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源
孝陵衛,位於江蘇南京中山門外紫金山南麓,明孝陵陵門東南側。據《白下瑣言》載:“孝陵衛一名鍾靈街。”因明孝陵的衛戍部隊——孝陵衛曾駐守此地而得名。今孝陵衛鎮、孝陵衛街、孝陵衛西橋等地名,均因“孝陵衛”而得名。
“衛”是明代軍隊編制的名稱。明代各省轄區均分為數個防區,每區設衛戍守。衛下設所,有千戶所和百戶所之分。每衛有5600人左右,長官稱指揮使。各衛聽命於省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都司歸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衛所駐地均為軍事重鎮或要害之地。明孝陵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陵寢,故設孝陵衛駐守此地以戍衛。
今孝陵衛附近還有小衛街、衛崗等地名,亦因曾駐守過護衛明孝陵的軍隊而得名。小衛街位於明孝陵下馬坊東側,明代曾駐少量軍隊守衛,故稱小衛街,曾名孝衛街。衛崗,因此山崗上曾有駐軍守衛孝陵,故名。
歷史考證
明孝陵始建於洪武九年(1376年),洪武十四年初步建成,次年馬皇后去世,就安葬於此。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葬皇太子朱標於孝陵之東。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與馬皇后合葬孝陵,孝陵地宮正式啟用。永樂三年(1405年),孝陵工程全部竣工。孝陵規模宏大,周長約22.5公里,四周建有圍牆,今中山陵環陵公路原為牆基所在。為保衛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後的一個月內,即設孝陵衛和神宮監駐守。孝陵衛內並設“經歷司”,這就是當時的軍事警衛機構,是作為專業性保護“孝陵”的部隊。其中,有5600名官兵一衛,一衛中有5個所,每一個所中有1120人。這些官兵都是經過長期訓練而挑選出來的。其中又挑選了500名精兵。精兵的選擇標準:能騎馬揚鞭,飛速賓士,還要騎馬跨過一道壕,越過一堵牆,並在馬上開弓射箭,三箭中兩箭者才為合格。
這些精兵每五年進行調整考核一次,據史書記載,“不能勝任者,可令其男兒承替,無男兒承替者,應侍祿回鄉養老。”和末位淘汰制一樣,不能勝任的人,就可以令他們的兒子來繼續幫著守陵。如果沒兒子頂職的士兵,就可以領著俸祿回鄉養老去了。這像領退休工資一樣。據了解,當時其他一些兵種好像沒有這樣的福利。
孝陵衛的官兵共駐紮了167年,直到明朝滅亡。此後,孝陵不再有駐軍把守,遭到嚴重的破壞。康熙、乾隆南巡謁陵時,都覺得孝陵應當保護,特設守陵監兩員,陵戶四十,並撥出司香田若干。到清鹹豐三年,孝陵地區又成了太平軍和清軍的戰場,孝陵和靈谷寺等地面的木結構建築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時人有“草滿故陵埋石馬,月明荒徑泣銅駝”的詩句,描寫了孝陵的荒蕪情景。
清代,孝陵衛是南京各種名酒的釀造地。甘熙《白下瑣言》載:“今所沽燒酒出孝陵衛,皆米釀成,有堆花之目,其地有酒行,清晨馱載入城,歲無虛日。”孝陵衛的剪絨亦是南京的著名特產。甘熙的《白下瑣言》也對此業興起的經過做了詳細記載:道光庚子靜齋叔父在常州奔牛鎮及浙江石門斜橋等處,雇覓織工來者,捐資備辦棉紗,於孝陵衛一帶設機織布,令絨機失業男婦習之,價廉工省,日用必需,此業一開,補救不小,海百世之美利也。”另一種特產呼為陵園西瓜(俗稱馬陵瓜),因產於馬皇后陵一帶而得名。此瓜個小,呈橢圓形,青皮小籽,瓤紅汁甜。對於生長於三大火爐之一的南京人而言,馬陵瓜無疑是消暑的佳品。清人紀曉嵐有詩讚道:’種出東陵子母瓜,伊州佳種莫相夸。涼爭冰雪甜如蜜,消得溫暾顧渚茶。”
雖然孝陵衛在南京曾名揚一時,這一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但事實上,600年來孝陵衛這一稱呼只是口口相傳,並無正式的佐證依據。
2002年,在南京孝陵衛小衛街寧杭公路拓寬過程中,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的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塊高為2.2米、寬近1米的石碑,碑額篆刻《奉指蠲(讀juan,意為免除)免三則碑》。經文物考古專家辨識,確認這是一塊立於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政府公文碑。
經文物專家考證認為,這塊石碑是孝陵建陵600年來第一次發現的有關孝陵衛的文獻記載,反映了明朝、清朝中央政府對孝陵守軍的供奉、征免情況,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尤其對推動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明孝陵的保護和利用顯得彌足珍貴。
下馬坊
下馬坊即孝陵的入口處,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額枋上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楷書大字,謁陵的文武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坊高約9米、中間寬約6米、額枋長約6米、高1.28米、厚約0.32米,曾毀壞成數塊,倒置路旁,後來修復。坊旁有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立的禁約碑,重申嚴格保護孝陵的條例,違者立即處死。其他
孝陵衛對很多人來說,不過是個地名。這附近有兩所高校,人文氣息濃厚;位於紫金山腳下,自然環境不錯。已經很少有人關注地名背後的涵義:600年前,這裡是禁地,朱元璋為自己挑選出來的5600名精銳皇家士兵,駐紮於此,忠誠地守著他的陵墓。出了中山門,越過一個很陡的大坡,坡道向東延伸向遠方,下面就是孝陵衛。因為捷運施工,這一帶的馬路看起來亂糟糟的,灰白色的建築揚塵取代了古代兵馬操練時的塵土飛揚。“以前守陵的士兵就住在這裡。”中山陵園管理局退休職工劉維才熟知明孝陵掌故。在古代,為皇帝守陵的人,由與逝去的帝王有著密切關係的家族擔當。守陵的職業世襲,朝廷定期發放俸祿。朱元璋挑中了老家鳳陽的周、李兩姓。李姓早已遷離分散,周姓卻一直延續了下來,還有一位老人在。直到前幾年環境整治,這位周姓老人終於也搬遷離開了家族戍守了600年的地方。
孝陵衛,守著明孝陵,也守著南京城。明代自然是重兵把守,到了清代,又成為清軍江南大營的駐地,及至民國,一襲前朝慣例,將孝陵衛作為護衛首都南京的東大門,修築工事,派駐精銳重兵把守。有趣的是,到了清代,這裡還是遐邇聞名的酒鄉。每到冬日,當地人用糯米和靈谷寺前霹靂溝的泉水釀成美酒,味醇力足,飲者易醉,時人稱之為“迎風倒”。當時的孝陵衛酒坊林立,芳香飄溢。有竹枝詞寫道:“孝陵衛上滿街香,幾處行人在醉鄉。”
士兵早就不在了,小酒坊到了民國前後,也在戰亂中相繼消失。但總有些結實的東西,耐得住歲月磨蝕。孝陵衛600年的歷史,仍有跡可循,如今被濃縮在孝陵衛西側的一個公園裡。
2007年國慶,下馬坊遺址公園向遊客免費開放。中斷多年的下馬坊至大金門間的神道得以恢復,這才令人們想起:原來這裡,才是明孝陵的起始。沖天式的牌坊偉岸高聳,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指示各級官員到此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步行,以保持陵區的肅穆和尊崇。
更醒目的是牌坊前雙面“五爪金龍”龍紋石雕,龍紋石雕整體呈臥碑狀,斷裂成三塊,但威武的金龍雄姿猶存,四周雲紋環繞,據說是明代神烈山碑亭的遺物。石雕對面,是明代的禁約碑、神烈山碑以及清代的康熙免稅碑,逐個看過來,也是在讀孝陵衛的興衰。當年盔甲鮮明、待遇優渥的王牌部隊到了清代,已經變為紫金山下的普通民戶,因此才會引來康熙的“同情”,免除他們部分賦稅。
還有從更遠地方搬來的明清石雕石構件、觀音閣大石壁、前湖邊不知為哪位妃子墓馱碑的無頭贔屓……民間徵集來的石馬、石柱,則與新建的梅花樁、大鼓、旗桿混搭在一起,重現600年前“孝陵衛”大營場景,幾名外地遊客看得津津有味。而住在附近的居民更喜歡的則是公園裡的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已經逝去的,就這樣和正在發生的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