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康

時盧公象升為總督,爾康建白兵事,稍自發舒。 歲大祲,為淮人請振,語切直多忌,用是罷歸。 晚歲論兵,專為東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卓爾康:字去病,浙江仁和(今屬杭州)人。萬曆四十年(1612年)舉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謫常州府檢校,後終於兩淮鹽運通判。據《明史·藝文志》載爾康《易學》五十卷,此本僅存圖一卷,《圖說》六卷及《說卦傳》二卷,《序卦傳》二卷,《雜卦傳》一卷。每卷首但有“卷之”二字,而空其數,蓋刻刊未竟之本也。

卓爾康(1570-1644)字去病,號農山。仁和塘棲人。中萬曆壬子順天鄉試第七名。授祥符教諭。署儀封封邱,假守許州。

憤時重進士,糞溲一榜,厚自策勵。所至,頒立條教,治河渠,築圮城,為百世利。

入為國子學錄。值上臨雍,進講稱旨,有白金文綺之賜。

轉吏部司務,調南京都察院司務。

歷升工部屯田司員外郎。

在司廳,危言核論,動引古誼尚書,老吏皆從之。以讒,左遷常州府檢校,徙大同府推官。時盧公象升為總督,爾康建白兵事,稍自發舒。量移兩淮分司運判。歲大祲,為淮人請振,語切直多忌,用是罷歸。

空囊壁立,日擁萬卷,進麥糜一盂而已。

甲申之難(明崇禎17年),鬱抑床蓆,不逾年而死。卒年七十有五。爾康孤持介特,以世道為已任。

與胡胤嘉同學好古,師事許孚遠而友高攀龍。

萬曆17年(約1589年)間,河決山東。爾康年甫二十,與胤嘉下第居南京,遣老僕裹糧視高家堰口,諸生皆目笑之。舟行南北迂道訴沿,訪問黃淮河分合情勢,作《河渠議》七篇,旁及禮樂、財賦、漕運、錢法、官制、六典會要,各有成書,尤詳於武備。比官大同,哈卜之議起,爾康謂象升曰:“邊吏不知大計。莫若宣論西哈,保全殘卜,存中國大體。”象升大以為然,下邊吏施行。

晚歲論兵,專為東事。錢牧齋常云:去病以文士喜論兵,述戰守勝負之要,似尹師魯。遇事發憤,是是非非,無所忌諱,似石守道。天下之士,維知去病能。推其用心,而哀其志者,則亦鮮矣。尤善接少年寒唆。巨公要人,片言不合,終身不相往來。其學以經術為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