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生活在青海省海東地區樂都、平安、湟中等縣的藏族自稱“卓倉娃”,其生活範圍大約方圓一百多公里,有所謂“卓倉隆哇頓”(“卓倉七溝”之意)。有些村莊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與包括漢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共居一村;有的是純藏族村緊靠著純漢族村。這裡的藏族生活基本屬於以農業為主的半農半牧區。 據說卓倉藏族最早也是來自西藏。公元9世紀末,吐蕃王朝的最後一個統治者朗達瑪被殺後,吐蕃陷入混戰,朗達瑪的兩個兒子在各自母系貴族勢力的支持下,分別自立為王,割據一方。二兒子沃松來到阿里地區,建立了阿里王系,著名的古格王朝就是他的後代建立起來的。他的第四世孫赤德從後藏來到青海湖一喧,成為當地的首領,並逐漸建立起了勢力強大的角廝羅政權,掌控著青海東部和甘肅醅,即古絲綢之路,與宋王朝有著密切的關係,角廝羅政權的中心就位於今天的樂都縣,“卓倉”這一稱謂來自於祖先居住地,即今天后藏地區卓沃降地方名,“卓”是卓沃隆、“倉”為祖系,“卓倉”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卓倉歷史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卓倉地處湟水流域,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先後有羌戎、鮮卑、氐、吐谷渾、吐蕃、蒙古等少數民族活動或建立政權,因此,政區通名隨著歷代政區制度的演變而變化,專名也因人文環境變遷而代有不同。但不容忽略的是,在卓倉地區林林總總的地名中,羌藏文化底色依然清晰可辨。比如:樂都、碾伯、老鴉等地名都與卓倉藏語相關聯。卓倉這一名稱雖然並未納入現行行政區劃的專名中,但早已約定俗成,在湟水流域影響深遠,被廣泛認同。

“卓倉”這一地區稱謂形成於明代,此前,卓倉地區在藏族傳統地理中被歸入多麥宗曲喀(湟水)地區,包括卓倉藏族在內的西寧、海東地區的藏族被稱為“ 宗喀十三族”,漢文史籍稱為“ 西 寧番族”或“湟中番族”。筆者在樂都調查時得知,明代以前,現樂都南、北山地區藏語統稱為“宗寧石尼亞”,稱卓倉地區為“宗石隆”。明初,“卓倉”逐漸取代“宗石隆”而成為地域專用名。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從藏文詞意來分析,“卓倉”這一名稱是由海喇嘛 桑傑扎西的原籍舊稱而來。清代藏族史書《安多政教史》中也認為卓倉地名緣海喇嘛桑傑扎西而來,“因為他是卓窩壠瑪域地方的人,故稱為卓倉”。卓窩壠瑪域即今西藏山南洛扎縣普曲地方。“倉”在藏語中有“人家、種姓或者動物窩”等意思,如“青倉”(住戶)、“達倉”(虎穴)。因此,藏語“卓倉”這一名稱,顧名思義,其意為“來自卓窩壠地方人的家”。我國藏學界對卓倉地名的來歷的看法比較一致,都沿用了《安多政教史》上的說法,如藏學家謝佐認為:“因為三羅喇嘛是西藏山南卓壠地方的人,後世稱他為卓壠巴,並將他的後世親枝徒弟及家族‘卓倉’”。卓倉籍學者杭秀東主和尚瑪傑也認為:“卓倉這個名詞的頭一個字‘卓’就是沿用了自己(三羅喇嘛)故鄉卓窩壠的‘卓’字”。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卓倉”這一地名是與海喇嘛桑傑扎西的故鄉卓窩壠相關聯。但僅僅揭示出這種關聯還遠遠不夠,卓倉從最初的家族名稱演變為一個族群及其區域的名稱,是與特定的歷史條件緊密聯繫的。因此,為了說清楚“卓倉”這一名稱的來歷,首先要交待清楚青海省樂都南山瞿曇寺的出現和它的建成過程。

卓倉地域概念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在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湟水南岸的高山地帶,東起普拉央宗(音譯,虎狼溝),西至布丹拉楞(音譯,卜觀音堂),南到雪山頂,北至湟水濱(包括今樂都縣南部和平安縣東南部的虎狼溝、瞿曇溝、峰堆溝、瑪日哈溝、高店溝、巴藏溝、東溝等七條溝),居住著部分藏民。這片區域藏語叫卓倉,居民被稱為卓倉哇(意為卓倉人)。當地經濟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輔。

從現有史料來看,卓倉這個地區名稱,是與瞿曇寺的創建者三羅喇嘛聯繫在一起的。根據《安多政教史》中的記載,三羅喇嘛是元末明初衛藏山南現洛扎縣卓窩壠普曲切地方的噶舉派僧人(全名三木丹羅哲,簡稱三羅),由上師委派來青海湖一帶修行傳法,後又到碾伯南川(即今樂都縣瞿曇溝)定居。由於他曾說服西北蒙藏諸部歸順朝廷而有功於當時的明朝,故受朝廷嘉獎,被委以西寧僧綱司都綱之職,主管青海東北部的宗教事務。明太祖朱元璋為其撥款,修建寺院,並賜匾額“瞿曇寺”。明宣德二年(1427年),朝廷又將瞿曇寺周圍七個山溝(又稱“七溝海子”)的土地劃為該寺的香火地。此後就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瞿曇寺為中心的族群。由於三羅喇嘛及其隨從等人來自西藏卓窩壠地方,故按藏族的命名習慣,取了卓窩壠的第一個“卓”字,而將歸他所管轄的地方統稱為“卓倉”。

卓倉婚俗文化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卓倉地區自古以來作為青藏高原的門戶,在東西交通路線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與內地頻繁接觸,是青海東部地區經濟文化薈萃之地。生活在這片區域的卓倉藏族長期與漢族、土族、蒙古族雜居在一起。文化上既相互學習、相互融合,同時也保持著固有的民族傳統特質。

卓倉藏族世代生活在多民族交錯雜居,多元文化交融並存的湟水流域。長期以來,在學習、吸收和借鑑外來優秀文化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從整體上發揚、繼承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強化對民族語言、服飾、民俗等民族屬性的傳承。因而,從文化和心理各方面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和族群認同。其族群文化和保留繼承了藏族文化的重要特質,古老的婚俗即其一例。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婚禮程式繁雜,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延續時間長,充滿著濃郁的藏族文化和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氣息,反映了卓倉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的發展狀況,也詮釋了這個地區文化、宗教、歌舞、民俗、服飾以及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的演化過程,並保留了不少藏族古老的人文習俗,是研究藏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其中婚禮中的說唱辭更是與其他藏族地區有很大不同。就說唱辭而言主要有:出嫁歌、迎賓歌、下馬歌、敬酒歌、新郎穿衣歌、腰帶歌等十三種,各種唱辭語言精練,曲調動聽悅耳,既能獨唱又能合唱,運用比喻、誇張、排比等修辭方法,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卓倉婚禮是卓倉藏族人民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寓含卓倉藏人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涉及卓倉藏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諸多方面研究的特殊價值。卓倉婚禮雖屬民俗文化,但它的各種唱辭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唱辭一般以七言和九言為主,同時採用長句和短句相結合,書面語和口頭語相結合。每一個唱辭在修辭藝術上採用藏民族常用的比喻、誇張、排比等方法,選擇的語言準確、生動、簡練、優美,使人聽來和諧悅耳,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卓倉喪葬文化

土葬禮議

卓倉藏人有固定的墓地,一般選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向陽避風的地方,墓地面積大約有幾畝地,每個家族共享一個墓地。墓穴口徑約1.5平方米,墓穴深度約2.5米,在墓穴底部一側挖一正方形的偏洞,用於放置棺槨。大家族的墓群排列呈上小下大的三角錐形形式,最上位置的是家族共同祖先之墳,然後按輩份依次往下面位置排列。家族人口太多,在一個墓地容納不了時,又選擇新的墓地。大家族都有新舊兩處墓地,祭祀祖先時大部分人到新墓地進行祭拜,派幾位代表到舊墓地祭拜。也有的人家在遷墳時將舊墓地所有亡者的名字及部分遺骨遷移到新墓地,遷移墓地時要進行祭祀祖先的宗教活動,取得亡靈的原諒後方可選吉日遷往新墓地。非正常死亡的人,另選地埋葬,不能入家族的大墓地。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卓倉地區的藏人死亡後一般採用土葬方式,其棺槨用不易腐朽的柏木或松木或楊木製成,棺槨呈方形,棺槨前側上方有專門放置供品的視窗,棺槨頂端呈馬鞍形,其上裝飾有日月圖樣的棺頂,棺槨後側是活動的門板,棺槨製作時將其頂部、底部、兩側、前側均封固為不能活動,只有後側門板是上下活動的。一般正常死亡的人的棺槨早已備好,其大小無嚴格規格,根據待葬人的體形大小而製成。

亡者的棺槨放在家中的正屋中央,棺槨前面的供有各色祭品(糖、水果、食品、酥油燈、專茶等),亡者在家中一般停祭三天,每天有“昂宦”或十幾位僧人念頌《度亡經》等佛經。來弔唁的人們先脫帽後給棺槨上敬獻哈答,並虔誠地叩上三個頭,凡是與亡者平輩或下輩的人均跪在靈堂前,以示對亡靈的送行。

第三天下午,就要進行出殯儀式,由四名亡者的晚輩輪換抬著棺槨走向墓地,一般亡者的長子在棺槨前面用雙手背著棺槨一直走到墓地,亡者之子先下到墓穴中將側室打掃乾淨後將棺槨端正地扶放在墓穴之中,點燃用糌粑做的酥油燈,叩三個頭後就爬到地面。這時亡者的兒子將第一杴土填到墓穴中,隨後其它送葬的人們舉土填進墓穴里,很快將填滿了土呈蘑菇狀土堆後,將檢些白石磊在土堆周圍,最後在墳墓前放置U字形的三塊石板,在石板上點燃桑料,其它送葬人在新立的墳墓前叩頭致以告別。亡者的喪葬過程中始終有“昂宦”念誦超度亡人靈魂等佛經。

卓倉地區藏人家,亡者未斷氣之前,就先請“昂宦”或僧人為將來靈魂順利地離開軀體而提前做活人《頗哇功》的佛事活動,以免人們到死亡時刻遭受現世的漫長的病疼之罪。藏傳佛教認為,做《頗哇功》儀式的目的是人在活著的時候,不免染上污垢而難以自拔,有些人的惡行,來世報應,而有些人做了大善大惡則現世就能得到報應。通過做《頗哇功》儀式可以提醒活著的人們,人身難得,人身亦是寶中之寶,但是人生在世的時候,要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負責。應該明了因與果之規律,儘量多做善事,避免來世和現世的惡果,爭取早日獲得善果。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卓倉地區的藏人死亡者快要停止呼吸時候,請來懂得控制遣體姿態的人進行死亡前的準備工作,首先用淨水(經柏樹葉與藏藥處理的水)將死亡者全身擦洗一番,待屍體還未疆冷以前下肢自然屈起收縮,對胴體和屈起的下肢進行緩慢地整合,接著顎抵雙膝上面,雙手抱合雙膝或少許下方位。最後用白布或白毛氈將屍體纏繞定型為跏跌坐式。等到屍體完全冷卻定型後,輕輕地從棺槨後門放進去,調整方位後在屍體四周填放棉布等乾淨的軟材料,將屍體固定在端坐的姿態。

卓倉地區的老人正常亡故後,一般請卓倉貢巴或多傑強貢巴僧眾念頌實施密宗本尊的各種儀軌,如《大威德儀軌》、《普明佛儀軌》、《勝樂儀軌》等經典,通過獻祭、誦咒、等佛事活動來祈求本尊佛,消除亡靈轉生路上的一切干擾並指明轉生之光明道路。一般家庭比較重視前七天,幾乎天天要請“昂宦”頌經祈禱。因為前七天期間是亡者生死間隔期,認為這期間舉行佛事活動有益於亡靈的超度。
有威望的富裕人家老人去逝後還要舉辦《大威德怖畏金剛超度大法》,其法會由高僧、活佛實施“靈魂超度”之密宗儀式,則死者的靈魂就會認清所要行走之道路,在不斷地召喚亡靈,命亡靈在前諦聽,而後依法讀誦超度之經咒。在此期間,不容許死者親屬或摯友悲啼號叫,以免產生不良影響,故死者親屬或摯友必須虔誠而安靜的進入觀相之狀態。

一般在遺體之前,則於呼吸即將停止之際,由一位死者之上師喇嘛,或一位會為死者信賴的好友。趨近耳邊,但不觸及遺體,依法讀誦救度大法之經。對那些不能認清實相者,大威德怖畏金剛救度大法中有引導之法,使他們順利進入三善趣之道上投生……。

過了49天后,每逢忌日還要請“昂宦”誦經超度,讓亡靈放棄轉生路上左右顧盼,貪戀生前的親人與財富而不肯轉生的行為。經濟情況好的人家還要到貢本強巴林(塔爾寺)給高僧大德敬獻“回向禮”,給寺院的僧眾贈送茶飯,給每位參加頌超度經的僧人發放一定數量的現金,稱之為放布施。同時在大經堂里燃100隻酥油燈或點燃1000隻酥油燈,通過亡者家人向佛表示虔誠的供養後,亡靈就會在新生之路程中減少痛苦,早日達到新生的彼岸……

火葬禮儀

卓倉地區藏人對德高年老而有一定身分的老人亡故後進行火葬,其葬俗大致如下:
①當行將死亡者一旦停止了呼吸,請人用淨水(柏葉和藏紅花及其它藏約泡製)將屍體進行一輕輕地擦洗,然後將屍體的各關節進行整合成蹲坐式的體態。最後用白布圍繞後抬到靈堂就座,靈堂前的供桌上陳列著各色祭品,並點燃酥油燈,煨桑焚香。
②請木匠趕製靈柩,靈柩製作的非常精製,猶如一座懸樑吊柱、曲檻圍欄的宮殿模型。其大小恰好能蹲坐亡者一人的地方,靈柩的結合部忌用鐵釘。經濟條件富裕者,在靈柩前面用金銀錫箔紙剪貼各種花卉圖案和奇珍異寶。靈柩的頂端作成藏式日月疊加的裝飾模型,顯得莊嚴神秘。
③出殯前將屍體入殮到靈柩里,安放在靈堂中,靈柩前祭供養七支(淨水碗)及其它供品,並點燃長明酥油供燈,在院子中間的煨桑台上祭起桑煙。同時請當采昂宦或僧人誦經超度亡靈的佛事活動。這時候,族人和親戚朋友及左鄰右居的人們陸續趕到亡者家中來弔唁。弔唁者白天到靈柩前敬獻哈達,並虔誠地向靈柩磕頭致以痛苦的哀悼。晚輩們到了晚上還要陪同家人守護靈柩。
④在停靈階段,守護靈柩的人保持安靜肅穆,不斷地煨燃桑煙和往供燈中添加酥油,禁忌在前七天中靈堂中暄鬧噪雜。宗塘四茹各村落的停靈時間都在三日左右,炎熱的夏季或非正常死亡者,停靈時間約一天左右。
⑤出殯時間由昂宦或僧人專門占卜者選擇吉日方可出殯,出殯隊伍前面由昂宦或僧人一邊高聲頌經一邊佛樂聲在前引道,靈柩前系一條數米長的白布,亡者的兒子在布下用手和頭頂扶著,靈柩緩緩移向火化場地,跟隨在靈柩後面的送殯的人們頌念“唵 嘛 呢 叭 咪 吽”真言,歡送亡靈轉生三善區域。
⑥靈柩到了火化場所後將屍體端正穩固的放置在用木樁豎立固定的坐檯上,四周疊放易燃物的木柴等燃料。這時昂宦或僧人念頌超度佛經,送葬人將靈柩拆散砸碎放在木柴架子上,點燃木柴堆,並拋灑酥油糌粑予以助燃,人們火化遣體時淋澆酥油或菜子油予以助燃。熊熊烈火騰空而起,頌經作法之聲和送葬的人群念誦“唵 嘛 呢 叭 咪 吽”真言之聲充滿火化場所……。
⑦有一定身份的人過世火葬時,要請當地有名的活佛或高僧在火化場地上擔任“火祭上師” ,火祭師和舉行嚴肅的密宗儀軌,在平整的地面上用白粉散劃壇城等密宗圖案,火祭上師坐在旁邊舉行繁雜的佛事儀軌,不斷地燃燒屍體的火堆中撒施芥子等祭物,這意味著將屍體奉獻給神靈,成了供品,藏傳佛教認為火葬亦是一種奉獻行為。

⑧火化過後的第三天,亡者家的晚輩們到火化場把屍灰中的殘骨揀出,置於木匣或燒陶中後嚴密封好,有的人家將遺骨埋入本家族的墓地,製作好蘑菇狀的墳頭。其製作方法與土葬方法相同。

卓倉地區各村落中亦有風葬和水葬之俗。有的人家把燒殘之骨灰用石塊研砸成粉狀,到附近山高風大之處隨風揚撒,很快將將骨灰隨風飄浮在空間變為無影無蹤了,人們把此種方葬禮亦稱之為風葬。有的家人把骨灰研磨細粉後到江河湖泊中撒播,這種葬禮亦稱之為水葬。亦有的人家把骨灰放置陶器內封密好後安裝在山崖洞穴之中永存。亦有的將骨灰供放在塔內接受人們的香火供養(一般的名僧、活佛圓寂後採用簡單的塔葬形式)。每逢七、一周年、三周年都要舉行祭奠活動。葬後的禁忌和對亡者的各種祭奠活動與各藏鄉各地的葬俗大致相同。

卓倉地區的婚禮和喪葬禮儀中存在大量的本教義規,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本部族的骨系、遣傳、家神的純潔性和興旺發達,通過嚴格的族群內婚姻制度來維持其族群的屬性,它的手段是通過婚嫁或喪葬之重大事務的活動來強化族群意識,以達到族群內部的凝聚力。卓倉地區的藏人各種禮儀中存在著大量本教文化神人血緣一體觀、神祗系統和文化社會性活動的內容融為一體。千百年來,它已演變成為卓倉藏人們日常的社會性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卓倉射箭文化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青海有射箭習俗的地方主要是在河湟之南。而經常開展射箭活動的地區除樂都南山外,有民和的南部、平安縣的南部、化隆縣的北部,還有海西州、海南州、格爾木等的部分地區。據考察,這些地區的射箭者絕大部分是由樂都南山地區遷入或來此地工作的自稱是“卓倉人”的人。“卓倉”一詞的出現是和三羅喇嘛有關。三羅喇嘛生於今西藏自治區南洛扎縣境內的一個叫卓窩壠的地方,後來他到青海湖的海心山修煉,威望很高,在維護邊疆方面有功於明王朝,明朝十分器重他,在樂都碾伯南川敕建噶舉派的瞿壇寺院,隨後又建立了正教合一的昂索政權,並劃歸寺院附近的七條溝地區作為寺院的香火地,這七條溝屬於三羅喇嘛管轄,故按三羅喇嘛出生地名,稱這些地區為“卓倉拉迪”,居住在這裡的藏族和其它民族自然也稱為“卓倉人”。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每年正月十三日(據說這天是格薩爾王出征並取勝的一天),村莊上的射箭隊員們身著節日盛裝,背上弓箭,帶上柏香、酥油、炒麵、香籽等,不約而同地來到年年祭弓的地方,共同去本村的嘛尼康或拉澤處祭弓。祭弓時煨起桑吹起海螺,圍著嘛尼康或俄博,順時針邊轉邊高喊“拉加囉!拉加囉!”,當轉完三圈後,全體隊員高喊三聲,飛快地回到本村集合地點。每當農曆四月初八至五月端午之間是請箭的季節。根據祭弓時確定的方案,請箭者受本村落箭頭兒的指派,手持用哈達或羊毛纏縛的兩枝箭,去對方村落箭頭兒家中請箭。對方若同意將請箭者的兩支箭留下來(待正式比賽時物歸原主),並協商雙方比賽的人數、具體日期等。一切商議妥當,熱情款待請箭者後,請箭者即回。然後,準備“共館”和製作箭靶。“共館”是射箭隊員組織起來,共同招待客方的飯食。在開賽前的一兩天內,年青隊員們殺雞、宰羊,婦女們擀長面、澄粉、炸油餅、蒸饃饃等準備工作。“共館”的好壞,不僅表明射箭雙方隊員們的熱情程度,而且也反映出射箭雙方村莊的生活水平,因此,雙方都非常重視,甚至有時“共館”比射箭還重要。箭靶,古代稱射候,是用皮革製成。現代的箭靶一般用楊柳枝編制而成,大小有兩米見方,中間豎一簇饅頭花(狼毒花)紮成的花團,稱“月兒”(即靶心)。在靶前的底部用柳條圍成一個以靶寬的二分之一為直徑的半圓圈為靶炕。設靶坑主要是照顧那些年老體弱的箭手們,儘管他們中靶次數少,箭射進靶炕也是光榮的,算中箭數,射箭者喊“麻陰涼槎槎哩”就是這塊地方。距箭靶八九十米的地方劃一條射箭線(也叫比賽線)。此線的左方為客方隊員射點,右方為主方隊員射點。箭靶和射箭線的中間,還要壘起一圓柱形土堆,稱“桑池”,用來煨桑祭弓用。

以上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後,射箭隊員們集合起來,由箭頭宣布射箭注意事項,並做簡短動員。比賽之日主方隊員(指請箭者)身著盛裝,帶上弓箭,早早來到箭場,煨起桑,吹起海螺喇叭,當香菸裊裊升入空中時,射箭隊員們舉起弓箭,圍繞桑池,順時針邊轉邊喊“拉加囉、拉加囉”,轉完三圈後,邊吼邊跑,奔向射點,以待歡迎客方隊員的來臨。當客方箭手們在箭頭的帶領下,來到村界口時,老人們下馬,年青隊員整裝,將弓箭交給老年射箭隊員,聚在一起,連吼三聲,預示著他們已臨近村莊。主方隊員(被請箭者)也要連吼三聲,表示歡迎。客方射箭隊員聽見回音後,年輕隊員跳著各種舞姿邊喊邊跳,飛快地跑向主方箭場,此時主方隊員也排成一字形隊形,迎合客方隊員的舞姿,伴隨著客方隊員一齊跑進箭場。箭場上喊聲雷動,場外觀箭者們一起拍手叫好,整個箭場氣氛十分壯觀。同時主方老年隊員們手持哈達去迎接客方的老年隊員。當哈達敬獻給客方老年隊後,及時樓弓箭,將客人迎進客方的招待桌旁讓座,然後敬酒並祝客方隊員“扎西德勒”。

卓倉藏族 卓倉藏族

主客方射箭隊員都進入箭場後,雙方又連喊三聲,各自回到自己的射點準備。主客方的箭頭兒,他們都要按箭藝的好壞將自己的隊員編成若干個班,特別是頭班人次的選定十分重要,不僅要選那些雖不是每箭中靶心,也要箭不虛發的人來開靶,同時還要適當的選幾個屬龍屬虎且箭藝不錯的人做為頭班,以鎮對方,壯自己的虎威。雙方上下午各射兩輪,每人每輪射兩箭。也有上午三輪,下午一輪的。具體要根據主客方的意願和時間,人數的多少而定。若果人數少,時間長,可以多射幾輪。上午射完後,雙方連吼三聲暫時停戰,下午繼續進行。比賽時每方都要派出兩名隊員,兩人記數並隨時監督記數的準確性,以免計數失誤,造成雙方不和。每個計數者當看見看靶人舉起樹枝說明所射箭已中靶,及時計數,最後將上下午幾輪的中箭數統計在一起,中箭多者為勝方。當雙方箭頭編班結束後,所有隊員還要連吼三聲後鳴跑開戰。首先客方箭頭宣讀宣戰詞,主方隊員接著宣讀應戰詞,然後進行開靶。開靶對任何一方都十分重要,開始如果開靶的人每箭中靶(箭中“月兒”更好),就給自己隊開了好頭,不僅大大鼓勵了本隊的士氣,同時對開靶不中箭一方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所以主客雙方都非常重視選擇開靶人,他們都是雙方射箭隊伍中的佼佼者。一開靶,說明射箭比賽已經開始,雙方隊員都十分關注,如自己隊員射箭時,其餘隊員都要喊:“噢!噢!”來助威,當中射後,射箭者持弓飛速衝出射箭線,向靶方跑去,其餘隊員也要邊跳邊喊,迎向中箭隊員,最後很有禮貌地將弓接過來,一齊跳回本隊射點地方,還要連吼幾聲來慶祝勝利。如果主客方隊員的射藝差不多,你跑一次,我又跑起來,你吼一聲,我又吼起來,吼聲此起彼伏,場面十分熱鬧。開靶後按班次對對子比賽,他們把自己的射箭對子稱“奔亞”、“毛亞”,意思是像兄弟一樣親密的朋友。

當上下午規定的幾輪射完後,要進行個“蓋靶”儀式,“蓋靶”所中之箭不計比賽,完全是一種友誼賽。參加“蓋靶”的射手一般是每個隊德高望眾的老人,或者是當場比賽成績出眾者。“蓋靶”比賽時,不論哪方隊員開射,主客方隊員都要一起吶喊助威,中箭後,全場出動,邊喊邊跑出射箭線,邊歌邊舞,觀眾也打口哨助威,全場歡聲雷動,群情振奮,射手們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蓋靶”結束後,雙方箭頭兒對比賽中獲勝一方的箭手們頒獎,給他們搭上聖潔的哈達,在掌聲和歡呼聲中,這些箭手們受到全場的崇敬和羨慕,和所有參與者一起分享勝利後的喜悅和滿足。比賽結束後主方村落以“共館”形式熱情招待客方箭手。吃完招待飯,主方村落要“送箭手”,“送箭手”又是主方村婦女們的事。“送箭手”是名,實際上主隊村婦女們,特別是年輕姑娘們去村外不遠處與客方箭手對唱拉伊(類似花兒的山歌)談情說愛。主方男人們一律不準干涉,干涉意味著對客方隊員們不禮貌。小伙子們根據箭場的接觸和許諾,這時互相情投意合者交換雙方愛情信物。久而久之,人們把“送箭手”當作一種禮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