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它的原理現在看來很簡單也很原始,是利用古人舂米時的槓桿原理,通過人的足踏來帶動一個鑽頭上下運動,從而達到打井的目的。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內特有的楠竹(一種粗如碗口大小的竹類植物),將竹節淘空,形成一“筒”,筒筒相連,既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鑽下的泥石。
流程
簡介
卓筒井工藝流程包括鑽井(修治井)——汲鹵——曬鹵——濾鹵——煎鹽共五個步驟。蘇軾的《蜀鹽說》說:“用圜刃鑿,如碗大,深者數十丈;以巨竹去節,牝牡相銜為井,以隔橫入淡水,則鹹泉自上”。
鑽井
該地地方志記載了具體的鑽井之法:“擇有鹹源處,以鐵錐鑿井如碗大,用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長,以竹枝系鐵錐入,竹中鑿之,其井底有鐵器四爪,到六七十天,或百餘丈得鹹水乃止。”
卓筒井一般深約130米,井口大10~12厘米(直徑),占地兩平方丈。井鹽的選擇是有經驗的老鹽工根據山勢來決定,選擇井址也叫“度脈”,“度脈”不準一是打成漏井,二是打成乾窟窿。
鑽井分成兩個階段:1、打大眼;2、打小眼。卓筒井的構成即大眼小眼。上層是大眼,口徑15~20厘米,深約50米。大眼的作用是下放相銜接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絕洞壁上滲透出來的淡水,不許淡水進入井裡。竹筒能否隔絕淡水,又是把井鑽成功的關鍵。同時,大眼鑽至50米深,竹筒相應下50米,不能隔絕洞壁滲透的淡水,這叫漏井,不能再鑽,只有報廢。
隔絕了淡水就打(鑽)小眼,將大桿(鑽桿)頂端的“大令牌頭換成小令牌頭”繼續往下鑽,直鑽至100米深左右,如果每天能產500~3000斤濃度7~10度的滷水就成了井。如果無鹵就是選址不準叫乾窟窿。
汲鹵
卓筒井大眼在上、下套管隔淡水,小眼在下產鹵。產滷的小眼經過歲月的流逝被滷水腐蝕,地層變遷有時洞壁也要垮塌,這叫“垮匡”。岩石填塞了產鹵眼,就無法汲鹵。有時,一些汲鹵工具掉在井裡或其它人為造成的障礙這叫“屙堆”,也無法汲鹵,要汲鹵必須排除故障,因此,產生了修治井的工藝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難度大的要修好一口井需時間一月或數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產滷的井很難。
曬鹵
筒匠用鹽車(名單角車、花車)、筒,將滷水從井裡汲出,滷水渾濁,一般濃度在7~10度,這樣的滷水鹹度
低耗燃料,成本高。為了把滷水濃度提到18~20度,就產生了曬鹵支條架、曬壩(也叫鹽田)等曬鹵生產工具。
曬壩一般長60米,寬20米。支條架一般長約30米,高5米,結構如八字型,木質穿斗,支條架上鋪滿金竹椏,頂端做有“天船”。天船長10米,高1米,寬15米,天船安放在支條架頂端的中部,天船底部有伸向支條架兩端的與支條架一樣長的空竹筒,竹筒上鑽有不規則的小眼。在支架的一側做有筒車,筒車像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圓罩,高6米,直徑5米,被一根橫軸穿著。在腰底的外圈上依次安上竹筒,每個長約30~50厘米。並在腰底內圈安上木板,人在板上(內徑)走動,促使園罩鏇轉,將曬壩船形坑中的滷水通過罩上的小竹筒輸送到天船里,滷水通過天船底部接出的長竹筒的小眼散流後,再輸入濾缸過濾。
濾鹵
濾缸將滷水中的泥砂、雜質濾掉澄清再放入鹽鍋中煎鹽。
煎鹽
煎鹽的地方叫灶房,俗名叫“場火”。灶房一般長25米,寬15米,結構為木質穿斗,小青瓦房,前部安有煎鹽的大鹽鍋(解放前是生鐵圓鍋,現代是鋼板焊成的方鍋,大小根據鹽灶產鹵多少而定),鹽鍋後面是溫水鍋,溫水鍋後面是鹽炕。鹽炕長方形,用板石砌成,長約8米,寬2米。
滷水在鹽鍋中經高溫逐漸成鹽。為了使鹽潔白,顆粒晶瑩,在煎鹽中加皂角、豆漿。同時,提膽(注,另一種礦物質,可點豆腐),灶匠將有水分的舀入鹽倉中,過濾掉水分再把倉中的鹽撮到炕上,將水分全部炕乾,即成食鹽。
歷史
中國井鹽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公元前255~251年,著名水利專家李冰在興建都江堰工程中發現了鹽滷,隨即‘穿廣都鹽井’揭開了中國井鹽開發史的序幕。李冰開鑿的廣都鹽井,是在當時打井取水的基礎開鑿的大口淺井,這種鹽井因受技術的限制,不會很深,而且井徑很大。大口淺井采鹵技術一直持續了1200多年。
到了北宋時期,大英縣卓筒井鎮人發明了卓筒井采鹵技術後,才由小口深井逐漸替代大口淺井。北宋大文豪蘇軾在《蜀鹽說》中記載:“自慶曆皇以來,蜀始創‘卓筒’。用圓刀鑿山如斗大,深者至數十丈則鹹泉自上”。
卓筒井不僅是古代大英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也造福了大英的千秋萬代,直到今天它仍是大英子孫的福音。大英人結合“卓筒井”取水文化內涵進行精心設計釀造出濃香型的“卓筒老井”及系列麯酒又成為今天大英的名優特產之一。
意義
中國卓筒井的鑽井技術比西方、比美國早800多年,與火藥、造紙、印刷術、指南針一樣對人類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因此,被《中國鑽探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井鹽科技史》三書譽為“世界近代石油鑽探之父”,“開創了機械鑽井的先河”,“中國第五大發明”。科技界對卓筒井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沒有卓筒井,就沒有海灣戰爭”。
起源於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的大英縣卓筒井鑽探取鹽技術,使地下深處的滷水第一次得到科學的開採,在開採滷水的過程中,人類發現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氣資源。其鑿井工藝技術開西方近代蠅式頓鑽鑽井方法的先河,雖然經歷了近1000年歷史,其古老的工藝流程仍保存得相當完整。卓筒井是世界鑽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活著的恐龍”。
現存
被稱為“世界近代石油鑽井之父”的卓筒井,目前僅存1灶3井,而唯一嫻熟掌握這一小口徑打井技術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如今,只有我還能燒出雪白的鍋巴鹽!”大英縣卓筒井鎮78歲的嚴昌武老人說這話時,面前只有一個大順灶和三眼孤零零的卓筒井。就在不久前,卓筒井井鹽汲制技藝剛剛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豪?嘆息?還是擔憂?種種情感夾雜在老人話語中。6月17日,記者走近卓筒井這處瀕臨滅絕的稀世珍寶。
大英縣卓筒井鎮向東一公里處,經過已經破舊的大順灶灶房,穿過幾叢茂密的竹林,踏過一段被鹽工們的腳板磨得異常光滑的老石階,記者終於見到了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的最後3個活標本。它們,屹立在幾片包穀地的中間。
卓筒井始創於北宋年間,它的出現意味深長:不但表明了中國的井鹽開採技術從第一階段的大口徑淺井采鹵發展到了第二階段小口徑深井采鹵,其核心技術衝擊式頓鑽鑿井法,更為後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開採作了鋪墊。因此,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稱卓筒井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而《中國井鹽科技史》和《中國鑽探技術史》則稱其為“世界
近代石油鑽井之父”。
6月初,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卓筒井的井鹽汲制技藝榜上有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卓筒井這一手工製鹽活化石如今僅在卓筒井鎮3村存有一個大順灶和三眼井,而唯一掌握該整套技術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大順灶是一個熬鹽的灶房,曾經輝煌地“統轄”著18眼卓筒井,是當地卓筒井製鹽灶房中的“龍頭老大”。在1991年以前,這樣的製鹽灶房在大英還有9處,共有卓筒井41眼。但在1991年以後,其它的灶房及其卓筒井都被淘汰了,只留下大順灶和三眼井作為保護對象。
守護著它們的,就是居住在旁邊小屋裡的嚴昌武老人。
年滿78歲的嚴昌武老人,瘦卻精神矍鑠,耳聰目明,思維清晰。他家在卓筒井鎮8村,小時候由於家裡貧困,上不起學,從14歲開始,就給舅公當學徒,乾起了專門司職修井的“懶子”來。
據了解,懶子是有含義的,因為修井工做的事情越少,就說明井況越好,因此,灶房老闆們巴不得修井工天天都能“偷懶”。但懶子做的事情,卻是整個卓筒井製鹽過程中最有技術難度的事情。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卓筒井的井眼漏水了,就必須要搞清楚是連線部位漏水還是竹筒漏水,如果是竹筒,那么又是多少丈深處漏水,然後才能對症施治。卓筒井井眼的直徑僅有15厘米左右,其深度卻可達千米以上。要搞清楚這些,完全靠工具和經驗。所以“懶子”雖然可以“偷懶”,工錢卻肯定是鹽工當中最高的。嚴昌武告訴記者,他當年的工錢往往是一些工人的兩倍。
在嚴昌武老人的住房隔壁,是卓筒井的工具房,修井工具有幾十種,而這些還不是全部。據說,上世紀80年代初,一支石油鑽井隊在打油井時,把鑽頭掉到了井眼裡,用了各種現代化的方法也沒能把鑽頭撈起來,最後還是來找大英當地的“懶子”,用卓筒井的打撈工具“大提須”,才把鑽頭打撈起來。
嚴昌武老人不但會修井,對製鹽的整套工序也相當精通。他說:“我們那一代‘懶子’裡面,我是年齡最小的,現在這一帶基本上已經沒有像我這樣的了。有幾個還能燒鹽,也只會燒點花鹽(鹽質差、顏色參差不齊),能夠燒出雪白的鍋巴鹽的只有我一個了。”
為了挽救卓筒井製鹽工藝,2005年5月,大英縣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遠赴河南,請正在女兒家養老的嚴昌武老人“出山”,希望他能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傳下來。
在克服了來自女兒、兒子方面的阻力後,當時已經77歲的嚴昌武老人毅然踏上回鄉的路,獨自住進了冷冷清清的小房子,與三眼熟悉的老井相伴。
與此同時,大英縣文物管理所方面也為他安排了一個38歲的徒弟,希望這個徒弟能夠把嚴昌武老人的本事學到手,讓卓筒井的製鹽工藝繼續流傳。
“徒弟現在能不能獨立製鹽了?”記者問嚴昌武老人,他搖搖頭說,“我們以前學徒,都是幾個月就出師了,然後就一個人管十幾口井。不曉得他咋個就是不會。”
據嚴昌武介紹,這三口井每天都必須打滷水上來,要不然井下面就要垮塌,修起來就麻煩大了。但徒弟卻時常不來。為了打滷水,嚴昌武只好去附近喊一個60多歲的大爺幫忙踩花車。
嚴昌武憂心忡忡:“我這個歲數說不清哪天就死了,學不學得會、傳不傳得下這個技術,真不好說。”老人還告訴記者,由於卓筒井周圍沒有修圍牆保護,人們可以隨便到卓筒井來。有的是來瞻仰的,但有的人來了,卻往往對這最後的3個“活標本”做出一些破壞性行為。老人情急之下,最近養起了狗。因為在他心裡,守護卓筒井,在他的有生之年,顯得比什麼都重要!
1998年6月,大英縣卓筒井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鑿井、吸鹵、煎鹽等生產工藝流程,大體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點。它持續近千年,生產從未中斷,對研究中國鹽業史和鑽井史具有極高價值。近年來,每年都有5萬多名遊客慕名前來參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卓筒井目前僅存1灶3井1部筒車,瀕臨滅絕的危險。
目前,大英縣正在全力搶救卓筒井,在遺址周圍栽植了以刺籬笆
主的綠色圍牆,修復了僅存的1部筒車,建起了文物陳列室,曬棚、井架、灶房等設施也已修復,當地已專門就“卓筒井文物保護與開發”立項。該項目占地650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將全面恢復宋代“卓筒井”采滷製鹽生產流程。
據了解,該項目不但致力於恢復“卓筒井”製鹽的工藝流程,並且將製鹽文化和鹽療保健、休閒觀光緊密結合在一起,包括植物觀光園、鹽療湖浴場、淡水湖浴場、鹽神寶殿、大型陳列館等多項設施。整個項目圍繞“卓筒井”這一文化核心進行,將形成大英旅遊又一個新亮點。
故事
在四川盆地的中部,有一個埋藏著寶藏的神奇古鎮—蓬萊鎮。據考,這裡是觀音菩薩的誕生地。老人們常說:“菩薩經常顯靈”。這裡,風光旖旎,百姓勤勞。世世代代的孩子們一直傳唱著一個童謠:鑽兩口井、一個起灶、一個曬鹽、蓋一間屋、討一個老婆、生一地娃娃。田園詩般的生活,傳唱的古代大英人鑽井取鹽、鑽井利用油氣做飯的畫面。那么,那時的人們是怎樣發現、利用油氣和鹽礦資源的呢?讓我們進入時光的隧道……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天,一個憨厚結實的漢子—卓筒,穿著大紅褲叉在地里赤腳插秧,他邊插邊好奇地看著田裡冒出的氣泡。一臉迷惘狀,坐在田埂上百思不得其解。太陽當頭已是正午,卓筒回家吃飯,一進門,老婆玉娘端上飯菜擺上桌,順便問道:“秧插完了嗎?”卓筒推說:“田裡有鬼,天天冒泡,不敢插秧了。”“你才是鬼,不快些插完,耽誤了收成,明年我們吃什麼?”“我就想知道地底下到底有什麼。”“想知道就去。”“去就去”卓筒放下筷子,不快地沖氣出門,進了竹林,砍了一個中等粗細的竹子,把它削尖。為了一窺地里究竟,他打通了每一個竹節後,拿竹子望望天,從竹子圓洞中有雲彩流動的畫面。然後,他去地里探查,到水田裡試探著插入地後,看了看結果一片漆黑。第二天,卓筒又砍了一大粗的竹子,架起兩高台,將竹子打入地下,拔竹桿的同時就取出泥土,再將竹打入地下,隨即冒出了水,這時候旁邊圍觀的人說風涼話:“切,這有什麼希奇?不就是水嘛!我們這兒到處都是水。”卓筒說:“你們錯了,天上下的雨是老天爺的水,這地下的水是土地公公的水。”“哎呀!那這回全村都要倒霉了,你挖了土地的水,那是土地的財庫,土地要降災給我們怎么辦?”隨即一個巫婆念道:“天靈靈、地靈靈……”村里每戶人家用木盆盛水,跪拜三天三夜求土地公公饒恕。百姓紛紛開始用木盆盛水,天明天暗日出日落幾天過去了,木盆水幹了,盆底有白色顆粒結晶,百姓一嘗發現是鹽,便開始歡呼,大家紛紛感謝土地公公。此時,土地公公出現了,面帶怒色地說:“誰要你們感謝!”卓筒立刻跪拜道:“土地公公,都是我一個人的錯,請您饒恕鄉親們吧。”百姓也隨即紛紛下跪,請求饒恕。這時天現異象,佛光普照,預示著將發生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跪在地上的百姓都望著天,等待著……這時,觀音菩薩出現了,她說:“土地,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不得責罰他們。普渡眾生,可增你萬年修為。土地,你生不得氣!鄉親們,你們再去鑽口井,在井口起為灶,天天燒火做飯給土地公公消氣。”土地笑著許可了,與觀音飄然而去。卓筒帶領百姓依言而行。果然,新鑽的井,噴出之氣用火石一點就著,人們趕緊蓋為灶。因卓筒鑽井為人們找到了食鹽和用之不盡的氣,為紀念他,百姓便稱這些井是“卓筒井”。從此,上天的偏愛就開始了。人們仿佛一夜之間就過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