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有窯5孔,3孔供諸佛,或尺許或五六寸,石刻古鰍璀璨滿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欄桿,內有迴廊,憑欄鳥瞰,黃河水滾滾而下,實為縣境勝景。原修築時代不詳,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為鄉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洞正壁面有弧度,龕作圓拱形,內雕一佛二菩薩。佛像長頸,坐姿服飾因風化嚴重漫漶不清,頭後敷有黑褐色圓形火焰紋頭光。兩側菩薩分別立於主佛左右,因風化嚴重形象不清。菩薩跟佛身體站位不是同一方向,略側身。龕周圍多排小千佛龕已全部脫落。龕下有一長方形台基,台基上殘存三層佛座,佛已不知去向。
千佛洞右壁面有弧度,龕為長方形,頂為斜面,尖拱形龕楣,內雕一佛二菩薩。風化嚴重,佛像長頸,頭後有黑褐色圓形火焰紋頭光。兩側菩薩赤足立於台上。尖拱形龕楣之上雕有雙龍,龍首相對,四爪蹬踏有力,做攀爬狀,龍尾長而與身體平行,龍軀呈“S” 形,二龍牙齒外露,口吐蓮花,蓮花為八瓣,中間六瓣,形狀相同,蓮瓣豐滿,外面二瓣呈彎曲狀緊靠二龍頭頂。龕四周布滿小千佛龕,左側和下側的已風化脫落。
千佛洞左壁面有弧度,整個壁面由龕、供養人浮雕、小千佛龕構成,龕和供養人浮雕呈“┻”形分布排列至壁底,每層浮雕都有題記分布其間。龕作長方形,尖拱形龕楣,斜面頂,內雕一佛二菩薩二扛抗小力士。佛像頭盜鑿,頭後敷有黑褐色圓形火焰紋頭光,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右側衣領下垂到腹部後上繞左小臂,裙擺分兩層,成四瓣式覆於座前。左手下垂,施與願印,右手上舉,施無右側菩薩面部盜鑿,殘留饅頭狀高肉鬢,頭後雕有雙層尖葉狀頭光。雙肩下削,披帛從雙肩搭下,於腹部交叉後下垂向外飄揚,上身袒,下身著裙,裙擺外侈,雙手下垂於小腹處,合抱一上為桃形下為環狀的飾物,露雙足立於一扛抗小力士頭上。菩薩跟佛站位不是同一方向,菩薩略側身,站立方向同佛呈135夾角。菩薩體態優美,比例勻稱,小腹突出,從側面看身體曲線略成“S”形。小力士高約12厘米,頭已盜鑿,裸體,腰束帶,肛門外露,兩臂伸開,兩肘支於兩膝蓋之上,兩手作抓攀狀,似用力向上扛抗,肌肉發達,神態生動。左側菩薩盜鑿,小力士和右側相同。
千佛洞開鑿年代沒有明確的紀年,歷史記載中也未發現,從洞窟開鑿風格分析有北朝開鑿形制。從造像風格分析有北朝晚期的風格。從石窟題記分析有左壁第四層有“承太平昌寧二縣令”。據《太平寰宇記》卷四十七絳州太平縣:“後魏太武帝於今縣東北二十七里太平故關城置泰平縣,屬平陽郡,周改為太平縣,因關為名。”題記中在這裡寫“太”而不寫“泰”,正是北周改為“太平縣”後的用字。因此,綜合洞窟形制、造像、供養人服飾、題記內容諸方面分析,石窟的開鑿時代當為北朝晚期的北周。
《隋書禮儀五》記,北魏長時間車制不全,到北魏明帝熙平元年(516年)定製,庶姓王侯及尚書令、仆以下、列卿以上給駕馬軺車,或乘牛車。正、從一品官及儀同三司至七品官都乘牛車。北齊因循。北周則不詳。千佛洞石窟的左壁供養人浮雕中人物服飾及牛車,為研究北周服飾及車制方面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填補了這一空白。