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寧博物館

南京江寧博物館

南京江寧博物館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竹山公園秦淮河畔(江寧區竹山路88號),是國家三級博物館,南京成立最早的區級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5月6日。 江寧博物館由千秋江寧、風流東晉、裴家同書畫館及一個臨時展廳組成,館藏文物達3000餘件。 2008年,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與江寧博物館同址建設,新館占地面積17.8畝,建築面積7480平方米。2011年9月28日新館正式開放。

地理位置

江寧博物館(中國東晉博物館)坐落在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竹山公園外港河河畔,主樓為仿古建築,佇立於綠水青山之中,環境十分清雅。

建築規模

江寧境內文物古蹟眾多,經各級政府明令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就有66處,在中國亦為文物大區。建國以來,境內古遺址、古墓葬發掘出土了近萬件文物,如著名的“南京猿人”頭骨化石、南朝青瓷大蓮花尊、青瓷神獸尊、宏覺寺唐塔地宮舍利瓶、南唐二陵出土宮廷樂舞俑與鎮墓神獸、元末“蕭何月下追韓信”紋青花梅瓶、明代釉里紅梅瓶、醉漢瑪瑙杯等均堪稱國寶。現大多數藏於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館內。

江寧區博物館是一座高標準、現代化的綜合型博物館,擁有大小展廳4個,展廳面積500平方米。被江蘇省文物局確定為三級防範風險等級單位。現有館藏文物781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件(套)、二級文物46件(套)、三級文物916件(套)。文物上起湯山直立人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民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50多萬年。展覽採用了集現代化、科技化,融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展示手法。結合文物陳列、場景再現、圖片說明等傳統方式以及3D全息影像、4D影院、多媒體互動、256語言導覽系統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了江寧悠久的人類文明和獨特的地域文化。

建成後的博物館為江寧區博物館、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一址雙館,主體建築分為三層,設有《風流東晉》、《千秋江寧》、《裴家同書畫展覽》三個固定展覽和一個臨時性展廳,展廳面積2500平方米,同時設有文物庫區、辦公區、公共區、大報告廳、小會議室、貴賓接待室等6個功能區域。

主要藏有西漢銅鍅、西漢牛紐三足鼎、漢代大玉壁、漢代彩繪漆碗、東吳天冊元年買地券、東吳佛像鏡、東晉雞首罐、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銅權、明代琉璃建築構件及大量銅鏡、陶明器、玉器等。館中的《江寧歷史文物展》常年開放,並適時對展品做出調整更新,臨時展廳還舉辦書畫藝術展等。

該館自1993年開館以來,共舉辦各類展覽約30次,每年接待各類參觀人員約2萬人,1995年被江寧區委宣傳部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南京市政府命名為“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歷史沿革

江寧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5月6日,當時的名字是江寧縣博物館。

1992年5月5日,江寧縣博物館在竹山公園西側興建館舍(現在稱為舊館)。

1993年8月18日建成開放。

2007年4月,江寧區博物館選址竹山公園東側,建設新館。

2008年2月,南京市文物局批准將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與江寧博物館同址建設。新館占地面積17.8畝,建築面積7480平方米。

2008年2月1日,江寧區博物館開始免費對外開放。

2011年9月28日,江寧區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

2013年,江寧區博物館獲評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

展館情況

江寧博物館 江寧博物館

江寧博物館(中國東晉博物館)現收藏的各類文物約2000餘件,主要有西漢銅鍅、西漢牛紐三足鼎、漢代大玉璧、漢代彩繪漆碗、東吳天冊元年買地券、東吳佛像鏡、東晉雞首罐、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銅權、明代琉璃建築。構件及大量銅鏡、陶明器、玉器等,這些文物生動體現了江寧土地上歷代人民的創造和生活場景,是我們今天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藝術教育的生動教材。江寧的文物許多出土於小丹陽、湖熟鎮、秣陵鎮、上坊鎮、江寧鎮及靠近南京市郊的地區,它們說明這些在歷史上曾作為不同王朝縣級行政中心的現代集鎮。還保留著大量歷代文物,是江寧博物館今後工作的重點區域。

該館還十分注意近現代藝術品的收藏,特別是江寧地方藝術人才作品的徵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時,該館組織了專門的《慶回歸書畫展》,同時徵集入藏了部分展品。

該館十分注重將館藏品向社會公開展出,使博物館資源能夠與社會共享,館中的《江寧歷史文物展》常年開放,並不時對展品作出調整更新,臨時展廳還舉辦書畫藝術展等。這些展覽受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好評,1995年江寧區委宣傳部將該館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目前江寧博物館新館落成,新館著重展示了江寧區近年在上坊鎮地區發掘的東晉古墓文物近百件,全方位地為大家展示了東晉時代人民的生活風貌,館內還設有“淝水之戰”4D影院,讓遊人可以身臨其境去了解那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江寧博物館正在加強文物徵集和相關的研究工作,以充分利用博物館這塊高雅文化場所,使之成為展示江寧的歷史文化風貌、反映江寧當代建設成就的視窗和陣地,為江寧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新館開館

南京江寧博物館暨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2011年9月28日上午舉行隆重開館儀式。江寧博物館、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舉行了揭牌,並向社會全面免費開放。

東晉建都南京,104年的東晉歷史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據江寧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東晉時期許多世族墓葬都在江寧地區被發現,為研究東晉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考古資料,江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政治中心也是在東晉時期確立的,而南京真正形成城市輪廓也是在東晉時期。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作為國內第一個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圍繞東晉時期的歷史文化、人物典故等,重點打造東晉歷史文化品牌,並將成立東晉歷史文化研究會,為研究東晉歷史文化提供平台。

主要展覽

整個江寧博物館新館由全面反映江寧50萬年曆史變遷的“江寧博物館”和中國首個全面反映東晉歷史文化和人物的“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組成,設有《千秋江寧》、《風流東晉》、《裴家同書畫展》三個固定展覽,共展出各類文物3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42件,三級文物800多件,涉及玉石器、青銅器、瓷器、書畫等20餘個門類。展館中各類展陳輔以詳實的圖片說明、3D全息影像、4D多功能影院等多種現代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江寧悠久的歷史文明、獨特的地域風情及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就。

《千秋江寧》展陳分為“南京人之始”、“湖土熟、天下足”、“江寧,江寧”、“六朝藝術”、“牛首山與牛頭宗”、“岳飛與秦檜”、“京畿之地”、“文化遺存”八個單元,以濃重的筆墨全面集中展示江寧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面貌、多樣的人文景觀。展廳以一條長約118米蜿蜒曲折的河流,將總計734平方米的八個單元有機地串聯在一起,其水流通過3D影像技術處理,呈現出一種淙淙流淌的靈秀與動感。觀眾可以從序廳建置迭變的浮雕牆起,跟隨潺潺的水流作一次穿越50萬年之久的江寧歷史文化之旅。第一單元“南京人之始”以一幅名為“南京人的呼喚”油畫與“南京人”復原頭骨遙想呼應,兩旁陳列著湯山葫蘆洞出土的動物化石,引發觀眾對南京人起源的無限遐思。第二單元“湖土熟、天下足”把觀眾帶到距今4000多年以昝繆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以及距今3000多年的湖熟文化遺址,展廳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場景復原讓人感受到湖熟文化先民們的心跳。第三單元“江寧、江寧”主要展示秦漢以至六朝時期的江寧歷史文化,展廳中,牛鈕鼎、虎首石棺座、馬蹄形漆奩盒、大玉璧等不同類型精美文物讓人讚不絕口,而真正的亮點則是方山埭水利電子沙盤模型,沙盤模型通過3D影像投影來展示方山埭的起築、船隻過埭的過程以及滾水壩岸邊的繁忙景象,使人對這一1700多年前的偉大水利工程肅然起敬。第四單元“六朝藝術”以江寧地域出土的墓誌、陶瓷器為代表的五彩斑斕的六朝文物為主。第五單元“牛首山與牛頭宗”集中展示了隋唐以至明代江寧地區佛教的勃起以及唐代牛首山、祖堂山地區佛教禪宗旁支牛頭禪宗的盛況,展廳中的電控玻璃投影使觀眾如臨飄渺的佛宮仙境。第六單元“岳飛與秦檜”通過岳飛、秦檜這兩個南宋初年迥然不同的著名歷史人物與江寧的淵源故事,集中反映宋元時期江寧的歷史傳奇;展廳中既有以瓷枕、鑲嵌孔雀石鎏金銅帶飾等為代表的實物,又有牛首山嶽飛抗金、牧龍秦檜家族墓地等模型與畫面,從而達到了虛實結合、如夢似幻的效果。 第七單元“京畿之地”主要展示江寧作為大明王朝京師(後為留都)以及民國開基後笫一個共和之都的京畿地區的輝煌歷史;展廳中最吸人眼球的有熠熠生輝、富麗華貴的明代金冠、金冥幣、鑲寶石金經盒等瑰寶,還有按10:1比例縮小製作的有“中華第一碑”之稱的陽山碑材,可謂是別出心裁。第八單元“文化遺存”以一條古街及形形色色的店鋪,集中展示了濃鬱江寧風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民俗技藝;有熠熠生輝的金箔、歡騰雀躍的麻雀蹦、讓人垂涎的湖熟板鴨、唇齒留香的雨花炒茶,還有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方山裱畫技藝、周崗紅木雕刻、馬鋪鑼鼓、陸郎茶乾、殷巷石鎖,等等,讓觀眾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風流東晉》展陳通過展板、文物、影像、互動等多種手段,將有關文物展品生活化,將具體人物場景故事化,為觀眾開啟東晉歷史文化之門。其序廳採用畫卷投影的形式,分7個畫面分別再現王導、謝安、王羲之、王徽之、顧愷之、陶淵明、謝靈運等東晉名士不同的生活場景。展廳內分瓦當、墓志銘、金玉、青瓷四個展區集中展示有代表的東晉時期精美文物,其間配以文字、圖表,輔以南北大族生活、龍窯青瓷燒造等典型場景,使觀眾與東晉歷史文化零距離接觸。在展廳兩側的走廊牆壁上,還點綴有東晉人文石刻浮雕、新亭集會瓷板畫和蘭亭序、洛神賦、女史箴圖金箔漆畫等,烘托出東晉特殊的歷史文化氛圍。在東晉館中還精心設定了一個“淝水之戰”4D環幕動感影院。影院的坐席被設計成獨特的戰船式樣,觀眾坐在戰船之上,通過4D環幕動感影院,仿佛身臨其境,在萬馬齊鳴的廝殺中,重新體味當年淝水之戰的壯闊場景,領略謝石、謝玄等名將大敗苻堅於淝水的異樣風采,感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的現場衝擊力與震撼效果。

江寧博物館展陳大廳開設有《裴家同書畫展》固定板塊,常年向市民免費開放,展出的作品有裴家同老先生的精品力作40幅。裴家同系江寧人,師承傅抱石、陳之佛先生,現為合肥書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裴家同老先生長守畫壇,深具中國畫傳統功底,主張“筆墨當隨時代和現代藝術”旋律的理念,其作品《黃山雲涌》、《山居圖》、《松谷煙雲》等宏旨淵博,壯麗曠遠,聲名日隆。

在江寧博物館功能區內,一批具有江寧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與觀眾零距離接觸。現場展示的有南京金鉑手工技藝、雨花茶炒制、湖熟板鴨製作、陸朗茶乾等非遺項目,民眾在鑑賞五彩斑斕文物的同時,領略燦爛的江寧非物質文化,重拾歷史的記憶。據江寧文廣局領導介紹,江寧博物館將常年在功能區內開設民間民俗類文藝展覽,提高博物館展陳的多樣性、生動性、趣味性,使眾多百姓在博物館內欣賞到各類濃郁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間藝術,增強地域文化的認知度和凝聚力,構建美好精神家園。

為配合此次江寧博物館暨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開館,江蘇省文物局特地拿出了一批吳國青銅器在開館儀式當天進行祝賀展。當天,市民們可以在博物館展廳欣賞到來自南京市博物館珍藏的50件(套)青銅器,在商周禮樂間回眸青銅時代的匠心與古韻,重溫中華物質文化的華彩樂章。

江寧博物館開館後,江寧區將致力於將江寧博物館老館改造成“茶文化博物館”或“江寧書畫研究院”,依託竹山良好的地理位置、優美的山水風光,整體打造一個“兩館、一山”為主體、自然風光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竹山文博公園。屆時竹山文博園將成為江寧東山城區又一亮麗景點,為廣大市民親近自然、感受歷史脈搏提供了的最佳去處,大力提升江寧的城市文明形象。

館藏精品

江寧區博物館新館由江寧博物館和東晉歷史文化博物館組成,前者主要介紹江寧區的歷史文化,後者以東晉歷史文化為主。博物館設四個展廳,常設展覽三個(千秋江寧、風流東晉、裴家同書畫館),另有一個臨時展廳。現有館藏文物781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件(套)、二級文物46件(套)、三級文物916件(套)。主要藏品有西漢銅鍅、西漢牛紐三足鼎、漢代大玉璧、漢代彩繪漆碗、東吳天冊元年買地券、東吳佛像鏡、東晉雞首罐、東晉蛙形水盂、宋代青釉瓷枕、元代銅權、明代琉璃建築等。

白玉母子猴飾件

長5厘米

玉質。通體白潤光潔。作母猴與小猴相抱之裝,母猴雙手摟住小猴腋下,小猴一手摸母猴臉,一手摸母猴耳朵,面向前方。

翡翠扳指

直徑3.5厘米 孔徑2厘米 高3厘米

谷里街道東善橋出土 翡翠質。色澤艷綠,質地細膩,瑩潤潔淨。圓筒形,中有穿孔,雕琢精緻規整。通體拋光,光素無紋。

白玉扳指

長3.5厘米 孔徑2厘米 高2.5厘米
館藏
玉質。質地細膩,白潔瑩潤。中有圓形穿孔,雕琢精緻規整。通體拋光,光素無紋。

翡翠玉鐲

直徑3.5厘米

谷里街道東善橋出土。玉質。翠色瑩潤。截面呈圓形,土沁痕跡過度自然。

翡翠鑲金髮簪

長10厘米,寬1厘米

翡翠質。艷綠色,發色瑩潤。兩端彎曲,狀如柳葉,中部包金,上刻有特殊符號和 “新鳳祥福呈金”6字銘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