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人口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松山、南信、和尚寺、陡山箐、回頭山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39戶,鄉村人口1415人,全部為農業人口,其中:男性745人,女性6570人。勞動力5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9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彝族904人,拉祜族130人。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國土面積18.32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2595畝(其中:水田1170畝,旱地1425畝),人均耕地1.83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70畝,有效灌溉率為45.09%,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635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4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3畝,其中養殖面積8畝;其他面積17943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37戶通自來水,有2戶飲用井水;有33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4%和7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分別占總數的44.24%和23.6%。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8輛,機車33輛。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距離鳳翔中學8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4人,其中小學生118人,中學生36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0人,少數民族黨員41人,其中男黨員50人、女黨員11人。村委會由1名支書(主任)、1名副主任、1名文書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0人。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36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0.36萬元,占總收入的43.95%;畜牧業收入168.54萬元,占總收入的46.19%,其中出欄肉豬1040頭,肉牛21頭,肉羊79頭;漁業收入0.9萬元,占總收入的0.24%;林業收入8.6萬元,占總收入的2.36%;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10.5萬元,占總收入的2.88%;工資性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4.11%。農民人均純收入99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5人(占勞動力的14.66%),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49戶,鄉村人口1419人,全部為農業人口,其中:男性749人,女性670人。勞動力60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彝族904人,拉祜族130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96人,參合率91.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鳳翔衛生院9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16.2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人文地理
東文筆塔:在南信橋村東五公里處高山頂上,清光緒二十四年(1896年),通判肖澤春籌銀五百兩修建。為方錐形塔,塔高20米,9層,,系風水景觀塔,一方文風之象徵。民間常以遠觀此塔預測天氣,往往雨天將晴時顯白色,晴天將雨顯灰暗色,應是塔表面物質隨空氣濕度而變的結果。周圍松林茂密,風景秀麗,每到春季,遊人常到此春遊,是臨滄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新農村建設
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前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045元,建設後為3257元;每人有基本農田0.8畝;每人有經濟林果2畝;有科技明白人466個。有以沼氣為主的潔淨能源187個;有進村硬板路2條;有新農村理事會7個;村級建有發展規劃4個;發展產業規劃7個;村容村貌整治規劃2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經濟基礎薄弱,農業生產投入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核桃種植和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