衣服,到吳來朝的家裡.吳來朝母親又喜又驚,喜的是,這樣的好媳婦,哪裡去找,驚的是自己這樣窮,人家娘能讓嗎?可是段小姐態度堅定,義無反顧。於是,當天拜堂成親。坐床頭時一貓頭鷹飛進屋裡落在樑上,大家都覺得奇怪,認為是不祥之兆,可小姐爽朗地脫口誦道:“新人床上坐,夜貓子樑上落。一門三進士,父子五登科”,話音剛落,貓頭鷹就飛走了。
婚後,娘家連勸帶嚇,小姐執意不回,在吳來朝家裡勤勞節儉持家。吳來朝自從有了賢內助,更有時間效法聖賢,孜孜攻讀,後來考取歲貢,繼而被選為山西榮河縣縣令。時榮河縣境內大荒,吳來朝出資買茅棘,鼓勵墾荒,年來荒地皆變成良田。又給農民以牛,教農民種植,間苗。據說當時農民不知何為間苗,吳來朝教他們:“三寸四寸掩,三棵五棵留”。當時他們認為苗都留著還打不多,留這么少怎么行呢?吳來朝苦口婆心,指導勸說。到秋天時果然穗子大了,產量高了,眾人皆服。他又令夫人教農婦紡線織布,一年後該縣大大優於他縣,吳來朝深得當地農民愛戴。後來榮河人每年都往茅堆上加茅草,年久堆積如山,以示紀念。並在萊蕪城東門外建吳封君廟,廟門匾額為“榮河遺愛”。
後來,吳來朝之子吳鴻洙、吳鴻功及孫吳偉皆因學成名,考中進士,一任工部主事,一任吏科給事中,一任陝西按察使,其孫吳曙、吳暉考取舉人,因而被譽為“一門三進士,父子五登科”,應了段夫人前言。
九、吳處士寫狀
明朝時期,南冶村有位秀才名叫吳君宜,人稱“吳處士”。處士不是官銜,大概相當於“有學問善交往”一類的稱謂。吳君宜沒有做官,但有文才、有名望,所以叫處士。吳處士刀筆厲害,故以寫狀紙訟詞名噪鄉里。
村裡有財主姓王,雖是土財主,卻貪心十足。夜裡睡不著時,肚子裡便生幾條壞蛆爬出來坑人。窮人張不了有塊地與王財主緊鄰,雖然比王財主的地小得多,但他也看著眼紅,總想一口吞進肚裡去,只是苦於無辦法。想買吧,捨不得花錢,白要吧,人家當然不會給他。
張不了餵著幾隻羊。這天王財主看到張不了放羊,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頭。於是他一口氣跑到縣衙,狀告張不了的羊吃了他的麥苗,把一大塊地全吃光了。縣官很快發下籤來,要拘張不了上堂對質。張不了是個老實人,即刻嚇傻了。吳君宜得知此事,便對他說:“不用怕,我給你寫個狀子帶上,保證沒事。”立即提筆鋪紙,寫了這樣一句:“麥葉細如線,麥根扎黃泉。,臘月天地凍.地如石板堅。鋼钁刨不動,羊嘴怎能餐?”張不了帶著吳君宜寫的狀紙,到了縣衙大堂呈上。縣官反覆看了數遍,越看越覺得有理,就把王財主熊了一頓,哄下堂去了。
王財主回到家,越想越憋氣,後來打聽到是吳君宜給張不了寫的狀子,為了出口氣,就提了一個豬頭兩瓶酒,也去找吳君宜寫狀子,他心想:“有錢能使鬼推磨,我不信財主告不倒窮漢,天底下的衙門口哪不朝南開?”
吳君宜收下王財主的豬頭和酒,就為王財主也寫了狀紙,是這樣四句:“麥苗嫩如線,風颳就能斷。綿羊大張嘴,一嘴啃一片。”
縣官看了王財主的狀子,又覺得有理:是呀,麥根雖然在土裡羊啃不著,麥葉子可是在地上邊,一嘴啃一片,這還了得。於是又下籤拘傳張不了。張不了又找吳君宜。吳君宜又為他寫了一張狀紙:麥苗生來脾氣犟,羊嘴越啃越發旺。羊屎羊尿算白賺,你說合賬不合賬?
縣官左看右看,又覺得有理,就又把王財主哄下堂去了。
王財主走後,縣官把三張狀紙拿出來翻看,越看越覺得像是出自一人之手。後來果然探聽到系吳君宜所為,就把他傳上堂去。吳君宜原本是秀才,縣官當場把他的功名給捋去了。
從此,吳君宜一輩子再也沒混上一官半職。死後葬於村北,墓碑上寫著“明處士吳君宜之墓”,世孫吳正音立。
十、吳冶山在朝鮮
吳冶山(1919-1990),1937年參加革命,1938入黨。歷任縣委組織部長、武裝科科長,縣大隊副大隊長,縣委副書記兼縣大隊長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軍區團政委、縣長、地委副書記,東北鐵路瀋陽地區工廠副廠長、廠黨委副書記。他於1950年入朝作戰,任志願軍援朝鐵路工程總隊政委、總隊長,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鐵路軍事管理總局政委、黨委書記。在戰爭中,率部參加了朝鮮戰場所有鐵道戰線的鬥爭,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在韓戰中,美軍把轟炸破壞朝鮮北部作為主要戰略手段。1950年10月志願軍出國時,朝鮮北部的鐵路基本被摧毀。為了恢復鐵路運輸,保障前方供應,1950年11月5日正式組成鐵道兵團,所屬部隊陸續入朝。至1951年2月,入朝的鐵道部隊計有第1師大部、直屬橋樑團和直屬獨立團及鐵道部抗美援朝工程總隊。吳冶山任援朝鐵路工程總隊政委。
由於美軍把轟炸志願軍後方當作重要戰爭手段,志願軍後勤卻幾乎沒有自己的防空部隊。至1951年6月,上級在防空方面加強了鴨綠江各渡口高炮部隊,調來城防高炮第505、513團和獨立高炮營掩護橋樑和後勤分部。吳冶山積極建議和提倡鐵道部隊、分部、兵力普遍組織輕重機槍和步槍對空射擊小組.隨時隨地打擊低空飛行的美軍飛機。這在一定程度上減低了美空軍的轟炸掃射效能。
敵人在普遍轟炸道路、橋樑,封鎖破壞我交通運輸目的沒有得逞後,便集中力量重點轟炸新安洲、西浦、价川鐵路的“三角地區”。這裡是整個朝鮮北方鐵路和公路運輸的樞紐和咽喉。我防空力量加強後,鐵道兵便夜以繼日地集中兵力抓緊搶修“三角地區”的鐵路。
面對如此嚴重的任務,吳冶山鑒於敵機轟炸掃射的命中率夜晚低,威脅比白天小,於是就指揮部隊把主要工作轉入夜間進行。,晚上作業不僅效率低且容易出事故,砸道釘時經常砸空,甚至砸傷戰士的手腳,吳冶山批示學習兄弟部隊的經驗,把釘帽塗成白色,這樣找好找,釘好釘,就提高了搶修鐵路的效率。吳冶山除提倡戰士們搞創造發明外,見兄弟部隊有好的經驗就學。他們學習了修鐵路便橋的方法,為爭取主動,還在預料將要受到攻擊的橋樑旁邊,預先貯藏好修理材料,一旦橋樑被炸便立即搶修,改變了過去一擊就爛,一打就斷的被動局面。
吳冶山善於發揮政治工作威力,能充分調動指戰員的積極性,援朝工程總隊4工程隊1中隊2分隊班長郭金升,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拆卸定時炸彈和其它炸彈總計I200多顆,取出炸藥30多噸,被譽為“卸定時炸彈大王”。吳冶山提升他為排長,辦拆卸定時炸彈訓練班,又讓郭金升當隊長和教員,後他又被兄弟部隊請去當教員。後經吳冶山派人整理材料,志願軍領導機關為郭金升記特等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榮譽勳章,出席了朝鮮鐵道部省(部)英雄模範代表會議,為創建“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加強鐵路系統的領導,1951年8月,在中朝聯合司令部領導下成立了以東北區副令員賀晉年兼司令員的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簡稱“聯運司”)。“聯運司”由賀晉年任司令員,張明過為政治委員,劉居英任副司令兼軍管總局局長,吳冶山調任軍管總務政委、黨委書記。
8月中旬,敵人為了配合停戰談判,對我施加軍事壓力,在其地面部隊發動夏季攻勢的同時,又乘洪水以其空軍對我發動了大規模的“絞殺戰”,以切斷我軍運輸線為目的,使前線我軍陷糧盡彈絕的地步。我軍在技術裝備劣勢和物資器材極端缺乏條件下,以無比頑強的戰鬥精神進行了反“絞殺戰”鬥爭。劉居英、吳冶山經常冒著生命危險,親臨現場,查看現場判斷敵情,定下決心,採取各種方法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贏得“絞殺戰”鬥爭的勝利。
1952年5月,敵人轟炸比1951年1月增加了70倍,而我方的運輸增加了3倍,使敵人嘆服不已。8月20日,美遠東艦隊司令布里斯說,美海、空軍全力摧毀北韓的共軍供應線的計畫已徹底失敗。1952年6月至年底,敵機對鐵路的破壞處次數逐漸減少,美軍修訂了空軍使用方針,將空中襲擊重點從鐵路交通轉向水利發電系統、灌溉設施和重要軍事目標。
鐵路總局在竭盡全力組織軍運的同時,盡最大可能組織為朝鮮國民經濟物資的運輸,至12月23日,完成了朝鮮1952年全年鐵路運輸計畫的590萬噸。
1953年1月至2月,在劉居英、吳冶山組織指揮下,鐵路總局為戰備運輸裝車15686車,全面完成了戰備任務。在夏季進攻戰的金城戰役中,一次火力襲擊即消耗炮彈1900噸,一次戰役就消耗彈藥1.9萬噸,約等於五次戰役以前彈藥品消耗量的2.3倍,夏季進攻金城戰役共消耗彈藥3萬餘噸,每天平均400噸,參戰部隊不僅糧食充足,且戰後還有剩餘,全體鐵路員工為最後一戰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障。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鐵路運輸中,吳冶山率鐵路員工,面對敵機轟炸、敵特破壞、洪水災害等三大敵人開展了頑強的鬥爭,基本上保障了前線所需物資,因而榮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後,吳冶山任鐵路管理局局長,蘭州鐵路局黨委書記、局長,鐵道部中南辦事處黨委書記、主任,武漢鐵路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坦贊鐵路專家組組長兼黨委書記,鐵道部副部長、部黨組成員。
十一、全國計畫生育勞動模範——孫吉英
孫吉英,女,漢族,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南冶村人,1925年3月生,多次榮獲縣、社、鎮勞動模範並當選為萊蕪市第十、十一屆人大代表。1989年榮獲全國計畫生育勞動模範稱號。
孫吉英做計畫生育工作時,已是5個孩子的母親,小的只有兩歲,丈夫不同意她幹這項工作,經過多次動員終於得到了全家的同意和支持。孫吉英從一開始幹這項工作就認識到: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是做好計畫生育工作的根本。艱苦細微的工作贏得了上級領導和民眾的好評。
長期的計畫生育工作使她掌握了接生技術,每當產婦找她時,不論遠近還是颳風下雨,她從不推辭趕去接生。完全是進行義務幫助。為了減少無兒戶的憂慮,她積極幫助尋找上門女婿。還通過村里兩委研究決定給上門女婿優先劃宅基地,到村辦企業工作等一些措施。
十二、齊魯孝星——劉茂珍
劉茂珍,女,漢族,1956年2月出生於鋼城區顏莊鎮木頭山村。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南冶村婦女主任、計生委主任。1999年被山東省壽齡委授予“齊魯壽星”光榮匾。
劉茂珍在工作中,大膽潑辣,勤奮紮實,任勞任怨,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優秀婦女幹部、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個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精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公爹受到民眾交口稱讚。1994年冬天,劉茂珍發現72歲的公爹發病昏倒在地,及時把他送到醫院,搶救七天七夜後醒了,但再也不能言語和活動。在住院期間,劉茂珍和丈夫吳茂榮在床邊輪流守護,僅醫藥費就花去兩萬多,沒有錢,就出二分五厘的高利息貸款,給老人治病。
老人出院後,為支持丈夫工作,劉茂珍自已承擔起照顧老人的義務,並且還要料理兩個孩子的生活。她天天為老人餵飯、端屎端尿,村里工作從不間斷,一天只睡5個小時,三個月下來,頭髮白了許多,人瘦了近30斤。為防止老人在夜晚間有什麼閃失,劉茂珍不顧公爹兒媳之嫌,不畏天氣寒冷,打地鋪睡在老人床邊。老人發生便秘,她把開塞露注入老人肛門,效果不好時,她用手一點一點往外摳。老人年輕時是部隊幹部.愛乾淨。劉茂珍每天給他洗臉梳頭刮鬍子,吃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定期為老人洗身子,活動身體,使老人精神愉快,安度晚年,至今已經九年,在當地傳為佳話。
十三、女廠長劉訓美
劉訓黃,生於1967年7月,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南冶村人,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家庭貧窮,16歲國中畢業後她不畏困難,自強不息,抓住時機,自籌資金1000多元辦起電鍍廠,由於管理不善而倒閉,期間,她多次放棄當工人的機會,立志乾出一番事業,1989年她借貸40萬元,建起機械配件廠,同時自學機械原理知識,聘請6名工程師,走正規化管理的路子,當年實現產值100萬元,利稅12萬元。1990年2月又投資200萬元,建起兩座近400平方米的大車間,加工和生產零件達40多種,形成年產值500萬元,利稅40萬元的生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