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老虎橋監獄位於南京老虎橋32號。北洋政府時期江蘇有三大監獄:第三監獄在蘇州,第二監獄在上海,第一監獄在南京,即老虎橋監獄。老虎橋監獄從清末(1905年)創建至本世紀末(1999年)被拆除,在近一個世紀中,面對滿清、北洋、民國、新中國幾朝興衰,名稱屢次更替,滄桑盡顯其中。 老虎橋監獄在清朝光緒創建時,叫「江寧罪犯習藝所」,僅收容江寧府的犯人。宣統即位後改為「江南模範監獄」,規模進一步增加,犯人擴大到江蘇全省,還收容安徽、浙江等地的犯人。辛亥革命爆發後,監獄更名為「江蘇江寧監獄」,到了北洋時期又改為「江蘇第一監獄」,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後沿襲此名。「江蘇第一監獄」這一名稱存在時間較長(從1917年至1937年,前後使用了20年),政治影響也較大。日偽時期監獄名稱又被改過。到了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黨還都,又將名稱改為「首都監獄」,第一任典獄長是徐崇文。當時監房共172間,可容納犯人3000名,規模達到歷史鼎盛時期。1949年建國後老虎橋監獄又被先後更名為「南京市人民法院監獄」和「江蘇省第一監獄」,1999年因種種原因被拆除。 民國期間,老虎橋監獄以關押政治犯出名。關押在這裡的政治犯大致有三類。一類是共產黨人。何葆珍(劉少奇前妻)、帥孟奇、肖明等女政治犯均被囚禁在此。一類是社會知名人士。名氣最響的應該是陳獨秀。第三類是漢奸。擔任日本占領北平時期教育總署督辦的周作人就曾被關押於此。
性質
它原是南京國民政府法務部管轄的普通監獄,一般關押刑事犯。在南京設立軍事監獄之前,軍事犯、政治犯也關押於此。1928年4月,法務部長蔡元培以該監人滿為患、天氣炎熱、衛生條件極差等因,呈請國民政府另闢監獄,使政治犯、軍事犯與普通刑事犯分流,以改善管理。1928年8月,南京第一陸軍監獄建成後,這裡的政治犯、軍事犯才移遷出去。由於南京第一陸軍監獄和後來建立的中央軍人監獄沒有女監,所以,從全國各地押解到南京的女政治犯、女軍事犯判刑後都關押在此。
犯人
民國期間,老虎橋監獄以關押政治犯出名。關押在這裡的政治犯大致有三類。
共產黨人:何寶珍(劉少奇前妻)、帥孟奇、楊放之、黃靜汶、夏之栩、錢瑛、耿建華、宋漣、蕭明、彭鏡秋、熊無荊、紀均、陶茅谷、丁惠、劉小浦、林玉娟、朱凝、薛迅、黃海明、黃雋、楊克冰、譚國輔、王根英等
女政治犯均被囚禁在此。
社會知名人士:陳獨秀。
漢奸:擔任日本占領北平時期教育總署督辦的周作人就曾被關押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