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時候兵法上的一種戰術。也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
譯文:韓信利用敵人實行“半渡擊”的作戰原則,以沙囊壅水,引軍半渡而擊,先佯敗而退,以誘敵半渡,導敵就範,爾後決水,分割殲敵,一氣呵成,制敵於死命。見“囊沙壅水”
兩軍隔水對壘,敵方主動進攻,我方在敵軍渡過一半時發動攻擊,這種戰術稱為“半渡而擊”。《孫子·行軍篇》說:“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在正常情況下,“半渡而擊”是打擊敵人的最佳時機,在泓水之戰中,宋襄公在楚軍半渡時不願乘人之危,坐失良機;在濰水之戰中,韓信先主動渡河進攻,吸引對方“半渡而擊”,然後佯敗後退,在敵方渡河來追時放上游水灌敵,大敗敵軍。
《孫子·行軍篇》之所以提出“半渡而擊”,是因為敵方一部分已上岸,餘部尚在渡河,此時敵方首尾不接,行列混亂,是我方發動攻擊的最好時機。如果這個時候不出擊,讓敵方全部渡河站穩腳跟,要取勝就沒那么容易了。
自命仁義之師,不肯乘人之危的“宋襄公”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興兵伐鄭,鄭告急於楚,楚成王派成得臣率兵伐宋救鄭,宋襄公急忙從鄭撤兵,回師迎擊楚軍。當年10月,宋軍在泓水(在河南柘城縣與商丘縣之間)北岸拉開陣勢等待楚軍到來。11月1日,楚軍進到泓水南岸,並渡河發動攻擊,此時宋國的大司馬公孫固鑒於敵眾我寡,向宋襄公建議乘楚軍半渡而擊之,但宋襄公自命為仁義之師,不肯乘人之危而取勝,不採納公孫固的建議,讓楚軍從容渡河。楚軍在列陣時,宋公子目夷又勸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未成時發起攻擊,宋襄公又說不可,在楚軍布陣完成後才擊鼓下令全軍向楚軍進攻,結果大敗,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傷。戰後很多人批評他沒有抓住戰機,他卻說“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君子不去傷害員,不擒頭髮花白的人),還說古代的仁義之師“不阻敵於隘,不鼓不成列”(不在險隘的地方阻擊敵人,決不攻擊還沒擺好陣勢的敵人)。第二年夏天,這位滿腦子仁義道德的君子就一命嗚呼了,“宋襄公之仁”成了戰爭史上的千古笑料。
韓信主動攻擊對方,龍且輕敵兵敗被殺
公元前203年,韓信率兵攻打齊軍,齊王廣引兵撤退至高密,並向項羽求救,項羽派大將龍且率兵救齊。龍且的部隊號稱20萬,齊王廣的部隊也不少,兩軍合在一起準備迎擊韓信率領的漢軍。部隊集結後,有人建議龍且按兵不動,深溝高壘,叫齊王廣派人通知所有齊城堅壁清野,使韓信的部隊“無所得食”,從而“不戰而降之”。
龍且一向瞧不起韓信,他說:“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寄食於漂母,無資身之策;受辱於胯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也。”龍且自以為戰勝韓信毫無問題,而且戰勝了就可以得到一半齊地的獎賞。在重賞的誘惑面前,龍且拒絕採納任何不戰的意見。
11月,齊楚聯軍與漢軍在濰水(山東淮河)兩岸對壘。韓信命令部隊在夜色中悄悄用上萬個沙包壅塞濰水上游,第二天,“引軍半渡擊龍且,佯不勝,還走。”龍且笑道:“吾固知信怯也!”親自率領大軍渡河追擊漢軍,韓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太半不得渡”。韓信見對方陣勢已亂,率兵攻打對方已上岸的先頭部隊,斬殺龍且,齊楚聯軍大敗,韓信乘勝追擊,俘虜了齊王廣,與漢將灌嬰、曹參等將領平定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