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開

半開

半開是近代雲南、貴州、四川、廣西部分地區民間對雲南鑄造的每枚重庫平3錢6分的小銀元的稱謂。以其抵通用銀元的半元而得名。戶部造幣總廠雲南分廠於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 11月開始鑄造,作為全國通用銀元的輔幣。以後歷屆雲南地方政府續有添鑄。版模甚雜,有“滿龍”、“細龍”、“擁護共和紀念幣”、“雙旗”等,成色不一。由於雲南地區商品經濟不發達,計價起點低,少數民族樂於使用此種較易識別和計算的銀幣做交換媒介和婦女裝飾品;雲南地方政府把它作為保存自身財經實力的手段,半開便在雲南地區的貨幣流通總量中占絕對優勢。

半開

半開銀元成為近代雲南流通中的主幣,主要是在辛亥革命後至抗日戰爭前這一歷史時期內。1911年,雲南"重九光復",建立了軍都督府,並成立了地方金融核心機構--富滇銀行。1912年,軍都督府發布告示,明令富滇銀行"發行各種紙幣與銀元,一律通用",從而確立了銀元本位,成為全國繼四川之後"改兩用元"的第二個省份;接著又將雲南造幣分廠改為雲南造幣廠,自行鑄幣,鑄數日多。[②]雲南在歷史上是"受協"省份,辛亥革命後,由於"協餉"停止,為籌措軍政費用,"本省造幣廠所鑄大元,為數不多,後來由於紙幣充斥,鑄料不足,乃專鑄半開銀元。"[③]1918年,護國成功,又鑄銀元,而"公開發行的僅有半元一種,後鑄新版'擁護共和'紀念銀幣也是五角銀幣,……共鑄200萬枚。"[④]經此過程,半開銀元沿襲其清末時已在雲南廣泛流通和使用的習慣基礎,實際上已在雲南取得了流通中主幣地位。初鑄的半開銀元,尚維持著原來的成色標準,如上文提及的"擁護共和"紀念銀幣,"與老雲南半開銀幣成色一致",[⑤]都為含銀八成六。但護國軍興後,因軍用浩繁,被迫以鑄造減色半開為籌餉辦法,致使半開"由八成降至七成、六成,乃至五成,甚至不足五成者。"[⑥]儘管這種低值銀幣在不斷鑄造出籠,但因同時還有富滇銀行發行的大量紙幣充斥市場,鑄幣竟還"遠遠跟不上濫發紙幣的需要",[⑦]以致在金融日益混亂的市場上,人們"寧要半開,不要紙幣"。於是,貶色的半開越鑄越多,流通愈來愈廣,甚至越出省界,進入貴州、廣西及四川的部分地區。[⑧]雲南遂成為半開之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