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背景
南充輕軌是南充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也可以稱作南充城市軌道交通。在《南 充第七次城市總體規劃》中已確立:加快南充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由2條線路組成。據《南充市城市第七次總體規劃(2010-2020)》,城市規劃區面積 總計978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控制為170平方公里左右。南充市城區城鎮人口在2015年約為120萬,2020年約為150萬。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與擴張規模相適應的城市交通建設已擺在眼前。市城規局所作南充城市交通需求量分析顯示,到2020年南充市區人口達到150萬人時,出行總量將達到449.5萬人次,屆時南充的城市交通矛盾由輕軌來解決是一個較好的可行方案。
歷史沿革
2008年10月,南充城市輕軌首次在《南充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
2009年11月,南充輕軌納入遠景規劃,確立2條線路遠期穿越3區1縣。
2010年11月,南充輕軌1,2號線首次規劃出初步方案,預算投資45億元,並納入“十二五”城市建設項目。
2011年6月,南充城市輕軌公布2套初步方案。方案一線路呈一縱+半環的線路網形式,全長60.2公里,其中一號線28.8公里,二號線31.4公里;方案二線路呈“又”字形,全長49.1公里,其中一號線20公里,二號線29.1公里。
2011年9月,南充城鄉規劃局公布的《城市公共運輸改善規劃》中確立:“軌道+快速公交”構建南充骨幹公交體系。
2012年9月,《南充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確立:將在最近幾年儘快啟動市區輕軌建設項目。規劃中提出了三個方案。並正式啟動南充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前期工作。
2013年3月,《南充市綜合交通樞紐規劃》正式公布,南充城市軌道交通的兩條軌道交通線總體呈“又”字型布局,並公布線路大致經過的片區。
2014年5月,南充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方案更新,由原來的2條線路更新為3條,線路呈“日”字形,線路全長62.8千米。
2014年8月,南充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通過了由省住建廳組織評審會的技術審查,規劃預留了地下軌道空間,規劃設計3條現代化軌道交通線路 ,並擬定了地下空間開發的管理辦法。
線路規劃
2013年12月,《南充市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規劃》出爐,在《南充市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的基礎上,對規劃軌道進行了調整,設計有3條線路,最佳化後呈現“日”形的線網形式,貫穿城市中心,連線城市主要客流集散點,構建網線整體骨架,線網總體規模62.8公里。
線路走向
1號線:從瀠溪公園起,經南充北站、瀠溪工業園區、馬市鋪路、金魚嶺路、鐵欣路、鐵榮路、蓮池路、文化路、人民路、陳壽路至都尉路,背面預留往外銜接成績軌道的可能,全長20.7公里,設17個站點,站間距1.29公里。
2號線:從南充市北站起,經荊溪片區、清泉湖景區、小龍片區、江東路、高都路、蟠桃街過江經耀目路。全長27公里,設19個站點,站間距1.5公里。
3號線:從西華師大起,經石油路、清泉壩過江、陽春路、沁園路、東順路至南充機場。全長15.1公里,設12個站點,站間距1.37公里。
站點設定
1號線布置17個站點,其中3個換乘的樞紐站;2號線布置19個站點,3個換乘樞紐站;3號線布置12個站點,2個換乘樞紐站。其中,1號線全線在地下,共20.7公里;2號線地下線長21.2公里,高架長5.8公里;3號線全線地下,15.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